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物理 > 题目详情
精英家教网(1)分析判断以下说法的正误,在相应的括号内打“√”或“×”
A.用手捏面包,面包体积会缩小,说明分子之间有间隙
 

B.温度相同的氢气和氧气,氢气分子和氧气分子的平均速率相同
 

C.夏天荷叶上小水珠呈球状,是由于液体表面张力使其表面积具有收缩到到最小趋势的缘故
 

D.自然界中进行的一切与热现象有关的宏观过程都具有方向性
 

(2)在“用油膜法估测分子的大小”的实验中,有下列操作步骤,请补充实验步骤C的内容及实验步骤E中的计算式:
A.用滴管将浓度为0.05%的油酸酒精溶液逐滴滴入量筒中,记下滴入 1mL 的油酸酒精溶液的滴数N;
B.将痱子粉末均匀地撒在浅盘内的水面上,用滴管吸取浓度为0.05%的油酸酒精溶液,逐滴向水面上滴入,直到油酸薄膜表面足够大,且不与器壁接触为止,记下滴入的滴数n;
C.
 

D.将画有油酸薄膜轮廓的玻璃板放在坐标纸上,以坐标纸上边长1cm的正方形为单位,计算出轮廓内正方形的个数m;
E.用上述测量的物理量可以估算出单个油酸分子的直径 d=
 
 cm.
(3)如图所示,绝热隔板S把绝热的气缸分隔成体积相等的两部分,S与气缸壁的接触是光滑的.两部分中分别盛有相同质量、相同温度的同种气体a和b.气体分子之间相互作用可忽略不计.现通过电热丝对气体a缓慢加热一段时间后,a、b各自达到新的平衡状态.试分析a、b两部分气体与初状态相比,体积、压强、温度、内能各如何变化?
分析:(1)用手捏面包,面包体积会缩小,是因为面包中的气体被挤出;温度是分子的平均动能的标志;液体表面张力使其表面积具有收缩到到最小趋势;一切与热现象有关的宏观过程都具有方向性.
(2)利用纯油酸的体积与油膜的体积是相等的,写出公式即可求解;
(3)根据气体状态方程
PV
T
=C
和已知的变化量去判断其它的物理量.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判断气体的内能变化.
解答:解:(1)A.用手捏面包,面包体积会缩小,是因为面包中的气体被挤出,故A错误;
B.温度相同的氢气和氧气,它们的分子的平均动能是相等的,氢气分子和氧气分子的质量不同,所以氢气分子和氧气分子的平均速率也不相同,故B错误;
C.夏天荷叶上小水珠呈球状,是由于液体表面张力使其表面积具有收缩到到最小趋势的缘故 故C正确;
D.热力学第二定律表明,自然界中进行的一切与热现象有关的宏观过程都具有方向性故D正确.
(2)①计算油膜面积的方法是先得到油膜的形状,再用坐标纸计算油膜的面积.故实验的第三个步骤是:待油膜稳定后,将玻璃板放在浅盘上,用笔画出油酸薄膜的外围形状;
②纯油酸的体积:V=n×
1
N
×0.05×10-2=
n
N
×5×10-4
ml
纯油酸的体积与油膜的体积是相等的,即:V=S?d=md
所以,油膜的厚度:d=
V
m
=
5n
Nm
×10-4
cm
(3)当a加热时,气体a的温度升高,内能增大,压强增大;a的压强增大了,对K的压力就增大,由于K与气缸壁的接触是光滑的,可以自由移动,所以a推动K向b移动.所以a,b两部分的压强始终相同,都变大.由于a气体膨胀,b气体被压缩,所以外界对b气体做功,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得:b的内能增大,温度升高了.
故答案为:(1)××√√
(2)C.待油膜稳定后,将玻璃板放在浅盘上,用笔画出油酸薄膜的外围形状;
E.
5n
Nm
×10-4

