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物理 > 题目详情
两颗卫星A、B均在地球赤道平面内绕地球做同方向的匀速圆周运动,周期分别为TA、TB,已知TA>TB,则两颗卫星( )
A.从相距最近到第一次相距最远,所用时间
B.向心加速度大小之比为aA:aB=
C.半径之比为rA:rB=
D.运行速度大小之比为υA:υB=
【答案】分析:由题,TA>TB,卫星B运动比卫星A运动快,当它们转过的角度等于π,从相距最近到第一次相距最远.由公式=k,求出半径之比.根据公式a=分析向心加速度之比.由公式v=研究运行速度之比.
解答:解:A、从相距最近到第一次相距最远,所用时间t==,得到.故A正确.
    B、C由公式=k,得到半径之比rA:rB=.设地球的质量为M,由公式a=得:
向心加速度之比为aA:aB=.故BC错误.
    D、由公式v=得,运行速度大小之比为υA:υB=.故D错误.
故选A
点评:本题是卫星类型,关键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记住卫星的线速度、角速度、周期、加速度等物理量与半径的关系式.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2010年10月1日18时59分,搭载着嫦娥二号卫星的长征三号丙运载火箭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中国探月工程二期揭开序幕.沿着奔月“快速路”,嫦娥二号不再像一号那样在环绕地球的椭圆轨道上“逗留”数天,而是直接从地月转移轨道飞向月球,直接奔月只需要7天.除此之外,这颗卫星环月飞行的高度由嫦娥一号的200公里变为100公里,距月球更近.假设两颗卫星的环月探测轨道均为圆周,则在各自环月探测轨道上,(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甲、乙两颗人造卫星都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甲为地球同步卫星,乙为近地卫星.关于这两颗卫星,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甲的运行速度一定大于乙的运行速度B、甲的运行周期一定大于乙的运行周期C、甲卫星在运行时不可能经过北京的正上方D、两卫星的运行速度均可以等于第一宇宙速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2011?温州模拟)2010年10月1日18时59分,搭载着嫦娥二号卫星的长征三号丙运载火箭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中国探月工程二期揭开序幕.沿着奔月“快速路”,嫦娥二号不再像一号那样在环绕地球的椭圆轨道上“逗留”数天,而是直接从地月转移轨道飞向月球,直接奔月只需要7天.除此之外,这颗卫星环月飞行的高度由嫦娥一号的200公里变为100公里,距月球更近.假设两颗卫星的环月探测轨道均为圆周,则在各自环月探测轨道上,(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于2009年2月11日晚宣布,美国一颗通信卫星10日与一颗已报废的俄罗斯卫星在太空中相撞,撞击地点位于西伯利亚上空约500英里处(约805公里)。发生相撞的分别是美国1997年发射的“铱33”卫星和俄罗斯1993年发射的“宇宙2251”卫星。前者重约560千克,后者重约900千克。假设两颗卫星相撞前都在离地805公里的轨道上做匀速圆周运动,结合中学物理的知识,下面对于两颗卫星说法正确的是(    )

A.二者线速度均大于7.9 km/s

B.二者同方向运行,由于速度大小不同而相撞

C.二者向心力大小相等          

D.二者向心加速度大小相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2010-2011学年浙江省温州市高三五校联考物理试卷 题型:选择题

2010年10月1日18时59分,搭载着嫦娥二号卫星的长征三号丙运载火箭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中国探月工程二期揭开序幕。沿着奔月“快速路”,嫦娥二号不再像一号那样在环绕地球的椭圆轨道上“逗留”数天,而是直接从地月转移轨道飞向月球,直接奔月只需要7天。除此之外,这颗卫星环月飞行的高度由嫦娥一号的200公里变为100公里,距月球更近。假设两颗卫星的环月探测轨道均为圆周,则在各自环月探测轨道上,(  )

A.嫦娥二号的运行线速度比嫦娥一号的小

 B.嫦娥二号的运行周期比嫦娥一号的小

C.嫦娥二号的运行加速度比嫦娥一号的大

D.卫星处于失重状态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