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物理 > 题目详情

【题目】某实验小组利用如图所示装置验证动量守恒定律。图中水平气垫导轨上装有光电门CD,滑块AB静止放在导轨上,位置如图所示,A的右侧装有橡皮泥,B的左侧装有撞针,如果AB相撞,两滑块会“粘”在一起。A滑块上方固定有遮光片,测出其宽度为d,光电门CD分别连接着光电计时器(图中未画出),可以记录遮光片通过光电门的时间。

(1)该实验方案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有______

A.要调节气垫导轨,确保导轨水平

BA的初始位置应尽可能靠近B

C.遮光片的宽度适当窄一些有利于减小误差

DA的质量一定要大于B的质量

(2)测出A(含橡皮泥)的质量B(含撞针)的质量,给A一个向右的初速度,光电计时器记录了A的遮光片通过光电门C的时间为t1,通过D的时间为t2,若满足关系式_____(用题中所给物理量符号表示),则说明碰撞中AB系统动量守恒。

(3)若不测量遮光片的宽度,此方案________(填“能”或“不能”)验证两滑块AB在碰撞过程中动量是否守恒。

【答案】AC

【解析】

(1)[1]A.调节气垫导轨,确保导轨水平,才能够满足碰撞过程中动量守恒,故A正确;

B.滑块A的初始位置应尽可能远离滑块B,这样能够比较准确地测量碰撞前滑块A的速度,故B错误;

C.遮光片的宽度适当窄一些能够比较准确地测量碰撞后的速度,有利于减小误差,故C正确;

DAB碰撞过程中合动量方向向右,碰撞结束后整体向右运动,故对AB之间的质量关系没有要求,故D错误。

故选AC

(2)[2]碰撞AB系统的动量大小为,碰撞结束后AB成为一个整体,动量大小为,若

说明碰撞中AB系统动量守恒。

(3)[3](2)分析可知,关系式

成立,也能验证两滑块AB在碰撞过程中动量守恒,故此方案不测量遮光片的宽度,也能验证碰撞过程中动量守恒。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竖直平面内存在着两个方向竖直向上的相同带状匀强电场区,电场区的高度和间隔均为d,水平方向足够长.一个质量为m、电荷量为+q的小球以初速度v0在距离电场上方d处水平抛出,不计空气阻力,则(  )

A.小球在水平方向一直做匀速直线运动B.小球在电场区可能做直线运动

C.若场强大小为,小球经过两电场区的时间相等D.若场强大小为,小球经过两电场区的时间相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1验证牛顿第二定律的实验装置示意图。砂和砂桶的总质量为,小车和砝码的总质量为M。实验中用砂和砂桶总重力的大小作为细线对小车拉力的大小。

1)实验中,为了使细线对小车的拉力等于小车所受的合外力,先调节长木板一端滑轮的高度,使细线与长木板平行。接下来还需要进行的一项操作是________

A.将长木板水平放置,让小车连着已经穿过打点计时器的纸带,给打点计时器通电,调节m的大小,使小车在砂和砂桶的牵引下运动,从打出的纸带判断小车是否做匀速运动。

B.将长木板的一端垫起适当的高度,让小车连着已经穿过打点计时器的纸带,撤去砂和砂桶,给打点计时器通电,轻推小车,从打出的纸带判断小车是否做匀速运动。

C.将长木板的一端垫起适当的高度,撤去纸带以及砂和砂桶,轻推小车,观察判断小车是否做匀速运动。

2)实验中要进行质量mM的选取,以下最合理的一组是________

AM=200g, m=10 g 15 g 20 g 25 g 30 g 40 g

BM=200 g , m=20 g 40 g 60 g 80 g 100 g 120 g

CM=400 g , m=10 g 15 g 20 g 25 g 30 g 40 g

DM=400 g , m=20 g 40 g 60 g 80 g 100 g 120 g

3)图2是试验中得到的一条纸带, ABCDEFG7个相邻的计数点,相邻的两个计数点之间还有四个点未画出。量出相邻的计数点之间的距离分别为sAB=4.22 cmsBC=4.65 cmsCD=5.08"cmsDE=5.49 cmsEF=5.91 cmsFG=6.34cm。已知打点计时器的工作频率为50Hz,则小车的加速度a=___________m/s2 (结果保留2位有效数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长木板B的质量为,静止放在粗糙的水平地面上,质量为的物块C(可视为质点)放在长木板的最右端。一个质量为的物块A从距离长木板B左侧处,以速度向着长木板运动。一段时间后物块A与长木板B发生弹性正碰(时间极短),之后三者发生相对运动,整个过程物块C始终在长木板上。已知物块A及长木板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物块C与长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物块C与长木板间的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g10m/s2,求:

