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物理 > 题目详情
(1)用螺旋测微器测量一根电阻丝的直径,测量结果如图所示,其读数为    mm.

(2)某同学要测一约为5Ω的未知电阻,为此取来两节新的干电 池、开关和若干导线及下列器材:
A.电压表0?3V,内阻1OkΩ
B.电压表0?15V,内阻50kΩ
C.电流表0?0.6A,内阻0.05Ω
D.电流表0?3A,内阻0.01Ω
E.滑动变阻器,0?10Ω
F.滑动变阻器,0?1OOΩ
①要求较准确地测出其阻值,电压表应选    ,电流表应选    ,滑动变阻器应选    .(填序号)
②实验中他的实物接线如图所示,请指出该 学生实物接线中的错误有哪些?
a.   
b.   
c.   
d.   
【答案】分析:(1)螺旋测微器的读数方法是固定刻度读数加上可动刻度读数,在读可动刻度读数时需估读.
(2)根据电源电压选择电压表,根据电路最大电流选择电流表,在保证安全的条件下,为便于操作,应尽可能选择最大阻值较小的滑动变阻器.
(3)为准确测量电阻阻值,应进行多次测量,滑动变阻器应采用分压接法,根据待测电阻与电压表和电流表内阻的关系确定电流表采用内接法还是外接法,最后连接实物电路图.
解答:解:(1)螺旋测微器的固定刻度读数为0.5mm,可动刻度读数为0.01×9.0mm=0.090mm,所以最终读数为:0.5mm+0.090mm=0.590mm.
故本题答案为:0.590.
(2)电源电压U=1.5V×2=3V,因此电压表应选A、电压表0~3V,内阻10kΩ;电路最大电流为,电流表应选C、电流表0~0.6A,内阻0.05Ω;
待测电阻较小,该实验滑动变阻器采用分压接法,为便于实验操作,滑动变阻器应选E.
故答案为:A,C,E.
(3)该题中待测电阻阻值小于滑动变阻器阻值,为了使测量更加准确,滑动变阻器应采用分压接法;由所选实验器材可知,电压表内阻远远大于待测电阻阻值,电流表应采用外接法;同时在连接实物图时,电表的量程要选择正确,注意电表的极性不能接反,滑动变阻器划片上不能接线,综上该学生实物接线中的错误有:线不能接在滑动变阻器的划片上;电流表的极性接反了;电压表应该直接并联在待测电阻两端(或电流表应该该采用外接法);电压表量程接错.
故答案为:线不能接在滑动变阻器的划片上;电流表的极性接反了;电压表应该直接并联在待测电阻两端(或电流表应该该采用外接法);电压表量程接错.
点评:本题考查了实验器材的选取、连接实物电路图,根据实验器材确定滑动变阻器采用分压还是限流接法、电流表采用内接法还是外接法是本题的难点,也是本题的解题关键,同时注意连接实物图的一些基础知识的应用.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在“测量金属导体电阻率”的实验中
(1)用螺旋测微器测金属丝的直径如图(1)所示,该金属丝的直径为
0.850
0.850
mm.
(2)已知金属丝的电阻大约为10Ω,现选取如下器材测量金属丝的电阻:
A、电流表:量程是0~0.6A,内阻是0.5Ω;
B、电压表:量程是0~3V,内阻是6kΩ;
C、滑动变阻器:阻值为0~20Ω;D、蓄电池6V;E、开关一个,导线若干.
现提供如图(2)A、B两种电路图,为了尽量准确确地测量金属丝的电阻,应选择
B
B
电路图(填写序号“A”或“B”)
(3)在某次测量中,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如图(3)所示,则金属丝电阻R=
7.5
7.5
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用游标为20分度(测量值可准确到0.05mm)的游标卡尺测量一小球的直径,测量结果如图甲所示.如用螺旋测微器测该小球的直径,测量结果如图乙所示.则用游标卡尺测得小球的直径为
1.030
1.030
cm,用螺旋测微器测得小球的直径为
1.0300
1.0300
cm.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I.(1)用螺旋测微器测小球直径时,示数如图甲所示,这时读出的数值是
8.469
8.469
mm.
(2)用游标卡尺(游标尺上有50个等分刻度)测定某工件的宽度时,示数如图乙所示,此工件的宽度为
2.322
2.322
cm.

