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物理 > 题目详情
如图为某小球做平抛运动时,用闪光照相的方法获得的相片的一部分,图中背景方格的边长为5cm,重力加速度为g=10m/s2

(1)小球平抛的初速度Vo=             m/s (3′)
(2)小球过A点的速率VA=            m/s (3′)
(3)抛出点在A点左侧_____    cm,(2′)上侧_____    cm (2′)
(1) 1  (2)   (3) 10  5

试题分析:正确应用平抛运动规律:水平方向匀速直线运动,竖直方向自由落体运动;解答本题的突破口是利用在竖直方向上连续相等时间内的位移差等于常数解出闪光周期,然后进一步根据小球水平和竖直方向运动特点求解.
小球水平方向匀速运动,由于A到B的位移与B到C的位移相同,因此小球从A点运动到B点经历的时间与从B点运动到C点经历的时间相等;
在竖直方向上有:,其中△h=10cm,
代入求得:T=0.1s;
水平方向:x=v0t,
其中x=2L=0.1m,t=T=0.1s,
故v0=1m/s;
根据平抛运动竖直方向匀变速直线运动特点可知,物体在B点时竖直方向的速度为:

在竖直方向有:
所以A点速度为:

从抛出点到A的时间为t,则有:
根据平抛运动有:
点评:对于平抛运动问题,一定明确其水平和竖直方向运动特点,尤其是在竖直方向熟练应用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和推论解题.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不详 题型:实验题

在“探究恒力做功与动能改变的关系”实验中,某同学采用图示装置的实验方案,他想用砂和小桶的总重力表示小车受到的合力,为了减少这种做法带来的实验误差,他使长木板左端抬起—个合适的角度,平衡摩擦力.你认为在实验中还应满足____ ________条件,下图所示是某次实验中得到的一条纸带,其中A、B、C、D、E、F是计数点,相邻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T,距离如图所示,则打C点时小车的速度表达式为(用题中所给物理量表示)___  __________;要验证合外力的功与动能变化间的关系,除了要测量砂和小砂桶的总重力、测量小车的位移、速度外,还要测出的物理量有____ 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不详 题型:实验题

引力常量的测量
(1)英国科学家___________通过右图所示的扭秤实验测得了引力常量G。

(2)为了测量石英丝极微小的扭转角,该实验装置中采取使“微小量放大”的主要措施是(       )(多选)
A.减小石英丝的直径
B.增大T型架横梁的长度
C.利用平面镜对光线的反射
D.增大刻度尺与平面镜的距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不详 题型:实验题

在学习了“实验:探究碰撞中的不变量”的实验后,得出了动量守恒定律,反过来我们可以利用该实验中的有关方案来验证动量守恒定律。下面是某实验小组选用水平气垫导轨、光电门的测量装置来研究两个滑块碰撞过程中系统动量的变化情况。实验仪器如图所示。实验过程:

(1)调节气垫导轨水平,并使光电计时器系统正常工作。
(2)在滑块1上装上挡光片并测出其长度L
(3)在滑块2的碰撞端面粘上橡皮泥(或双面胶纸)。
(4)用天平测出滑块1和滑块2的质量m1m2。
(5)把滑块1和滑块2放在气垫导轨上,让滑块2处于静止状态(=0),用滑块1以初速度与之碰撞(这时光电计时器系统自动计算时间),撞后两者粘在一起,分别记下滑块1的挡光片碰前通过光电门的遮光时间和碰后通过光电门的遮光时间
(6)先根据   ④  计算滑块1碰撞前的速度及碰后两者的共同速度;再计算两滑块碰撞前后的动量,并比较两滑块碰撞前后的动量的矢量和。
实验数据: m1=0.324kg   m2=0.181kg      L=1.00×10-3m


滑块1
滑块2
碰前系统动量kgms-1
碰后系统动量kgms-1
/ms-1
/ms-1
/ms-1
/ms-1


(+)
1
0.290
0.184
0
0.184
0.094
 ⑤ 
  ⑥  
2
0.426
0.269
0
0.269
 ⑦ 
 ⑧ 
0.136
结论:   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不详 题型:实验题

在“研究平抛物体的”实验中,正确的操作是____________.
A.为保证实验准确,先在斜槽的滑道上涂抹一些润滑油,以减小小球与槽的摩擦力
B.固定斜槽时其底部末端的切线必须水平是为了保证小球的运动轨迹是一条平抛曲线
C.在坐标纸上画坐标时,要选定斜槽底部末端在竖直向上方向上加上小球半径所在位置作为平抛运动坐标原点,再画出x、y轴
D.实验中每次必须由静止释放小球,但释放的位置可以不同,记录小球位置的凹槽(或木条)一定得严格地等距离下移
E.记录小球通过不同位置的点后,用平滑的曲线画出运动轨迹,舍弃个别偏差较大的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不详 题型:实验题

在“测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实验中,用的是电火花计时器,它使用______电源(填交流或直流),电源频率为50赫兹,每隔______秒打一个点,得到记录纸带如下图所示,图中的点为记数点,在每两相邻的记数点间还有4个点没有画出,则V=______,  V=_______ 小车运动的加速度为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不详 题型:实验题

电磁打点计时器和电火花打点计时器都是使用      电源的仪器,电磁打点计时器的工作电压是      V,当电源频率是50 Hz时,它每隔       s打一次点,现在用打点计时器测定物体的速度,当电源频率低于50 Hz时,如果仍按频率为50 Hz的时间间隔打一次点计算,则测出的速度数值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频率为50 Hz时测出的速度的值。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不详 题型:实验题

在“探究求合力的方法”的实验中,需要将橡皮条的一端固定在水平木板上,另一端系上两根细绳,细绳的另一端都有绳套(如图9)。实验中需用两个弹簧秤分别勾住绳套,并互成角度地拉橡皮条,使橡皮条伸长,结点到达某一位置0。

(1)某同学在做该实验时认为:
A.拉橡皮条的细绳OB,OC长度必须相等。
B.拉橡皮条时,弹簧秤、橡皮条、细绳应贴近木板且与木板平面平行
C.实验中,先将其中一个弹簧秤沿某一方向拉到最大量程,然后只需调节另一个弹簧秤拉力的大小和方向,把橡皮条另一端拉到O点
D.拉力F1和F2的夹角越大越好其中正确的是(填入相应的字母).
(2)在实验中,如果只将细绳换成橡皮筋,其它步骤没有改变,那么实验结果是否会发生变化?
答:          。(选填“变’或“不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不详 题型:实验题

在“探究求合力的方法”的实验中,橡皮绳的一端固定在木板上,第一次用两个弹簧测力计通过拉线把橡皮条的结点拉到某一位置O点。以下错误或不必要的操作有( )
A.当第二次用一个弹簧测力计拉橡皮条时,结点可以不拉到O点
B.实验中,弹簧测力计必须保持与木板平行,读数时视线要正对弹簧测力计的刻度
C.第一次拉时先将其中的一个弹簧测力计沿某一方向拉到最大量程,然后握紧这个弹簧测力计不动,调节另一弹簧测力计,把橡皮条的结点拉到O点
D.第一次把橡皮条的结点拉到O点时,两弹簧测力计之间的夹角应取90o ,以便于计算出合力的大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