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物理 > 题目详情

【题目】如图所示,三个相同的金属圆环内,存在着不同的有界匀强磁场,虚线表示环的某条直径,已知所有磁场的磁感应强度随时间变化都满足B=kt,方向如图.测得A环中感应电流强度为I,则B环和C环内感应电流强度分别为( )

A. IB=IIC=0 B. IB=IIC=2I

C. IB=2IIC=2I D. IB=2IIC=0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先判断圆环中有无感应电流产生,再根据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求出感应电动势的关系,再分析感应电流的关系.

解:C环中穿过圆环的磁感线完全抵消,磁通量为零,保持不变,所以没有感应电流产生,则IC=0

根据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得:E===kSS是有效面积.

则得E∝S,所以AB中感应电动势之比为EAEB=12,根据欧姆定律得知,IB=2IA=2I

故选D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三个完全相同的半圆形光滑轨道竖直放置分别处在真空匀强磁场和匀强电场中轨道两端在同一高度上三个相同的带正电小球同时从轨道左端最高点由静止开始沿轨道运动PMN分别为轨道的最低点如图所示则下列有关判断正确的是(  )

A. 小球第一次到达轨道最低点的速度关系vpvM>vN

B. 小球第一次到达轨道最低点时对轨道的压力关系FPFM>FN

C. 小球从开始运动到第一次到达轨道最低点所用的时间关系tP<tM<tN

D. 三个小球到达轨道右端的高度都不相同但都能回到原来的出发点位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由牛顿第一定律可知(

A. 放在太空中的物体将失去惯性

B. 力停止作用后,物体的运动就不能维持

C. 物体做变速运动时,一定有外力作用

D. 力是改变物体惯性的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用伏安法测量定值电阻的阻值,备用器材如下:

待测电阻 Rx (阻值约为25KΩ)

电流表 A1 (量程 100μA,内阻约为 2KΩ)

电流表 A2 (量程 500μA,内阻约为 300Ω)

电压表 V1 (量程 10V,内阻约为 100 )

电压表 V2 (量程 50V,内阻约为 500 )

电 源 E (电动势 15V,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 1A)

滑动变阻器R (最大阻值 1 )

电键S,导线若干

为了尽量减小实验误差,要求测多组数据。

(1)电流表应选_________,电压表应选__________

(2)在虚线框中画出实验电路图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两个质量分别为2mm的小木块ab(可视为质点)放在水平圆盘上,a与转轴OO′的距离为lb与转轴的距离为2l。木块与圆盘的最大静摩擦力为木块所受重力的k倍,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若圆盘从静止开始绕转轴缓慢地加速转动,用ω表示圆盘转动的角速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b一定比a先开始滑动

B. ab开始滑动前ab所受的摩擦力始终相等

C. b开始滑动的临界角速度

D. 时,a所受摩擦力的大小为km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关于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之间的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作用在两个不同物体上

B. 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作用效果可以相互抵消

C. 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D. 两物体必须处于静止状态,否则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力不再遵从牛顿第三定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中,打点计时器所用电源频率为50 Hz,当地重力加速度的值为9.80 m/s2,测得所用重物的质量为1.00 kg.实验步骤如下:A.按照图示的装置安装仪器;

B.将打点计时器接到电源的直流输出端上;

C.用天平测量出重锤的质量;

D.接通电源开关,然后释放重物,打出一条纸带;

E.测量纸带上打出的某些点之间的距离;

F.根据测量的结果计算重锤下落过程中减少的重力势能是否等于增加的动能.

按实验要求正确地操作并选出纸带进行测量,量得连续三点ABC到第一个点的距离如图所示(相邻计数点时间间隔为0.02 s)。

1)上述步骤中没有必要进行的的步骤是 ;操作不恰当的步骤是

2)纸带的________(左、右)端与重物相连;

3)打点计时器打下计数点B时,物体的速度VB= m/s;(计算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4)从起点O到打下计数点B的过程中重力势能减少量是△Ep =______________J,此过程中物体动能的增加量△Ek =_____________J;(计算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5)实验的结论是

6)若测出纸带上所有各点到O点之间的距离,根据纸带算出各点的速度v及物体下落的高度h,则以v2/2为纵轴、以h为横轴画出的图象是下图中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用两根金属丝弯成一光滑半圆形轨道,竖直固定在地面上,其圆心为O、半径为R.轨道正上方离地h处固定一水平长直光滑杆,杆与轨道在同一竖直平面内,杆上P点处固定一定滑轮,P点位于O点正上方.A、B是质量均为m的小环,A套在杆上,B套在轨道上,一条不可伸长的细绳绕过定滑轮连接两环.两环均可看做质点,且不计滑轮大小与质量.现在A环上施加一个水平向右的力F,使B环从地面由静止沿轨道上升.则:

A.缓慢提升B环至D点,F一直减小

B.A环动能的增加等于B环机械能的减少

C.B环被拉到与A环速度大小相等时,sin∠OPB=

D.若F为恒力,且作用足够长时间,B环可能会经过D点之后将会沿半圆形轨道运动至右侧最低点,然后沿轨道返回左侧最低点,之后将重复运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质量为M的滑块A放在气垫导轨B上,C为位移传感器,它能将滑块A到传感器C的距离数据实时传送到计算机上,经计算机处理后在屏幕上显示滑块A的位移一时间(s- t)图像和速率一时间( v- t)图像.整个装置置于高度可调节的斜面上,斜面的长度为l、高度为h.

(1)现给滑块A一沿气垫导轨向上的初速度,A的v-t图线如题b图所示.从图线可得滑块A下滑时的加速度a = m/s2(保留一位有效数字),摩擦力对滑块A运动的影响 (选填“A、明显,不可忽略”或“B.不明显,可忽略,’)

(2)此装置还可用来测量重力加速度g.实验时保持斜面的长度为l不变,通过改变h的大小,测出对应的加速度a,然后做出a-h图像(a为纵轴,h为横轴),图像中的图线是一条倾斜的直线,为求出重力加速度g需要从图像中找出_

A.图线与a轴截距a0 B.图线与h轴截距b0

C.图线的斜率k D.图线与坐标轴所夹面积S

则重力加速度g= (用题中和选项中给出的字母表示).

(3)若实验测得车=0.6,且将气垫导轨换成长木板,滑块A换成滑块A,若滑块A与长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恒定,给滑块A一沿滑板向上的初速度,A的s-t图线如题c图.通过图线可求得滑块与长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 (结果保留一位有效数字).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