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物理 > 题目详情
(2009?河西区一模)一列简谐波沿x轴正向传播,t=0时刻波形如图所示,t=0.5时刻P点刚好第二次出现波峰,有下列可供选择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分析:题中,波沿x轴正向传播,t=0时刻波形如图所示,可知质点P的振动方向,从而根据t=0.5时刻P点刚好第二次出现波峰,求出周期.根据波形图读出波长,并由v=
λ
T
,分析波传播到Q的时间,及处于什么位置.
解答:解:
根据波向x轴正向传播,由逆向描波法可知,t=0时刻P质点的振动方向上,由题,t=0.5s时,质点P第二次出现在正向最大位移处,则有1.25T=t,得到周期T=0.4s,由图读出波长为λ=4m,则波速为v=
λ
T
=10m/s.
A、根据波形图可,由逆向描波法可知,此刻P质点速度方向向上,故A正确.
B、PQ间距为4m,由于波速为10m/s,因此经过0.4s,波传播到Q质点,此时P质点正处于平衡位置.故B错误.
C、由于周期为0.4s,经过0.5s则P质点处于波峰位置,所以加速度方向向下.故C错误.
D、由B选项可知,波经过一个周期传播到Q点,再经过0.1s,Q点出现在波峰且第一次.故D正确.
故选AD
点评:本题从时间的角度研究周期,从空间的角度研究波长.两点平衡位置间距离与波长的关系可分析振动情况的关系.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2009?河西区一模)水平传送带以速度v匀速运动,现将一小工件放到传送带上.设工件的初速度为零,当它在传送带上滑动一段距离后速度达到v之后与传送带保持相对静止.设工件的质量为m,它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则在工件相对传送带滑动的过程中(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2009?河西区一模)几十亿年来.月球总是以同一面对着地球,人们只能看到月貌的59%.由于在地球上看不到月球的背面一所以月球的背面蒙上了一层十分神秘的色彩.试通过对月球运动的分析,说明人们在地球上看不到月球背面的原因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2009?河西区模拟)(1)某同学用20分度游标卡尺测某金属工件的内径时,某次测量示数如图1所示,则金属工件的内径为
23.00
23.00
mm.
(2)要求使用如图2所示器材测定小灯泡在不同电压下的电功率,并且作出小灯泡的电功率P与它两端电压的平方(U2)的关系曲线,已知小灯泡标有“6V,3W”的字样,电源是8V的直流电源,滑动变阻器R1标有“10Ω,2A”,测量时要求小灯泡两端的电压从零开始逐渐增大,并测多组数据.
①甲同学把实物连成如图2所示的实验电路,闭合电键后小灯泡不亮,经合作者乙同学检查,发现有一根导线接错了,请你圈出这根导线,并用铅笔线加以纠正;
②当电路连接无误后闭合电键,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读出如图3所示电压表的示数为
4.5
4.5
V.
③改变滑动变阻器滑片的位置,测出多组电压、电流值,可得小灯泡在不同电压下的电功率,并作出相应的P-U2图象.则在图4中,有可能正确的图象是
D
D
,其理由是
根据电阻的伏安特性,电压增大至一定值,电阻阻值会明显变大
根据电阻的伏安特性,电压增大至一定值,电阻阻值会明显变大

(3)某同学用如图5所示的装置测定重力加速度:使用的电火花计时器的工作电压为220V,频率50Hz.打出的纸带如图6所示.
①实验时纸带的
端应和重物相连接.(选填“甲”或“乙”)
②纸带上1至9各点为火花所打的点,由纸带所示数据加速度为
9.4
9.4
m/s2.③若实验时的电压为210V,则重力加速度
不变
不变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2009?河西区一模)为了较精确地测量一只微安表的内阻,要求按照如图所示给出的电路进行测量,实验室中的可供选择的器材如下:
A.待测微安表(量程500μA,内阻约1kΩ)
B.电阻箱R0(阻值0~999.9Ω)
C.滑动变阻器R1(阻值O~10Ω)
D.滑动变阻器R2(阻值0~1kΩ)
E.电源(电动势2V,内阻不计)

(1)实验中滑动变阻器应选用
R1
R1

(2)按照电路图将实物图连成实验电路.
(3)在实验过程中步骤如下:先将滑动变阻器R的滑片P移到最右端,调整电阻箱R0的阻值为零,合上开关S,再将滑片P缓慢左移,使微安表上电流满偏,固定滑片P不动,调整R0的阻值,使微安表上读数正好是满刻度的2/3,记下此时R0的电阻为448.2Ω,那么微安表内阻的测量值应为
896.4Ω
896.4Ω
,测量值比真实值
偏大
偏大
(填“偏大”、“偏小”或“相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