(1)碰后瞬间物块A和长木板B的速度;

(2)长木板B的最小长度;

(3)物块A离长木板左侧的最终距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1)测量电源的电动势E及内阻r的实验中,按图甲所示的电路图连好实验电路,合上开关,电流表和电压表的读数正常,当将滑动变阻器的滑动触头由A端向B端逐渐滑动时,发现电流表的示数逐渐增大,而电压表的示数几乎不变,直到当滑动触头滑至临近B端时电压表的示数急剧变化,这种情况很难读出电压数值分布均匀的几组不同的电流、电压值,出现上述情况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

A.电源内阻太小

B.滑动变阻器阻值太大

C.电压表内阻不够大

D.电流表内阻不够小

为了更好地测出电源的电动势E及内阻r,增加了一个固定电阻R0,改变了电路,顺利完成实验。

(2)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在图乙中完成增加R0后的实物连线_____

(3)调节滑动变阻器,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记录如下(已知R0=1.0Ω):

表中的数据已描绘在图所示的方格纸上;可求得电动势E=_________V,内阻r=_______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两电荷量分别为Q1Q2的点电荷放在x轴上的OA点, 两电荷连线上各点电势φx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其中BC两点的电势均为零,则

A. Q1Q2带异种电荷

B. BC点的电场强度大小为零

C. CD点间各点的场强方向向x轴负方向

D. 若有一个电子在C点无初速运动,则在随后的一段时间内,电场力先做正功后做负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光滑水平面上有一小车B,右端固定一沙箱,沙箱上连接一水平的轻质弹簧,小车与沙箱的总质量为M=2kg。车上在沙箱左侧距离S=1m的位置上放有一质量为m=1kg小物块A,物块A与小车的动摩擦因数为=0.1。仅在沙面上空间存在水平向右的匀强电场,场强E=2.3×103V/m。当物块A随小车以速度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时,距沙面H=5m高处有一质量为的带正电的小球C,以的初速度水平向左抛出,最终落入沙箱中。已知小球与沙箱的相互作用时间极短,且忽略弹簧最短时的长度,并取g=10m/s2。求:

(1)小球落入沙箱前的速度和开始下落时与小车右端的水平距离

(2)小车在前进过程中,弹簧具有的最大值弹性势能

(3)设小车左端与沙箱左侧的距离为L。请讨论分析物块A相对小车向左运动的整个过程中,其与小车摩擦产生的热量QL的关系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一个重为的匀质球放在光滑斜面上,斜面倾角为。在斜面上有一光滑的不计厚度的木板挡住球,使之处于静止状态,今使木板与斜面的夹角缓慢增大至水平,在这个过程中(  )

A.球对斜面的压力一直减小

B.球对木板的压力一直减小

C.木板和斜面对球的合力一直增大

D.以上说法都不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P1Q1P2Q2M1N1M2N2为水平放置的两足够长的平行导轨,整个装置处在竖直向上、磁感应强度大小B=0.4 T的匀强磁场中,P1Q1M1N1间的距离为L1=1.0 m,P2Q2M2N2间的距离为L2=0.5 m,两导轨电阻可忽略不计.质量均为m=0.2 kg的两金属棒abcd放在导轨上,运动过程中始终与导轨垂直且接触良好,并与导轨形成闭合回路.已知两金属棒位于两导轨间部分的电阻均为R=1.0 Ω;金属棒与导轨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且与导轨间的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取重力加速度大小g=10 m/s2.

(1)t=0时刻,用垂直于金属棒的水平外力F向右拉金属棒cd,使其从静止开始沿导轨以a=5.0 m/s2的加速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金属棒cd运动多长时间金属棒ab开始运动?

(2)若用一个适当的水平外力F0(未知)向右拉金属棒cd,使其速度达到v2=20 m/s后沿导轨匀速运动,此时金属棒ab也恰好以恒定速度沿导轨运动,求金属棒ab沿导轨运动的速度大小和金属棒cd匀速运动时水平外力F0的功率;

(3)当金属棒ab运动到导轨Q1N1位置时刚好碰到障碍物而停止运动,并将作用在金属棒cd上的水平外力改为F1=0.4 N,此时金属棒cd的速度变为v0=30 m/s,经过一段时间金属棒cd停止运动,求金属棒ab停止运动后金属棒cd运动的距离.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