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物理 > 题目详情

【题目】20194202241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第四十四颗北斗导航卫星。该导航卫星在P点(轨道1与轨道2的切点)点火变轨,由近地圆轨道1变为椭圆轨道2,然后在Q点(轨道2与轨道3的切点)点火变轨,由椭圆轨道2变为椭圆轨道3,如图所示。则该导航卫星

A. 沿圆轨道1通过P点的加速度小于沿椭圆轨道2通过P点的加速度

B. 沿圆轨道1通过P点的速度小于沿椭圆轨道2通过P点的速度

C. 沿椭圆轨道2通过Q点的速度大于沿椭圆轨道3通过Q点的速度

D. 沿椭圆轨道2通过Q点的加速度大于沿椭圆轨道3通过Q点的加速度

【答案】B

【解析】

AD. 导航卫星沿圆轨道1通过P点与沿轨道2通过P点时,所受万有引力一样,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知,沿圆轨道1通过P点的加速度等于沿椭圆轨道2通过P点的加速度,同理,沿椭圆轨道2通过Q点的加速度等于沿椭圆轨道3通过Q点的加速度,AD错误;

B. 导航卫星由轨道1P点变轨到轨道2时,是内轨向外轨变化,要在P点加速,故沿圆轨道1通过P点的速度小于沿椭圆轨道2通过P点的速度,B正确;

C. 导航卫星由轨道2Q点变轨到轨道3时,是内轨向外轨变化,要在Q点加速,故沿椭圆轨道2通过Q点的速度小于沿椭圆轨道3通过Q点的速度,C错误。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某物理课外小组利用图甲中的装置探究物体加速度与其所受外力之间的关系。图中,利用铁架台固定一轻质滑轮,通过跨过滑轮的轻质细绳悬吊相同的两个物块AB,质量均为M,物块A侧面粘贴小遮光片,其宽度为d、质量忽略不计。在物块AB下各挂5个相同的小钩码,质量均为m0.010kg。光电门CD通过连杆固定于铁架台上,并处于同一竖直线上,且光电门CD之间的距离为h。两光电门与数字计时器相连(图中未画出)可记录遮光片通过光电门的时间。整个装置现处于静止状态,取当地的重力加速度g9.8m/s2.实验步骤如下:

1)将n(依次取n12345)个钩码从物块B的下端摘下并挂在物块A下端的钩码下面。释放物块,用计时器记录遮光片通过光电门CD的时间t1t2.由匀变速运动规律可得到物块A下落过程的加速度a_____(用“hdt1t2”表示)

2)该小组同学测量的数据见下表。他们将表格中的数据转变为坐标点画在图乙的坐标系中,并作出an图象。从图象可以得出:当物体质量一定时,物体的加速度与其所受的外力成_____(“正比”或“反比“)。

N

a/s2

1

0.20

2

0.41

3

0.59

4

0.79

5

1.00

3)该小组同学利用an图象,进一步求得物块A(或B)的质量M_____kg(保留2位有效数字)。

4)若实验过程中摩擦阻力的影响明显(可看成定值),用上述方法得到的物块质量M的测量值_____物块质量的直实值(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abcd是一个质量为m、边长为L的正方形金属线框,从图示位置自由下落,在下落h后进入磁感应强度为B的匀强磁场,恰好做匀速直线运动,该磁场的宽度也为L.在这个磁场的正下方2h+L处还有一个未知的匀强磁场(图中未画出),金属线框abcd在穿过这个磁场时也恰好做匀速直线运动,那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未知磁场的磁感应强度是

B. 未知磁场的磁感应强度是

C. 线框在穿过这两个磁场的过程中产生的焦耳热是4mgL

D. 线框在穿过这两个磁场的过程中产生的焦耳热是2mg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平行导轨PQ相距l1 m,导轨左端接有如图所示的电路.其中水平放置的平行板电容器两极板MN相距d10 mm,定值电阻R1R212 ΩR32 Ω,金属棒ab的电阻r2 Ω,其他电阻不计.磁感应强度B0.5 T的匀强磁场竖直穿过导轨平面,当金属棒ab沿导轨向右匀速运动时,悬浮于电容器两极板之间,质量m1×1014kg,电荷量q=-1×1014C的微粒恰好静止不动.取g10 m/s2,在整个运动过程中金属棒与导轨接触良好.且速度保持恒定.试求:

