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物理 > 题目详情

【题目】(题文)甲乙两质点同时同地像同一方向做直线运动,它们的速度﹣时间图象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乙比甲运动的快

B. 2s末乙与甲在第二次相遇前最远

C. 甲的平均速度大于乙的平均速度

D. 4s末乙追上甲

【答案】BD

【解析】

甲、乙两质点同时同地向同一方向做直线运动,由图象直接读出速度的大小,比较两物体运动的快慢.根据速度的关系分析何时相距最远.乙做匀加速运动,由公式求出其平均速度.当甲乙的位移相等时,即“面积”相等时乙追上甲,由图根据几何知识读出相遇的时刻.

速度的大小表示质点运动快慢,由图看出,在前2s内甲比乙运动得快,在后2s内乙比甲运动得快,A错误;在第2s末前,甲的速度大于乙的速度,甲在乙的前方,两者距离增大;在第2s后,甲的速度小于乙的速度,两者距离减小;在第2s末,甲、乙速度相等,两者相距最远,B正确;在0到4s,乙的平均速度,甲做匀速运动,平均速度等于5m/s,两者平均速度相等在此之前乙的平均速度小于甲的平均速度,在此之后乙的平均速度大于甲的平均速度,C错误;由几何知识得知,t=4s时,两者与坐标轴围成的面积相等,即两者位移相等,乙追上甲,D正确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中,某同学的实验情况如图甲所示,其中A为固定橡皮条的图钉,O为橡皮条与细绳的结点,OBOC为细绳图乙是在白纸上根据实验结果画出的力的图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图乙中的F是力合力的理论值,是力合力的实际测量值

B. 图乙的是力合力的理论值,F是力合力的实际测量值

C. 在实验中,如果将细绳也换成橡皮条,那么对实验结果没有影响

D. 在实验中,如果将细绳也换成橡皮条,那么对实验结果有影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用竖直向上的拉力F提升原来静止的质量m=10kg的物体,使其以a=2m/s2的加速度匀加速竖直上升,不计其他阻力,g=10m/s2,求开始运动的3s内:

1)物体重力做的功;

2)拉力F做的功;

3)物体合外力做功的平均功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有一内壁光滑的闭合椭圆形管道,置于竖直平面内,MN是通过椭圆中心O的水平线已知一小球从M点出发,以初速沿管道MPN运动,到N点的速率为,所需的时间为;若该小球仍由M点以相同初速出发,而沿管道MQN运动,到N点的速率为,所需时间为  

A.

B.

C.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P是水平面上的圆弧凹槽.从高台边B点以速度v0水平飞出的小球,恰能从固定在某位置的凹槽的圆弧轨道的左端A沿圆弧切线方向进入轨道.O是圆弧的圆心,θ1是OA与竖直方向的夹角,θ2是BA与竖直方向的夹角.则( )

A.cotθ1tanθ2=2

B.tanθ1tanθ2=2

C.cotθ1cotθ2=2

D.tanθ1cotθ2=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倾角为37的斜面长L=19m,在斜面底端正上方的O点将一小球以速度v0=3m/s水平抛出,与此同时释放在斜面顶端的滑块,经过一段时间后小球恰好能以垂直斜面的方向击中滑块(小球和滑块均可视为质点,重力加速度g=10m/s2sin37=06cos37=08

求:(1)抛出点O离斜面底端的高度;

2)滑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一不可伸长的轻绳上端悬挂于O点,下端系一质量m=1.0kg的小球。现将小球拉到A保持绳绷直由静止释放,当它经过B点时绳恰好被拉断,小球平抛后落在水平地面上的C点。地面上的D点与OB在同一竖直线上,已知绳长L=1.0m,B点离地高度H=1.0m,AB两点的高度差h=0.5m,重力加速度g取10m/s2,不计空气阻力影响,求:

(1)地面上DC两点间的距离s

(2)轻绳所受的最大拉力大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在地球赤道上进行实验时,用磁传感器测得赤道上P点地磁场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0.将一条形磁铁固定在P点附近的水平面上,让N极指向正北方向,如图所示,此时用磁传感器测得P点的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1;现将条形磁铁以P点为轴旋转90°,使其N极指向正东方向,此时用磁传感器测得P点的磁感应强度的大小应为(可认为地磁南、北极与地理北、南极重合)(

A. B1-B0

B.

C. B1+B0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学习小组利用自行车的运动“探究阻力做功与速度变化的关系”.人骑自行车在平直的路面上运动,当人停止蹬车后,由于受到阻力作用,自行车的速度会逐渐减小至零,如图所示.在此过程中,阻力做功使自行车的速度发生变化.设自行车无动力后受到的阻力恒定.

(1)在实验中使自行车在平直的公路上获得某一速度后停止蹬车,需要测出人停止蹬车后自行车向前滑行的距离s,为了计算自行车的初速度v,还需要测量___________(填写物理量的名称及符号).

(2)设自行车受到的阻力恒为f,计算出阻力做的功W及自行车的初速度v.改变人停止蹬车时自行车的速度,重复实验,可以得到多组测量值.以阻力对自行车做功的大小为纵坐标,自行车初速度为横坐标,作出W-v曲线.分析这条曲线,就可以得到阻力做的功与自行车速度变化的定性关系.在实验中作出W-v图象如图所示,其中符合实际情况的是 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