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物理 > 题目详情
(2007?徐州一模)如图所示,倾角θ=37゜的传送带AB长L=20m,以v=5m/s速度沿顺时针方向匀速转动.质量M=lkg的木块由AB的中点c从静止开始下滑,0.5s后被一颗质量 m=20g的子弹以速度v0=500m/s沿传送带向上正对射入,子弹穿出时的速度u=200m/s.以后每隔1.5s就有一颗质量和速度相同的子弹射人木块.设子弹射穿木块的时间极短,且每次射人时木块对子弹的阻力相同.已知木块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5,sin37゜=0.60,cos37゜=O.80,g取lOm/s2.求:
(1)在被第二颗子弹击中前.木块离传送带下端A点的最大距离;
(2)木块在传送带上最多能被多少颗子弹击中;
(3)在木块从c点开始运动到最终离开传送带的过程中,子弹、木块和传送带这一系统产生的内能.
分析:(1)对滑块受力分析,受重力、支持力和摩擦力,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求解出下滑的加速度,根据运动学公式求解出0.5s时刻的速度和位移;第一颗子弹射出木块过程,子弹与木块系统的内力远大于外力,系统动量守恒;此后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到达最高点;
(2)通过计算找出重复过程:每次下滑0.5m后再上滑2m;
(3)产生的内能分为子弹射出木块过程的内能和木块与传送带摩擦的内能,分别根据运动学公式和功能关系列式求解出各段过程的内能后求和.
解答:解:(1)木块沿斜面向下加速滑动,设木块下滑时加速度为a1
由牛顿第二定律,有:a1=
Mgsin37°-μMgcos37°
M
=g(sin37°-μcos37°)=4m/s2

设木块下滑0.5s时速度为v1,则v1=a1t1=4×0.5=2m/s;
木块下滑的距离S1=
1
2
a1
t
2
1
=0.5m;
设子弹打击木块后,木块速度v2,打击时,由动量守恒定律,有:mu-Mv1=mu′+Mv2,得
v2=
m(u-u′)-Mv1
M
=4m/s

木块上滑时加速度为a2,由于木块速度小于传送带的速度,所以摩擦力的方向沿斜面向上,所以加速度a2=al=4m/s2
术块上滑的最远距离:
S2=
v
2
2
2a2
=2m
在被第二颗子弹击中前,木块沿斜面向上运动离A点的最大距离:
d=
1
2
L-S1+S2=11.5m

(2)木块上滑的时间
t2=
v2
a2
=1s

因为子弹射入木块的时间间隔△t=1.5s,所以木块上滑2.Om后再下滑,0.5s后子弹又射入木块,以后的运动重复:每次木块上滑2.Om后再下滑O.5m.每次子弹打击后,木块上升1.5m,第6颗子弹穿射木块后,木块共上滑9m,此后距离上端还有1.5m.第7颗子弹射穿木块后,木块沿斜面上滑最后离开斜面,所以木块在斜面上最多能被7颗子弹击中.  
(3)每次子弹穿射木块,产生的内能相同,
E1=
1
2
M
v
2
1
+
1
2
mu2-
1
2
M
v
2
2
-
1
2
mu2
=2094J;
每次木块下滑0.5m,传送带上升的距离S1′=vt1=2.5m
产生的内能E2=μMgcos37°?(S1+S1′)=6J
每次木块上滑2.Om,传送带上升的距离S2′=vt2=5m
产的内能E3=μMg(S2′-S2)=6J
第7子弹射穿木块后,术块沿斜面只能上滑S3=1.5m
设木块上滑的时间为t3,根据位移时间关系公式,有:S3=v2t3-
1
2
a2
t
2
3

解得t3=0.5s和l.5s(l.5s舍去,因为滑块不可能返回)
传送带上升的距离S3′=vt3=2.5m
此过程产生的内能为:E4=μMg(S3′-S3)=2J
故产生的总的内能:E=7E1+7E2+6E3+E4=7×2094J+7×6J+6×6J+2J=14738J
答:(1)在被第二颗子弹击中前.木块离传送带下端A点的最大距离为11.5m;
(2)木块在传送带上最多能被7颗子弹击中;
(3)在木块从c点开始运动到最终离开传送带的过程中,子弹、木块和传送带这一系统产生的内能为14738J.
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理清木块的运动过程,结合牛顿第二定律、动量守恒定律、运动学公式和功能关系进行求解,较难.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2007?徐州一模)A、B是一条电场线上的两个点,一带正电的粒子仅在电场力作用下以一定的初速度从A点沿电场线运动到B点,其v-t图象如图所示.则这电场的电场线分布可能是下列选项中的(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2007?徐州一模)汽车在平直公路上以速度v0匀速行驶,发动机功率为P,快进入闹市区时,司机减小了油门,使汽车的功率立即减小一半并保持该功率继续行驶.下面四个图象中,哪个图象正确表示了从司机减小油门开始,汽车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2007?徐州一模)人类在探索自然规律的过程中总结了许多科学方法,如控制变量法、比值定义法、极限法等.在下列研究中,可以用极限法的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2007?徐州一模)在消防演习中,消防队员从一根竖直的长直轻绳上由静止滑下,经一段时间(2.5s)落地.为了获得演习中的一些数据,以提高训练质量,研究人员在轻绳上端安装一个力传感器并与数据处理系统相连接,用来记录消防队员下滑过程中轻绳受到的拉力与消防队员重力的比值随时间变化的情况.已知某队员在一次演习中的数据如图所示,求该消防队员在下滑过程中的最大速度和落地速度各是多少?(取g=10m/s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2007?徐州一模)(1)有下列说法:
A.气体吸收热量,其分子的平均动能就增大
B.尽管技术不断进步,热机的效率仍不能达到100%,制冷机却可以使温度降到-283℃
C.在完全失重的情况下,熔化的金属能够收缩成标准的球形
D.温度、压力、电磁作用等可以改变液晶的光学性质
其中正确的是
CD
CD

(2)若对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做1500J的功,可使其温度升高5℃.改用热传递的方式,使气体温度同样升高5℃,那么气体应吸收
1500
1500
J的热量.如果对该气体做了2000J的功,其温度升高了8℃,表明该过程中,气体还
吸收
吸收
(填“吸收”或“放出”)热量
400
400
 J.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