(1)匀强磁场的方向和MN两点间的电势差

(2)ab两端的路端电压;

(3)金属棒ab运动的速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AB两球沿一直线运动并发生正碰,如图所示为两球碰撞前、后的位移随时间变化的图象,ab分别为AB两球碰前的位移随时间变化的图 象,c为碰撞后两球共同运动的位移随时间变化的图象,若A球质量是m=2 kg,则由图判断下列结论不正确的是(  )

A. 碰撞前、后A球的动量变化量为4 kg·m/s

B. 碰撞时A球对B球所施的冲量为-4 N·s

C. 碰撞中AB两球组成的系统损失的动能为10J

D. AB两球碰撞前的总动量为3 kg·m/s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力传感器上吊着一个滑轮,细线绕过滑轮一端吊着物块A、另一端吊着物块BC.由静止释放三个物块,物块运动稳定时,力传感器的示数为F1;在三个物块运动过程中,剪断B、C物块间的连线,力传感器的示数变为F2;三个物块的质量相同重力加速度为g,不计细线与滑轮的摩擦,则(  )

A. 每个物块一起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

B. 每个物块的重力为

C. 滑轮的重力为

D. 剪断B、C间细线的一瞬间,连接A、B细线上的张力大小不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氢原子处于基态时,原子的能量为E1=-13.6 eV,当处于n=3的激发态时,能量为E3=-1.51 eV,则:

(1)当氢原子从n=3的激发态跃迁到n=1的基态时,向外辐射的光子的波长是多少?

(2)若要使处于基态的氢原子电离,至少要用多大频率的电磁波照射原子?

(3)若有大量的氢原子处于n=3的激发态,则在跃迁过程中可能释放出几种频率的光子?其中波长最长的是多少?(普朗克恒量h=6.63×10-34Js,真空中光速c=3.0×108m/s)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是“研究平抛物体运动”的实验装置图,通过描点画出平抛小球的运动轨迹。

1)以下是实验过程中的一些做法,其中合理的是_____

A.安装斜槽轨道,使其末端保持水平

B.每次小球释放的初始位置可以任意选择

C.每次小球应从同一高度由静止释放

D.为描出小球的运动轨迹,描绘的点可以用折线连接

2)实验得到平抛小球的运动轨迹,在轨迹上取一些点,以平抛起点O为坐标原点,测量它们的水平坐标x和竖直坐标y,图2yx2图象能说明平抛小球运动轨迹为抛物线的是_____

3)图3是某同学根据实验画出的平抛小球的运动轨迹,O为平抛的起点,在轨迹上任取三点ABC,测得AB两点竖直坐标y15.0cmy245.0cmAB两点水平间距△x40cm,则平抛小球的初速度v0_____m/s,若C点的竖直坐标y360.0cm,则小球在C点的速度vC_____m/s(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g10m/s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甲为冰库工作人员移动冰块的场景,冰块先在工作人员斜向上拉力作用下运动一段距离,然后工作人员放手让冰块向前滑动,冰块自行滑到目的地,其工作原理可简化为如图乙所示,设冰块质量M100g,冰块与滑道间动摩擦因数u0.05,运送冰块距离为16m,工人拉冰块时拉力与水平方向成53°角向上。某次拉冰块时,工人从滑道前端拉着冰块(冰块初速度可视为零)向前匀加速前进4.0m后放手,冰块刚好能滑到滑道末端静止(已知sin53°08cos53°0.6),求:

1)冰块在加速与减速运动过程中加速度大小之比;

2)冰块滑动过程中的最大速度;

3)工人拉冰块的拉力大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