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物理 > 题目详情

利用单摆测重力加速度的实验中,如果偏角小于5°,但测出的重力加速度的数值偏大,可能原因是(    )

A.振幅较小
B.测摆长时,只量出摆线的长度,没有从悬挂点量到摆球中心
C.数振动次数时,少计了一次
D.数振动次数时,多计了一次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单选题

一列简谐横波沿直线ab向右传播, a、b之间的距离为2m,a、b两点的振动情况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波长可能是m B.波长可能大于m
C.波速可能大于m/s D.波速可能是m/s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单选题

波速均为v=2m/s的甲、乙两列简谐横波都沿x轴正方向传播,某时刻波的图象分别如图所示,其中P、Q处的质点均处于波峰。关于这两列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从图示的时刻开始,P处质点比Q处质点先回平衡位置
B.从图示的时刻开始,经过1.0s,Q质点通过的位移为2m
C.甲波中的M处质点比P处质点先回平衡位置
D.如果这两列波相遇可能产生稳定的干涉图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4分)如图所示,一列简谐波沿x轴传播,实线为t=0时的波形图,此时P质点向y轴负方向运动,虚线为经过0.01s时第一次出现的波形图,则波沿x轴________(填“正”或“负”)方向传播,波速为________m/s.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计算题

弹簧振子以O点为平衡位置在B.C两点间做简谐振动,在t=0时刻,振子从O.B间的P点以速度v向B点运动;在t=0.20s时,振子速度第一次变为―v;在t=0.50s时,振子速度第二次变为―v。
(1)求弹簧振子的振动周期T。
(2)若B.C之间的距离为25cm,求振子在4.00s内通过的路程。
(3)若B.C之间的距离为25 cm,从平衡位置计时,写出弹簧振子位移的表达式,并画出弹簧振子的振动图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单选题

若单摆的摆长不变,摆球的质量增加为原来的4倍,摆球经过平衡位置时的动能不变,则单摆振动()

A.频率不变,振幅不变 B.频率不变,振幅改变
C.频率改变,振幅改变 D.频率改变,振幅不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单选题

如图所示为同一实验室中两个单摆的振动图像。从图象可以知道它们的 (     )

A.摆长相等
B.振幅相等
C.摆球同时改变速度方向
D.摆球质量差1 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5分)利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的实验中,已知摆线的长度为l0,摆球的直径为d

实验时用拉力传感器测得摆线的拉力F随时间t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则单摆的周期
T=_____;重力加速度的表达式g=________(用题目中的物理量表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单选题

关于机械振动和机械波,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有机械振动必有机械波
B.有机械波必有机械振动
C.波的频率不等于该波中质点振动的频率
D.波的传播速度等于该波中质点振动的速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