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物理 > 题目详情

【题目】如图甲所示,一物块在t=0时刻,以初速度v0从足够长的粗糙斜面底端向上滑行,物块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乙所示,t0时刻物块到达最高点,3t0时刻物块又返回底端。由此可以确定 ( )

A. 物体冲上斜面的最大位移 B. 物块返回底端时的速度

C. 物块所受摩擦力大小 D. 斜面倾角θ

【答案】ABD

【解析】根据图线的“面积”可以求出物体冲上斜面的最大位移为 .故A正确.由于下滑与上滑的位移大小相等,根据数学知识可以求出物块返回底端时的速度.设物块返回底端时的速度大小为v,则 ,得到.故B正确.根据动量定理得:上滑过程:-(mgsinθ+μmgcosθ)t0=0-mv0
下滑过程:(mgsinθ-μmgcosθ)2t0=m
①②解得, ,由于质量m未知,则无法求出f.得到 ,可以求出斜面倾角θ故C错误,D正确.故选ABD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实验室备有小车、一端附有滑轮的木板、打点计时器、纸带、细线、钩码等器材,组装成如图甲所示的装置可以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也可以探究加速度与力和质量的关系.

1以下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

A.用此装置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时,必须平衡摩擦力

B.用此装置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时,应使钩码的质量远小于小车的质量

C.用此装置探究加速度a与力F的关系时,应使钩码的质量远小于小车的质量

D.用此装置探究加速度a与质量M的关系时,每次改变小车的质量之后,都需要重新平衡摩擦力

2在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中,得到一条如图所示的纸带,纸带上各点为计数点,每相邻两个计数点间各有四个点未画出,用刻度尺测出126各点到0点的距离分别为:0.753.006.7512.0018.7527.00cm,通过打点计时器的交流电频率为50Hz小车的加速度大小为__________m/s2(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3在探究加速度与力和质量的关系时,某同学保持所挂钩码质量m不变,在满足m<<M的前提下,改变小车质量M,作出的关系图象如图所示.若不考虑系统误差,从图象可以求出所挂钩吗的质量m=___g.(取g=10m/s2,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一端开口、另一端封闭的细长薄壁玻璃管水平放置,内有用水银柱封闭的体积为10mL的某种理想气体.外界大气压为1标准大气压,环境温度为27 , 阿伏伽德罗常数约为6×1023mol1 , 标准状况下1mol该气体体积约为22.4L . 求:

(1)当环境温度降为0时(设大气压强不变)气体的体积;
(2)估算管中气体分子数目.(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小车的上面是中突的两个对称的曲面组成,整个小车的质量为m,原来静止在光滑的水平面上.今有一个可以看作质点的小球,质量也为m,以水平速度v从左端滑上小车,恰好到达小车的最高点后,又从另一个曲面滑下.关于这个过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小球滑离小车时,小车又回到了原来的位置
B.小球在滑上曲面的过程中,对小车压力的冲量大小是
C.小球和小车作用前后,小车和小球的速度一定有变化
D.车上曲面的竖直高度不会大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两根相距为L的足够长的金属弯角光滑导轨如图所示放置,它们各有一边在同一水平面内,另一边与水平面的夹角为37°,质量均为m的金属细杆ab、cd与导轨垂直接触形成闭合回路,导轨的电阻不计,回路总电阻为2R,整个装置处于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方向竖直向上的匀强磁场中,当ab杆在平行于水平导轨的拉力F作用下以速度v沿导轨匀速运动时,cd杆恰好处于静止状态,重力加速度为g,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ab杆所受拉力F的大小为mg sin37°
B.回路中电流为
C.回路中电流的总功率为mgv sin37°
D.m与v大小的关系为m=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同学测绘标有“3.8v 0.4A”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提供的实验器材有:
A.电源(4V,内阻约0.4Ω)
B.电压表V(2V,内阻为2kΩ)
C.电流表A(0.6A,内阻约0.3Ω)
D.滑动变阻器R (0~10Ω)
E.三个定值电阻(R1=lkΩ,R2=2kΩ,R3=5kΩ)
F.开关及导线若干
该同学研究后发现,电压表的量程不能满足实验要求,为了完成测量,他将电压表进行了改装.在给定的定值电阻中选用(选填“R1”、“R2”或“R3”)与电压表(选填“串联”或“并联”),完成改装.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一质点沿直线Ox方向做加速运动,它离开O点的距离随时间变化的关系为s=4+2t3(m),它的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为v=6t2(m/s).则该质点在t=2s时的瞬时速度和t=0到t=2s间的平均速度分别为(  )
A.8 m/s、24 m/s
B.24 m/s、8 m/s
C.24m/s、10 m/s
D.24 m/s、12 m/s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北京时间2011年2月18日晚6时,在经历了260天的密闭飞行后,中国志愿者王跃走出“火星﹣500”登陆舱,成功踏上模拟火星表面,在“火星”首次留下中国人的足迹.王跃拟在“火星”表面进行装置如图所示的实验,将与导轨间动摩擦因数 μ=0.50滑块装上一个遮光板,沿水平导轨匀减速地依次通过光电门A、B.滑块通过光电门的速度分别为 v1=4.0m/s、v2=2.0m/s,从A运动到B的时间为t=1.0s.试求:

(1)滑块运动时的加速度a;
(2)光电门A、B之间的距离s;
(3)“火星”的重力加速度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电磁感应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公式是Q=I2Rt
B.高电压输电会增大导线上因发热而损失的电能
C.电路中自感的作用是阻止电流的变化
D.利用涡流的热效应可以制成一种新型的炉灶﹣﹣电磁炉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