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物理 > 题目详情

【题目】在做“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实验中,打点计时器打出的一条纸带中的某段如图所示,若……点间的时间间隔均为

)从图中给定的长度,求出小车的加速度大小是__________,打下点时小车的速度大小是__________

用打点计时器形容物体运动时,接通电源和让纸带随物体开始运动,这两个操作的时间关系应当是______

A先接通电源,后释放纸带 B先释放纸带,后接通电源

C释放纸带的同时接通电源 D先释放纸带或先接通电源都可以

【答案】 (1) (2)A;

【解析】试题分析:(1)由题知相邻的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T=0.1s,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论公式可以求出加速度的大小,即;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中时间中点的速度等于该过程中的平均速度,可以求出打纸带上C点时小车的瞬时速度大小,即

2开始记录时,应先给打点计时器通电打点,然后释放纸带让纸带(随物体)开始运动,如果先放开纸带开始运动,再接通打点计时时器的电源,由于重物运动较快,不利于数据的采集和处理,会对实验产生较大的误差;同时先打点再释放纸带,可以使打点稳定,提高纸带利用率,可以使纸带上打满点,BCD错误,A正确.故选A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一小球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在第15 s内的位移比前1 s内的位移多0.2 m,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小球加速度为0.2 m/s2

B. 小球前15 s内的平均速度为1.5 m/s

C. 小球第14 s的初速度为2.8 m/s

D. 15 s内的平均速度为0.2 m/s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物体ABC叠放在水平面上水平力为Fb=5 N,Fc=10 N,分别作用于物体BCABC仍保持静止F1F2F3分别表示ABBCC与桌面间的静摩擦力的大小(  )

A. F1=5 N,F2=0,F3=5 N

B. F1=5 N,F2=5 N,F3=0

C. F1=0,F2=5 N,F3=5 N

D. F1=0,F2=10 N,F3=5 N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光滑水平轨道与光滑圆弧轨道相切,轻弹簧的一端固定在轨道的左端,OP是可绕O点转动的轻杆,且摆到某处就能停在该处;另有一小钢球.现在利用这些器材测定弹簧被压缩时的弹性势能.

1)还需要的器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以上测量实际上是把对弹性势能的测量转化为对重力势能的测量,进而转化为对______的直接测量.

3)为了研究弹簧的弹性势能与劲度系数和形变量的关系,除以上器材外,还准备了两个劲度系数不相同的轻弹簧。先保持弹簧的劲度系数不变,研究弹性势能与形变量的关系;再保持形变量不变,研究弹性势能与劲度系数的关系。这种研究问题的实验方法称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利用打点计时器研究一个约1.4m高的商店卷帘窗的运动.将纸带粘在卷帘底部,纸带通过打点计时器随帘在竖直面内向上运动.打印后的纸带如下图所示,数据如表格所示.纸带中ABBCCD……每两点之间的时间间隔为0.10s,根据各间距的长度,可计算出卷帘窗在各间距内的平均速度v平均.可以将v平均近似地作为该间距中间时刻的即时速度v.

卷帘运动数据

间隔

AB

BC

CD

DE

EF

FG

GH

HI

IJ

JK

间距

(cm)

5.0

10.0

15.0

20.0

20.0

20.0

20.0

17.0

8.0

4.0

(1)请根据所提供的纸带和数据,绘出卷帘窗运动的v-t图像.________

(2)AD段的加速度为______ms2AK段的平均速度为______ms.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平均速度就是初末时刻瞬时速度的平均值

B.平均速率不一定等于平均速度的大小

C.速度变化方向为正,加速度方向为负

D.当加速度为负时,物体一定做减速运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奥运会中,运动员参加200米比赛,20秒末到达终点的速度为12m/s,则全程的平均速度可能是(  )

A.10m/sB.11m/sC.8m/sD.12m/s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a)所示,AB是某电场中的一条电场线,若有一电子以某一初速度且仅在电场力的作用下,沿AB由点A运动到点B,所经位置的电势随距A点的距离变化的规律如图(b)所示.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AB两点的电场强度EAEB

B. 电子在AB两点的速度vAvB

C. AB两点的电势φAφB

D. 电子在AB两点的电势能EpAEpB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一质量m=0.4kg的滑块(可视为质点)静止于动摩擦因数μ=0.1的水平轨道上的A点.现对滑块施加一水平外力,使其向右运动,外力的功率恒为P=10.0W.经过一段时间后撤去外力,滑块继续滑行至B点后水平飞出,恰好在C点沿切线方向进入固定在竖直平面内的光滑圆弧形轨道,轨道的最低点D处装有压力传感器,当滑块到达传感器上方时,传感器的示数为25.6N.已知轨道AB的长度L=2.0m,半径OC和竖直方向的夹角α=37°,圆形轨道的半径R=0.5m.(空气阻力可忽略,重力加速度g=10m/s2,sin37°=0.6,cos37°=0.8)求:

(1)滑块运动到C点时速度vc的大小;

(2)B、C两点的高度差h及水平距离x;

(3)水平外力作用在滑块上的时间t.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