(3)气缸和隔板绝热,电热丝对气体a加热,a温度升高,体积增大,压强增大,内能增大;
ab做功,b的体积减小,温度升高,压强增大,内能增大.
点评:该题全面考查3-3的内容,除油膜的厚度需要计算外,其他都是记忆性的知识,要求对该部分的知识点由准确的记忆.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2013?常州模拟)同学们知道,将两个金属电极插入任何一个水果中就可以做成一个水果电池,但日常生活中我们很少用“水果电池”,这是为什么呢?某学习小组的同学准备就此问题进行探究.
(1)同学们通过查阅资料知道将锌、铜两电极插入水果中,电动势大约会有1伏多一点.晓宇同学找来了一个土豆做实验,当用量程为0~3V、内阻约50kΩ的伏特表测其两极时读数为0.96V.但当他将四个这样的水果电池串起来给标称值为“3V,0.5A”的小灯泡供电时,灯泡并不发光.检查灯泡、线路均没有故障,而用伏特表测量其电压确实能达到3V多.据您猜想,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应当是:
水果电池的内阻太大
水果电池的内阻太大
(不要求写分析、推导过程).
(2)晓宇同学用欧姆表直接测“土豆电池”的两极,读得此时的读数为30Ω.小丽同学用灵敏电流表直接接“土豆电池”的两极,测得电流为0.32mA,根据前面用伏特表测得的0.96V电压,由全电路欧姆定律得:r=
E
I
=
0.96
0.32×10-3
Ω=3.0kΩ
.因而晓宇同学说土豆的内阻为30Ω,而小丽同学则说是3kΩ.请你判断,用晓宇或小丽同学的方法测量“土豆电池”的内阻,结果是否准确,为什么?请分别说明理由.
(3)若实验室除了导线和开关外,还有以下一些器材可供选择:
A.电流表A1(量程为0~0.6A,内阻为1Ω)
B.灵敏电流表A2(量程为0~0.6mA,内阻为800Ω)
C.灵敏电流表A3(量程为0~300μA,内阻未知)
D.滑动变阻器R1 (最大阻值约10Ω)
E.滑动变阻器R2(最大阻值约2kΩ)
F.定值电阻(阻值2kΩ)
G.变阻箱(0~9999Ω)
①为了能尽可能准确测定“土豆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实验中应选择的器材是
BG
BG
(填器材前的字母代号).
②在右方框中画出应采用的电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如图1所示,将两个不同的金属电极插入任何一个水果中就可以做成一个水果电池,但日常生活中我们很少用“水果电池”,这是为什么呢?某学习小组的同学准备就此问题进行探究.
精英家教网
(1)同学们通过查阅资料知道将锌、铜两电极插入水果中,电动势大约会有1伏多一点.晓宇同学找来了一个土豆做实验,当用量程为0~3V、内阻约50kΩ的伏特表测其两极时读数为0.96V.但当他将四个这样的水果电池串起来给标称值为“3V,0.5A”的小灯泡供电时,灯泡并不发光.检查灯泡、线路均没有故障,而用伏特表测量其电压确实能达到3V多.据您猜想,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应当是:
 
(不要求写分析、推导过程).
(2)晓宇同学用欧姆表直接测“土豆电池”的两极,读得此时的读数为30Ω.小丽同学用灵敏电流表直接接“土豆电池”的两极,测得电流为0.32mA,根据前面用伏特表测得的0.96V电压,由全电路欧姆定律得:r=
E
I
=
0.96
0.32×10-3
Ω=3.0kΩ
.因而晓宇同学说土豆的内阻为30Ω,而小丽同学则说是3kΩ.
请你判断,用晓宇或小丽同学的方法测量“土豆电池”的内阻,结果是否准确,为什么?请分别说明理由.
(3)若实验室除了导线和开关外,还有以下一些器材可供选择:
A.电流表A1(量程为0~0.6A,内阻为1Ω)
B.灵敏电流表A2(量程为0~0.6mA,内阻为800Ω)
C.灵敏电流表A3(量程为0~300μA,内阻未知)
D.滑动变阻器R1 (最大阻值约10Ω)
E.滑动变阻器R2(最大阻值约2kΩ)
~F.定值电阻(阻值2kΩ)
G.变阻箱(0~9999Ω)
①为了能尽可能准确测定“土豆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实验中应选择的器材是
 
(填器材前的字母代号).
②在图2内的方框中画出应采用的电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同学们知道,将两个金属电极插入任何一个水果中就可以做成一个水果电池,但日常生活中我们很少用“水果电池”,这是为什么呢?某学习小组的同学准备就此问题进行探究。

(1)同学们通过查阅资料知道将锌、铜两电极插入水果中,电动势大约会有1伏多一点。晓宇同学找来了一个土豆做实验,当用量程为0~3V、内阻约50kΩ的伏特表测其两极时读数为0.96V。但当他将四个这样的水果电池串起来给标称值为“3V,0.5A”的小灯泡供电时,灯泡并不发光。检查灯泡、线路均没有故障,而用伏特表测量其电压确实能达到3V多。据您猜想,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应当是:                               (不要求写分析、推导过程)。
(2)晓宇同学用欧姆表直接测“土豆电池”的两极,读得此时的读数为30Ω.小丽同学用灵敏电流表直接接“土豆电池”的两极,测得电流为0.32mA,根据前面用伏特表测得的0.96V电压,由全电路欧姆定律得:.因而晓宇同学说土豆的内阻为30Ω,而小丽同学则说是3kΩ。
请你判断,用晓宇或小丽同学的方法测量“土豆电池”的内阻,结果是否准确,为什么?请分别说明理由。
(3)若实验室除了导线和开关外,还有以下一些器材可供选择:
A.电流表A1(量程为0~0.6A ,内阻为1Ω)
B. 灵敏电流表A2(量程为0~0.6mA ,内阻为800Ω)
C.灵敏电流表A3(量程为0~300μA ,内阻未知)
D.滑动变阻器R1 (最大阻值约10Ω)
E.滑动变阻器R2(最大阻值约2kΩ)
F.定值电阻(阻值2kΩ
G.变阻箱(0~9999Ω)

