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物理 > 题目详情

如图所示为电场中的一条电场线,A、B为其上的两点,用EA、EB表示A、B两点的电场强度,A、B表示A、B两点的电势,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EA与EB一定不等,A与B一定不等

B. EA与EB可能相等,A与B可能相等

C. EA与EB一定不等,A与B可能相等

D. EA与EB可能相等,A与B一定不等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2017届江西省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段考物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计算题

某中学的部分学生组成了一个课题小组,对海啸威力进行了模拟研究,他们设计了如下的模型:如图甲在水平地面上放置一个质量为m=4kg的物体,让其在随位移均匀减小的水平推力作用下运动,推力F随位移x变化的图象如图乙所示,已知物体与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0.5,g=10m/s2,则:

(1)运动过程中物体的最大加速度为多少?

(2)在距出发点什么位置时物体的速度达到最大?

(3)物体在水平面上运动的最大位移是多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2016-2017学年甘肃省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简答题

在电场中把电量为2.0×10-9C的正电荷从A点移到B点,电场力做功1.5×10-7J,再把这个电荷从B点移到C点,克服电场力做功4.0×10-7J.

(1)求A、C两点间电势差?

(2)电荷从A经B移到C,电势能如何变化?变化多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2016-2017学年福建省高二理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填空题

在电场中A点放入一个电荷量为2×10-6C的正试探电荷,它受到的电场力为1×10-3N,则A点的电场强度为 N/C,若将正试探电荷的电荷量减为1×10-6C,则A点的电场强度为 N/C。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2016-2017学年福建省高二理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一平行板电容器,两板之间的距离d和两板面积S都可以调节,电容器两板与电池相连接.以Q表示电容器的电量,E表示两极板间的电场强度,则( )

A.当d增大、S不变时,Q减小、E减小

B.当S增大、d不变时,Q增大、E增大

C.当S减小、d增大时,Q增大、E增大

D.当S减小、d减小时,Q不变、E不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2017届黑龙江省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计算题

如图,两汽缸A、B粗细均匀、等高且内壁光滑,其下部由体积可忽略的细管连通;A的直径是B的2倍,A上端封闭,B上端与大气连通;两汽缸除A顶部导热外,其余部分均绝热。两汽缸中各有一厚度可忽略的绝热轻活塞a、b,活塞下方充有氮气,活塞a上方充有氧气。当大气压为p0,外界和汽缸内气体温度均为7℃且平衡时,活塞a离汽缸顶的距离是汽缸高度的,活塞b在汽缸的正中间。

(1)现通过电阻丝缓慢加热氮气,当活塞b恰好升至顶部时,求氮气的温度;

(2)继续缓慢加热,使活塞a上升。当活塞a上升的距离是汽缸高度的时,求氧气的压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2017届黑龙江省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根据分子动理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悬浮在液体中的微粒的运动是分子运动

B.液体很难被压缩,是因为液体分子间无空隙

C.不考虑气体分子间作用力,对于20℃的氢气和氧气,氢分子和氧分子的平均动能相同

D.甲分子固定不动,乙分子从很远的地方逐渐向甲分子靠近直到不能再靠近的整个过程中,分子力对乙分子先做正功再做负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2017届浙江省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的匝数比,电阻,D为理想二极管,原线圈接的交流电,则( )

A.交流电的频率为

B.通过的电流为

C.通过的电流为

D.变压器的输入功率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2017届辽宁省分校高三12月月考物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质量m=2kg的物块放在粗糙水平面上,在水平拉力的作用下由静止开始运动,物块动能Ek与其发生位移x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已知物块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g=10m/s2,则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x=1m时物块的速度大小为2m/s

B.x=3m时物块的加速度大小为1.25m/s2

C.在前2m的运动过程中物块所经历的时间为2s

D.在前4m的运动过程中拉力对物块做的功为25J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