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物理 > 题目详情
(1)如图所示,图1中螺旋测微器的读数为
 
mm,图2中游标卡尺的读数为
 
cm.
(2)某待测电阻Rx的阻值在80Ω~100Ω)之间,现要测量其电阻的阻值,实验室提供如下器材
A.电流表A1(量程50mA、内阻r1=10Ω)
B.电流表A2(量程200mA、内阻r2约为2Ω)
C.电流表A3(量程O.6A、内阻r3约为O.2Ω)
D.定值电阻R0=30Ω
E.滑动变阻器R(最大阻值约为10Ω)
F.电源E(电动势为4V)
G.开关S、导线若干
①某同学设计了测量电阻的一种实验电路原理如图甲所示,为保证测量时电流表读数不小于其量程的1/3,M、N两处的电流表应分别选用:M为
 
;N为
 
.(填器材选项前相应的英文字母)
②在下列实物图乙中已画出部分线路的连接,请你以笔画线代替导线,完成剩余的线路连接.
③若M、N电表的读数分别为IM、IN,则Rx的计算式为Rx=
 

精英家教网
分析:(1)螺旋测微器的读数=固定刻度读数+半刻度读数+可动刻度读数;
游标卡尺读数等于固定刻度读数加上游标尺读数;
(2)①根据欧姆定律估算出通过电阻R0的电流和通过待测电阻的电流,再选择量程恰当的电表;
②根据电路图连线即可;
③根据N和M的电流差得到通过R0的电流,然后根据并联电路电流之比等于电压之比的倒数列式求解.
解答:解:(1)螺旋测微器的读数=固定刻度读数+半刻度读数+可动刻度读数数;
固定刻度读数:7mm;
半刻度读数:0
可动刻度读数:10.0×0.01mm=0.100mm;
故螺旋测微器的读数为7.100mm;
游标卡尺读数=固定刻度读数+游标尺读数;
固定刻度读数:10.1cm
游标尺读数:0.005mm×11=0.055cm
故游标卡尺读数为10.155cm;
(2)①电阻R0的电流:I≈
4V
30Ω
≈133mA

通过待测电阻的电流:I′≈
4V
100Ω
=40mA

故M表选A,N表选B;
②根据电路图连线,如图所示;
精英家教网
③通过R0的电流为:IR0=IN-IM
并联电路电流之比等于电压之比的倒数,故有:
IM
IN-IM
=
R0
Rx+r1

解得:Rx=
IN-IM
IM
R0-r1 

故答案为:(1)7.100(7.099-7.101),10.155;(2)①A,B;②如图所示;③
IN-IM
IM
R0-r1 
点评:本题关键是明确实验的原理,然后估算出电路各个部分的电流,选择恰当量程的电表,最后根据并联电路的电流特点列式求解.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2013?湛江一模)如图所示为“探究加速度与物体受力与质量的关系”实验装置图.图中A为小车,B为装有砝码的小桶,C为一端带有定滑轮的长木板,小车通过纸带与电火花打点计时器相连,计时器接50HZ交流电.小车的质量为m1,小桶(及砝码)的质量为m2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D

A.每次改变小车质量时,应重新平衡摩擦力
B.实验时应先释放小车后接通电源
C.本实验m2应远大于m1
D.在用图象探究加速度与质量关系时,应作a-
1m1
图象
(2)实验时,某同学由于疏忽,遗漏了平衡摩擦力这一步骤,他测量得到的a-F图象,可能是图1中的图线
.(选填“甲”、“乙”、“丙”)
(3)如图2所示为某次实验得到的纸带,纸带中相邻计数点间的距离已标出,相邻计数点间还有四个点没有画出.由此可求得小车的加速度大小
0.49
0.49
m/s2.(结果保留二位有效数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2011?椒江区模拟)如图所示,图1中一个物体连接一个轻弹簧,在水平恒力F的作用下:当水平地面光滑物体匀加速运动时,弹簧的长度为l1;当水平地面粗糙物体正好做匀速运动时,弹簧的长度为l2.图2中,弹簧测力计外壳质量为m0,所用弹簧与图1中的相同,挂钩的质量忽略不计,挂钩吊着一质量为m的重物,现用一竖直向上的与图1中相同大小的力F拉弹簧:如果向上匀加速运动,弹簧长度为l3;如果向下匀加速运动,弹簧长度为l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1)如图所示,图甲、图乙是物理史上两个著名实验的示意图,通过这两个实验人们对光的本性有了比较全面的认识:
精英家教网
①图甲是英国物理学家托马斯?杨做的
 
实验的示意图,该实验是光的
 
说的有力证据.
②图乙是
 
实验的示意图,该实验是光的
 
说的有力证据.
(2)如图是一个较复杂电路,所有电阻均为R,a、b、c、d、e、f、g、h、i为电路的测试点.现用电压传感器检测电路在电键闭合后有哪些点与c点电势相等.(将电压传感器的两个接线柱分别和两个探针相连接,当正接线柱的电势高于负接线柱时,读数为正).
①若在图中连接电压传感器正接线柱的探针接触a点,连接负接线柱的探针接触b点时,读数为负,则可以判断a点接在电源的
 
极上(选填“正”或“负”).
②对于该实验的认识与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压传感器为零时表明所测两点电势相等
B.检测电势相同点只能用电压传感器,不能用电压表
C.在检测过程中两个探针可以交换
D.从实验原理来说,如用电流传感器代替电压传感器亦可以完成检测
(3)用伏安法测一节干电池的电动势E和内电阻r,所给的器材有:电压表V、电流表A、变阻器R以及电键S和导线若干.
①在方框中画出实验电路图.
②如图所示的U-I图上是由实验测得的7组数据标出的点,请你完成图线,并由图线求出E=
 
V,r=
 
Ω.
精英家教网
③若选用两组数据,用欧姆定律算出E、r,则选用第
 
和第
 
组数据误差最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某校两个课外活动小组分别用以下两种方法来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请阅读下列两段材料,完成后面问题.
精英家教网
(1)第1小组:利用竖直上抛小球的频闪照片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如图所示,图中数据为实际距离,t0时刻刚好对应抛出点,该小组同学通过计算得到不同时刻的速度和速度的平方值如下表,当他们要计算重力势能的改变量时,发现需要先计算当地重力加速度,请你根据实验数据,按照下列要求计算出重力加速度(忽略空气阻力的影响).
时刻 t1 t2 t3 t4 t5
速度v(m/s) 4.52 4.04 3.56 3.08 2.60
v2(m2/s2 20.43 16.32 12.67 9.49 6.76
①在所给的坐标纸上作出v2-h图象;
②分析说明,图象斜率的绝对值表示的物理意义是:
 

③由图象求得的重力加速度是
 
m/s2(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2)第2小组:DIS实验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的实验.“用DIS研究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小组同学在实验中利用小铁块从很光洁的曲面上滑下,选择DIS以图象方式显示实验的结果,所显示的图象如图乙所示.图象的横轴表示小铁块距d点(最低点)的高度h,纵轴表示小铁块的重力势能EP、动能Ek或机械能E.试回答下列问题:
精英家教网
①图乙的图象中,表示小铁块的重力势能EP、动能Ek、机械能E随小球距d点的高度h变化关系的图线分别是
 
(按顺序填写相应图线所对应的文字);
②根据图乙所示的实验图象,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