II.某实验小组要描绘一只规格为“2.5V  0.5A”小电珠的伏安特性曲线,除了提供导线和开关外,还有以下一些器材:
A.电源E(电动势为3.0V.内阻不计)
B.电压表V(量程为0~3.0V,内阻约为2kΩ)
C.电流表A(量程为O~0.6A,内阻约为lΩ)
D.滑动变阻器R(最大阻值l0Ω,额定电流1A)
(1)为完成本实验,请用笔画线当导线,将实物图连成完整的电路,要求实验误差尽可能的小.(图中有几根导线已经接好)如果电路中的所有仪器都完好,闭合开关后无论如何调节滑动变阻器,发现小灯泡亮度发生变化.但电压表、电流表的示数均不能为零.试判断可能是哪根导线发生了断路?请用“×”在相应的导线上标出.
(2)下表中的数据是该小组在实验中测得的,请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在方格纸上作出电珠的伏安特性曲线
U/V 0.00 0.50 1.00 1.50 2.00 2.50
I/A 0.00 0.17 0.30 0.39 0.45 0.49
(3)如果用一个电动势为1.5V,内阻为3Ω的电源与该小电珠组成电路.则该小电珠的实际功率约为
0.19
0.19
W(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如图乙同种材料两木板通过一小段圆弧连接成一个斜面和水平面部分,现要测量正方体小铁块A、B和这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μ,利用了如下器材和方法:(水平部分足够长,重力加速度为g)

(1)用 20 个等分刻度的游标卡尺测定小铁块A的边长d如图丙,测得长度为d     cm.

(2)若用螺旋测微器测长15.033mm铁块B的长度,请在图中标出各小方块中对应的螺旋测微器上的刻度值:

光电计时器是一种研究物体运动的常用计时器,其结构如图甲所示,a、b 分别是光电门的激光发射和接收装置,当有物体从 a、b 间通过时,光电计时器就可以显示物体的挡光时间.从而可以算得物体的速度。

 

  

 

(3)将斜面体置于水平桌面上,斜面顶端 P 悬挂一铅垂线,Q 为锥尖与桌面的接触点,1和 2 是固定在斜面上的两个光电门(与之连接的电路未画出),让小铁块A由P点沿斜面滑下,小铁块通过光电门 1、2的时间分别为Δt1、Δt2,用米尺测得 l、2 之间的距离为 L,则小铁块下滑过程中的加速度 a         ;再利用米尺测出                   ,就可以测得动摩擦因数μ.

(4)若再测铁块B和板间动摩擦因数μ时,光电计时器出现故障不能使用,现只利用米尺完成实验,若已测得PQ高为h,则只需要再测                                                                    

                                 。(要求只能再测一个物理量)

测得的动摩擦因数μ=_______(用已知量和测定的物理量所对应的字母表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浙江省学军中学2010届高三上学期第四次月考 题型:填空题

 如图乙同种材料两木板通过一小段圆弧连接成一个斜面和水平面部分,现要测量正方体小铁块A、B和这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μ,利用了如下器材和方法:(水平部分足够长,重力加速度为g)

(1)用 20 个等分刻度的游标卡尺测定小铁块A的边长d如图丙,测得长度为d     cm.

(2)若用螺旋测微器测长15.033mm铁块B的长度,请在图中标出各小方块中对应的螺旋测微器上的刻度值:

光电计时器是一种研究物体运动的常用计时器,其结构如图甲所示,a、b 分别是光电门的激光发射和接收装置,当有物体从 a、b 间通过时,光电计时器就可以显示物体的挡光时间.从而可以算得物体的速度。

 

  

 

(3)将斜面体置于水平桌面上,斜面顶端 P 悬挂一铅垂线,Q 为锥尖与桌面的接触点,1和 2 是固定在斜面上的两个光电门(与之连接的电路未画出),让小铁块A由P点沿斜面滑下,小铁块通过光电门 1、2 的时间分别为Δt1、Δt2,用米尺测得 l、2 之间的距离为 L, 则小铁块下滑过程中的加速度 a         ; 再利用米尺测出                     ,就可以测得动摩擦因数μ.

(4)若再测铁块B和板间动摩擦因数μ时,光电计时器出现故障不能使用,现只利用米尺完成实验,若已测得PQ高为h,则只需要再测                                                                    

                                  。(要求只能再测一个物理量)

测得的动摩擦因数μ=_______(用已知量和测定的物理量所对应的字母表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