①为了能尽可能准确测定“土豆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实验中应选择的器材是________     (填器材前的字母代号。
②在右方框中画出应采用的电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同学们知道,将两个金属电极插入任何一个水果中就可以做成一个水果电池,但日常生活中我们很少用“水果电池”,这是为什么呢?某学习小组的同学准备就此问题进行探究。

(1)同学们通过查阅资料知道将锌、铜两电极插入水果中,电动势大约会有1伏多一点。晓宇同学找来了一个土豆做实验,当用量程为0~3V、内阻约50kΩ的伏特表测其两极时读数为0.96V。但当他将四个这样的水果电池串起来给标称值为“3V,0.5A”的小灯泡供电时,灯泡并不发光。检查灯泡、线路均没有故障,而用伏特表测量其电压确实能达到3V多。据您猜想,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应当是:                                 

(不要求写分析、推导过程)。

(2)晓宇同学用欧姆表直接测“土豆电池”的两极,读得此时的读数为30Ω.小丽同学用灵敏电流表直接接“土豆电池”的两极,测得电流为0.32mA,根据前面用伏特表测得的0.96V电压,由全电路欧姆定律得:.因而晓宇同学说土豆的内阻为30Ω,而小丽同学则说是3kΩ。

请你判断,用晓宇或小丽同学的方法测量“土豆电池”的内阻,结果是否准确,为什么?请分别说明理由。

(3)若实验室除了导线和开关外,还有以下一些器材可供选择:

A.电流表A1(量程为0~0.6A ,内阻为1Ω)

B. 灵敏电流表A2(量程为0~0.6mA ,内阻为800Ω)

C.灵敏电流表A3(量程为0~300μA ,内阻未知)

D.滑动变阻器R1 (最大阻值约10Ω)

E.滑动变阻器R2(最大阻值约2kΩ)

F.定值电阻(阻值2kΩ)

G.变阻箱(0~9999Ω)

①为了能尽可能准确测定“土豆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实验中应选择的器材是________     (填器材前的字母代号)。

②在右方框中画出应采用的电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同学们知道,将两个金属电极插入任何一个水果中就可以做成一个水果电池,但日常生活中我们很少用“水果电池”,这是为什么呢?某学习小组的同学准备就此问题进行探究。

⑴同学们通过查阅资料知道将锌、铜两电极插入水果中,电动势大约会有1伏多一点。晓宇同学找来了一个土豆做实验,当用量程为0~3V、内阻约50kΩ的伏特表测其两极时读数为0.96V。但当他将四个这样的水果电池串起来给标称值为“3V,0.5A”的小灯泡供电时,灯泡并不发光。检查灯泡、线路均没有故障,而用伏特表测量其电压确实能达到3V多。据您猜想,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应当是:                               (不要求写分析、推导过程)。

⑵晓宇同学用欧姆表直接测“土豆电池”的两极,读得此时的读数为30Ω.小丽同学用灵敏电流表直接接“土豆电池”的两极,测得电流为0.32mA,根据前面用伏特表测得的0.96V电压,由全电路欧姆定律得:.因而晓宇同学说土豆的内阻为30Ω,而小丽同学则说是3kΩ。

请你判断,用晓宇或小丽同学的方法测量“土豆电池”的内阻,结果是否准确,为什么?请选一位同学的方法说明理由。

⑶若实验室除了导线和开关外,还有以下一些器材可供选择:

A.电流表A1(量程为0~0.6A ,内阻为1Ω)

B. 灵敏电流表A2(量程为0~0.6mA ,内阻为800Ω)

C.灵敏电流表A3(量程为0~300μA ,内阻未知)

D.滑动变阻器R1 (最大阻值约10Ω)

E.滑动变阻器R2(最大阻值约2kΩ)

F.定值电阻(阻值2kΩ)

G.变阻箱(0~9999Ω)

①为了能尽可能准确测定“土豆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实验中应选择的器材是________     (填器材前的字母代号)。

②在右上方框中画出应采用的电路。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