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物理 > 题目详情
10.某实验小组用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图甲中A为小车,B为装有砝码的小盘,C为一端带有定滑轮的长木板,小车通过纸带与电磁打点计时器相连,小车的质量为ml,小盘及砝码的总质量为m2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
A.实验时先放开小车,再接通打点计时器的电源
B.每次改变小车质量时,应重新平衡摩擦力
C.本实验中应满足m2远小于ml的条件
D.在用图象探究小车加速度a与小车质量ml的关系时,应作出a-ml图象
(2)实验得到如图乙所示的一条纸带,A、B、C、D、E为计数点,相邻两个计数点的时间间隔为T,B、C两点的间距x2和D、E两点的间距x4己量出,利用这两段间距计算小车加速度的表达式为a=$\frac{{x}_{4}-{x}_{2}}{2{T}^{2}}$.
(3)某同学平衡好摩擦阻力后,在保持小车质量不变的情况下,通过改变砝码个数,得到多组数据,但该同学误将砝码的重力当作绳子对小车的拉力,作出了小车加速度a与砝码重力F的图象如图丙所示.据此图象分析可得,小车的质量为0.61kg,小盘的质量为0.0061kg.(g=10m/s2,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分析 (1)实验时需要提前做的工作有两个:①平衡摩擦力,且每次改变小车质量时,不用重新平衡摩擦力,因为f=mgsinθ=μmgcosθ,m约掉了.②让小车的质量M远远大于小盘和重物的质量m.
(2)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论公式△x=aT2可以求出加速度的大小.
(3)由F-a图的斜率等于小车质量,可得到小车质量,F=0时,产生的加速度是由于托盘作用产生的,可得托盘质量.

解答 解:(1)A、实验时应先接通电源后释放小车,故A错误.
B、平衡摩擦力,假设木板倾角为θ,则有:f=mgsinθ=μmgcosθ,m约掉了,故不需要重新平衡摩擦力.故B错误.
C、由牛顿第二定律得,系统加速度:a=$\frac{{m}_{2}g}{{m}_{1}+{m}_{2}}$,绳子的拉力:F=m1a=$\frac{{m}_{1}{m}_{2}g}{{m}_{1}+{m}_{2}}$=$\frac{{m}_{2}g}{1+\frac{{m}_{2}}{{m}_{1}}}$,只有当m2<<m1时,
小车受到的拉力才近似等于m2g,即实验中应满足小盘和重物的质量远小于小车的质量,故C正确;
D、由牛顿第二定律可知:a=$\frac{F}{m}$,所以在用图象探究小车的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时,通常作a-$\frac{1}{m}$图象,故D错误;故选:C.
(2)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论公式△x=aT2可得:x4-x2=2a1T2,解得:a=$\frac{{x}_{4}-{x}_{2}}{2{T}^{2}}$;
(3)对a-F图来说,图象的斜率表示小车质量的倒数,故小车质量为:m1=$\frac{0.55-0}{1.0-0.1}$=0.61kg,
F=0时,产生的加速度是由于托盘作用产生的,故有:mg=m1a0,解得:m=$\frac{0.61×0.1}{10}$=0.0061kg;
故答案为:(1)C;(2)$\frac{{x}_{4}-{x}_{2}}{2{T}^{2}}$;(3)0.61;0.0061.

点评 本题考察的比较综合,需要学生对这一实验掌握的非常熟,理解的比较深刻才不会出错,知道a-F图的斜率等于小车质量的倒数,难度适中.要提高应用匀变速直线的规律以及推论解答实验问题的能力,在平时练习中要加强基础知识的理解与应用.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6.如图所示,面积很大的水池,水深为H水面浮着一正方体木块,木块边长为a,密度为水的$\frac{1}{2}$,质量为m,开始时,木块静止,现用力F将木块缓慢往下压,求从开始到木块刚好完全没入水中的过程中,力F所做的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在“探究加速度a和力F、质量m的关系”时,按实验要求安装好器材后,以下做法正确的是(  )
A.打点汁时器可以使用直流电源
B.每次改变小车的质量时,都要重新平衡摩擦力
C.实验时,先接通打点计时器的电源,然后才放开小车
D.小车运动的加速度,要由天平测出小桶和砂的质量m,再测出小车和放在车上砝码的质量M,然后用公式a=$\frac{mg}{M}$求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多选题

18.如图所示,质量均为m的a、b两物体,放在两固定的水平挡板之间,物体间用一竖直放置的轻弹簧连接,在b物体上施加水平拉力F后,两物体始终保持静止状态,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物体对水平面的压力大小可能为2mg
B.a物体所受摩擦力的大小为F
C.b物体所受摩擦力的大小为F
D.弹簧对b物体的弹力大小一定大于m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题

5.某同学做“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量的关系”的实验.
(1)安装好实验装置,不挂钩码时和挂若干钩码时,固定在弹簧挂钩处的指针在刻度尺(最小刻度是1毫米)上位置分别为如图甲、乙所示.图甲是不挂钩码时指针所指的标尺刻度,其示数为7.72cm;图乙是在弹簧下端悬挂钩码后指针所指的标尺刻度,此时弹簧的伸长量△l=6.94cm.

(2)某同学的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以x为横坐标、F为纵坐标,在图丙的坐标纸上描绘出能正确反映弹簧的弹力与伸长量之间关系的图线.
伸长量x/cm2.004.006.008.0010.00
弹力F/N1.502.934.555.987.50
(3)由图线求得弹簧的劲度系数为75.0N/m.(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题

15.为了探究力对物体做功与物体速度变化的关系,现提供如图1所示的器材,让小车在橡皮筋的作用下弹出后,沿木板滑行,当我们分别用同样的橡皮筋1条、2条、3条…并起来进行第1次、第2次、第3次…实验时,每次实验中橡皮筋拉伸的长度都应保持一致,我们把橡皮筋对小车做的功可记作W、2W、3W…对每次打出的纸带进行处理,求出小车每次最后匀速运动时的速度v,记录数据如下.请思考并回答下列问题
功W0W2W3W4W5W6W
v/(m•s-101.001.411.732.002.242.45
(1)实验中木板略微倾斜,这样做C(填答案前的字母).
A.是为了释放小车后,小车能匀加速下滑    
B.是为了增大橡皮筋对小车的弹力
C.是为了使橡皮筋对小车做的功等于合外力对小车做的功
D.是为了使橡皮筋松弛后小车做匀加速运动
(2)据以上数据,在坐标纸中作出W-v2图象.
(3)根据图象2可以做出判断,力对小车所做的功与力对小车所做的功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计算题

2.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动势E=9V,内阻r=1Ω,电阻R2=2Ω,灯泡L1标有“6V,6W”,L2标有“4V,4W”,滑动变阻器的调节范围是0~20Ω,当L1正常发光时,求:
(1)L2是否正常发光?
(2)此时R1多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9.若某物体由静止开始以恒定的加速度运动,则该物体在2ts末的速度大小与物体在这2ts内中间位置的速度大小之比为(  )
A.1:$\sqrt{3}$B.1:$\sqrt{2}$C.$\sqrt{3}$:1D.$\sqrt{2}$: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一摩托艇要到河流救被洪水围困的村民,如图所示,则船头应(  )
A.直指向被救的村民B.斜指向河流的上游
C.斜指向河流的下游D.沿着河岸指向河流上游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