精英家教网 > 高中物理 > 题目详情

如图9所示,两块水平放置的金属板距离为d,用导线、电键K与一个n匝的线圈连接,线圈置于方向竖直向上的均匀变化的磁场B中。两板间放一台小压力传感器,压力传感器上表面绝缘,在其上表面静止放置一个质量为m、电量为+q的小球。K断开时传感器上有示数,K闭合时传感器上的示数变为原来的一半。则线圈中磁场B的变化情况和磁通量变化率分别是(   )

A.正在增加,    B.正在增加,

C.正在减弱,    D.正在减弱,

B


解析:

由题意可知K闭合时传感器上的示数变为原来的一半,说明上极板带负电,所受的电场力为F=qE=mg/2,因此两极板之间的电势差为:U=Ed=mgd/2,再根据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有:U=,由此可解得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1)如图甲所示,两个放在光滑水平导轨上的滑块,中间夹一压缩弹簧,用细线固定后静止放置.图乙是将细线烧断后两滑块在导轨上运动的闪光照片,闪光频率为10Hz,由图可知,左、右两滑块的运动速度大小分别为
0.12
0.12
m/s、
0.078
0.078
m/s.动量大小分别为
0.024
0.024
kg?m/s、
0.023
0.023
kg?m/s.通过以上计算,你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系统所受合外力为零时,动量守恒
系统所受合外力为零时,动量守恒
.(计算结果保留二位有效数字)

(2)在《把电流表改装为伏特表》的实验中,要将量程为3mA的电流表A1改装成量程为3V的电压表,需先用如图1所示的电路测量电流表A1的内阻Rg,其中各器材规格如下:
待测电流表A1:0-3mA,
内阻待测电阻箱R2:0-999.9Ω
电池E:电动势3V,内阻0.5Ω
滑动变阻器R1:0-1500Ω

①按电路图接好实验电路后,将滑动变阻器R1电阻调到最大,断开开关S2,接通开关S1,调节滑动变阻器R1的阻值,使电流表A1的示数为3.0mA.然后保持
R1
R1
 不变,接通开关S2,调节R2,使电流表A1读数为1.5mA.电阻箱R2的示数如图3所示,则电流表A1的内阻的测量值为Rg=
95
95
Ω.
②由于本实验存在系统误差,某同学对实验进行了改进,用图2所示的电路进行实验,实验步骤同①,在实验过程中A1表两次示数及电阻箱R2示数不变,A2表两次示数分别为3.0mA和3.1mA,则电流表A1的内阻的准确值为Rg′=
101
101
Ω(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③若将上述电流表A1改装成量程是3V的电压表,则应
 联一只
899
899
Ω的电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2012-2013学年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五校高三上学期期中联考物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实验题

(10分)图1是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关系的实验示意图。

(1)如图为木块在水平木板上带动纸带运动打出的一条纸带的一部分,0、1、2、3、4、5、6为计数点,相邻两计数点间还有4个打点未画出.从纸带上测出s1=3.20 cm,s2=4.52 cm,s5=8.42 cm,s6=9.70 cm.

则①木块加速度大小a=___   m/s2 ,② 打下3点时的速度为     。(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2)根据某次实验记录的数据,作出a—F图线如图2所示,图线不经过原点的原因是     ;a-F图线不是一条直线主要的原因,是         

(3)几位同学分析所得到的a-F图线不是一条直线的原因后,重新设计了一个实验如图3所示,滑块M放在气垫导轨上,并在滑块上固定一个速度传感器,力传感器固定在另一水平台子上,分别与两台电脑相连,气垫导轨连上气泵并调成水平。多次改变钩码m的质量,由速度和力传感器可以得到多组不同的加速度a、力F的值。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由于空气阻力及绳子与滑轮间的摩擦很小,可以得出a∝F的结论,图线是倾斜的直线

B.力传感器测得的力F=mg/2,在实验时应确保钩码的质量m远小于滑块的质量M

C.除空气阻力及绳子与滑轮间的摩擦力之外,动滑轮C的质量是实验最大的误差来源

D.实验中测出加速度a的值不可能大于重力加速度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2010-2011学年四川省高三12月月考(理综)物理部分 题型:实验题

(1)图一中螺旋测微器读数为__________mm。图二中游标卡尺(游标尺上有50个等分刻度)读数为_________cm。

(2)如图8所示,由两块相互靠近的平行金属板组成的平行板电容器的极板N与静电计相接,极板M接地。用静电计测量平行板电容器两极板间的电势差U。在两板相距一定距离d时,给电容器充电,静电计指针张开一定角度。在整个实验过程中,保持电容器所带电量Q不变,下面哪些操作将使静电计指针张角变小      

A.将M板向下平移

B.将M板沿水平向左方向远离N板

C.在M、N之间插入云母板(介电常数ε>1)

D.在M、N之间插入金属板,且不和M、N接触

 

(3)在“电场中等势线的描绘”实验中,用在导电纸上形成的电流场模拟静电场,描绘一个平面上的等势线。现有一位同学想模拟带负电的点电荷附近电场在一个平面上的等势线,他在木板上依次铺上白纸、复写纸、导电纸,并用图钉固定,然后在导电纸中央平放上一个小圆柱形电极A,如图9所示。

①还需要怎样一个电极?答:        。在图画出该电极,并用连线完成实验电路的连接。

②通电后,要描绘出过C点的等势线,还需要的仪器是:                

③在图10的俯视图中,通电后,当将灵敏电流表一个探针接触C点,将另一个探针由C点附近,沿C→B滑动的过程中,灵敏电流表指针与零刻度夹角的变化情况是          

A.逐渐增大   B.逐渐减小   C.先变大后变小     D.先变小后变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如图9所示,两块平行金属板M、N竖直放置,它们的电压恒为U.一电子(不计重力)从N板静止释放,它运动到M板时速率为υ.现将M板水平向右移动一段距离,再次将电子从N板静止释放,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

A.金属板M、N的带电量不变 

B.电子运动过程的加速度变大

C.电子运动到M板所用的时间变长

D.电子运动到M板时速率变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