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物理 > 题目详情
如图所示,物体A和B的质量均为m,且分别用轻绳连接跨过定滑轮(不计绳子与滑轮、滑轮与轴之间的摩擦).当用水平变力F拉物体B沿水平方向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的过程中(  )
A.物体A也做匀速直线运动
B.绳子拉力始终大于物体A所受的重力
C.物体A的速度小于物体B的速度
D.地面对物体B的支持力逐渐增大

A、B,将B物体的速度vB进行分解如图所示,则vA=vBcosα,α减小,vB不变,则vA逐渐增大,说明A物体在竖直向上做加速运动,由牛顿第二定律T-mg=ma,可知绳子对A的拉力T>mg,故A错误,B正确.
C、由于vA=vBcosα,知物体A的速度小于物体B的速度.故C正确.
D、B在竖直方向上平衡,有:Tsinα+N=mg,运用外推法:若绳子无限长,B物体距滑轮足够远,即当α→0时,有vA→vB,这表明,物体A在上升的过程中,加速度必定逐渐减小,绳子对A物体的拉力逐渐减小,sinα减小,则支持力增大.故D正确.
故选BCD.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光滑水平面上,质量为3Kg的物体,在大小为30N的水平拉力作用下运动,则物体的加速度大小是(  )
A.5m/s2B.10m/s2C.15m/s2D.25m/s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不详 题型:问答题

如图所示,PQ为一固定水平放置的光滑细长杆,质量均为m的两小球A、B穿于其上,两球被穿于杆上的轻弹簧相连.在A、B两球上还系有长度为2L的轻线,在轻线中间系有质量不计的光滑定滑轮E,C、D球质量分别为m和2m,用轻绳连接并跨过定滑轮.释放C、D后,当C、D球运动时轻弹簧长度也为L,已知劲度系数为K,(弹簧在弹性限度内,重力加速度为g)
求:
(1)C、D球运动时,连接C、D的轻绳中张力T;
(2)求细杆对A球的弹力FA大小;
(3)求弹簧的原始长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如图所示,细线的一端系一质量为m的小球,另一端固定在倾角为θ的光滑斜面体顶端,细线与斜面平行.在斜面体以加速度a水平向右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过程中,小球始终静止在斜面上,小球受到细线的拉力T和斜面的支持力为FN分别为(重力加速度为g)(  )
A.T=m(gsinθ+acosθ)FN=m(gcosθ-asinθ)
B.T=m(gsinθ+acosθ)FN=m(gsinθ-acosθ)
C.T=m(acosθ-gsinθ)FN=m(gcosθ+asinθ)
D.T=m(asinθ-gcosθ)FN=m(gsinθ+acos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如图所示,某轴承厂有一条滚珠传送带,传送带与水平面间的夹角为θ,上方A处有一滚珠送料口,欲使滚珠从送料口沿无摩擦的斜槽最快地送到传送带上,应采取的方法是(  )
A.沿AB所在的竖直方向安放斜槽
B.过A点向传送带做垂线,得垂足C,应沿AC方向安放斜槽
C.考虑路程和加速度两方面的因素,应在AB和AC之间某一适当位置安放斜槽
D.上述三种方法,滚珠滑到传送带上所用的时间相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不详 题型:填空题

用3N的水平拉力拉一个物体沿水平地面运动时,物体的加速度为1m/s2,改用4N的水平拉力拉时,它的加速度为2m/s2,那么改用5N的水平拉力拉它时,加速度将是______m/s2,物体与地面的动摩擦因数是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不详 题型:问答题

冬奥会冰壶比赛中,冰壶在水平冰面上的运动可视为匀减速直线运动,设一质量m=20kg的冰壶从被运动员推出到静止共用时t=20s,运动的位移x=30m,取g=10m/s2,求:冰壶在此过程中
(1)所受重力的大小;
(2)平均速度的大小;
(3)所受阻力的大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设想能创造一理想的没有阻力的环境,一个人用水平力推停泊在海面的万吨巨轮,则从理论上可以说(  )
A.巨轮惯性太大,所以完全无法拖动
B.由于巨轮惯性很大,要经过很长一段时间后才会产生加速度
C.一旦施力于巨轮,巨轮同时产生一个加速度
D.一旦施力于巨轮,巨轮同时产生一个速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不详 题型:问答题

钱江晚报2013-09-27报道,八旬老伯屋顶种南瓜坠落砸车,车主索赔三万八.5楼楼顶掉下的老南瓜,将凯美瑞车顶砸出深15厘米大坑.若5楼楼顶南瓜离车顶高度15米,南瓜质量1.5千克,南瓜下落作自由落体运动,砸车后匀减速到零.(取g=10m/s2,不计空气阻力)求:
(1)南瓜砸车瞬间的速度大小;
(2)南瓜砸车过程汽车车顶受到的平均作用力大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