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物理 > 题目详情
(2009?江门一模)(l)下列有关光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C
C

A.在太阳光照射下,水面上油膜出现彩色花纹是光的色散现象
B.在光的双缝干涉实验中,若仅将入射光由绿光改为红光,则干涉条纹间距变窄
C.光纤通信应用了光的全反射原理
D.光的偏振现象说明光是一种纵波
(2)一列简谐横波沿直线传播的速度为2m/s,在传播方向上有A,B两点,从波刚好传到某质点(A或B)时开始计时,己知5s内A点完成了6次全振动,B点完成了10次全振动,则此波的传播方向为
B→A
B→A
(填“A→B“或“B→A“),周期是
0.5
0.5
s,波长为
1
1
m.
分析:(1)本题要理解光的反射、干涉、全反射、偏振等现象;
(2)波从先振动质点传到后振动的质点,在相同时间内,B点振动多,即可判断出波的传播方向.根据B点的振动时间和次数,求出周期.5s内B点比A点多振动4次,说明B、A间距离为4个波长,求得波长,由v=
λ
T
求出波速.
解答:解:(1)A、在太阳光照射下,水面上油膜出现彩色花纹是由油膜的上下表面两束反射光干涉而形成的,属于光的干涉现象.故A错误.
B.在光的双缝干涉实验中,干涉条纹的间距与波长成正比,红光的波长大于绿光,若仅将入射光由绿光改为红光,则干涉条纹间距变宽.故B错误.
C.光纤通信应用了光的全反射原理传输信息的.故C正确.
D.光的偏振现象说明光是一种横波.故D错误.
故选C
(2)由题,5s内A点完成了6次全振动,B点完成了10次全振动,说明B点先振动,A后振动,则知波的传播方向为B→A.该波的周期为T=
tB
nB
=
5
10
s=0.5s
波长为λ=vT=2×0.5m=1m
故答案为:(1)C(2)B→A,0.5,1
点评:第2题关键要抓住顺着波的传播方向质点振动依次落后,判断波的传播方向.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2009?江门一模)如图所示,一个质量为m=2.0kg的物体,放在倾角为θ=30°的斜面上静止不动,若用竖直向上的力F=5.0N提物体,物体仍静止(g=10m/s2),下述结论正确的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2009?江门一模)如图所示,一理想变压器原线圈匝数n1=1100匝,副线圈匝数n2=220匝,交流电源的电压u=220
2
sin100πt(V)
,电阻R=44Ω,电压表、电流表均为理想电表.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2009?江门一模)2008北京奥运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功,某运动员(可看作质点)参加跳板跳水比赛,起跳过程中,将运动员离开跳板时做为计时起点,其速度与时间关系图象如图所示,则(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2009?江门一模)一辆静止在水平地面上的汽车里有一个小球从高处自由下落,下落一半高度时汽车突然向右匀加速运动,站在车厢里的人观察到小球的运动轨迹是图中的(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2009?江门一模)在“测定金属的电阻率”的实验中,用螺旋测微器测量金属直径时的刻度位置如图所示,用米尺测出金属丝的长L,金属丝的电阻大  约为5Ω先用伏安法测出金属丝的电阻R,然后根据电阻定律计算出该金属材料的电阻率.
(1)从图1中读出金属丝的直径为
0.679
0.679
m m
(2)为此取来两节新的干电池、电键和若干导线及下列器材:
A,电压表0-3V,内阻IOkΩ
B,电压表0-15V,内阻50kΩ
C,电流表0-0.6A,内阻0.05Ω
D,电流表0-3A,内阻0.01Ω
E,滑动变阻器,0-10Ω
F、滑动变阻器,0-100Ω

①要求较准确地侧出其阻值,电压表应选
A
A
,电流表应选
C
C
,滑动变阻器应选
E
E
.(填序号)
②实验中他的实物接线如图2所示,请指出该同学实物接线中的两处明显错误
错误1
导线连接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上
导线连接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上
错误2
采用了电流表内接法
采用了电流表内接法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