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物理 > 题目详情
(Ⅰ)如图1甲所示,包有白纸的质量为m的圆柱棒用细线竖直悬挂,蘸有颜料的毛笔固定在电动机上并随之转动.当烧断悬挂圆柱棒的线后,圆柱棒竖直自由下落,毛笔就在圆柱棒表面的纸上画出记号,如图乙所示,设毛笔接触棒时不影响棒的运动.测得记号之间的距离依次为20.0mm,44.0mm,68.0mm,92.0mm,116.0mm,140.0mm,已知电动机铭牌上标有“1200r/min”字样,根据以上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精英家教网

①图1乙中的______端是圆柱体的悬挂端(填“左”或“右”);
②根据图1乙所给的数据,可知毛笔画下记号D时,圆柱棒下落的速度vD=______m/s; 圆柱棒竖直下落的加速度为______m/s2
(Ⅱ)要测量一只量程已知的电压表的内阻,现有如下器材:
A:待测电压表(量程6V,内阻约3KΩ);
B:电流表(量程3A,内阻约为0.01Ω);
C:定值电阻(阻值R=2KΩ,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0.5A);
D:电源(电动势约为4.5V,但不知其准确值,内阻不计);
E:开关两只,导线若干.现有一同学设计了图2甲、乙、丙所示的测量电路,请你选择一个实验可行的电路,利用这个电路完成测量电压表的内阻,要求测量尽可能准确.
①你所选电路是______(填序号)
②根据你所选电路,写出实验步骤和实验中需要测量的物理量______.
③用你所测的物理量符号表示出电压表内阻的表达式______.
(1)①圆柱做匀加速直线运动,间距越来越大,故左端是悬挂端;
②根据在匀变速直线运动中,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等于该过程中的平均速度,有:
VD=
(92.0+68.0)×10-3
2T
,铭牌上标有“1200r/min”字样,即每秒转20周,所以T=0.05s,代入求得VD=1.60m/s;
由△x=aT2知,a=
(92.0-68.0)×10-3
0.052
=9.6m/s
(2)①由于电阻较大,电流较小,用电流表的示数非常小,误差较大,故用乙图;
②A:按乙图连接好实验电路;B:闭合s1、s2,记下电压表的读数U1;C:再断开s2,记下电压表的读数U2
③闭合s1、s2,电压表的示数为电源电动势U1,再断开s2,电压表与电阻串联,
U1-U2
R
=
U2
RV
,所以,Rv=
U2
U1-U2
R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在“描绘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的实验中,需测量一个标有“3V,1.5W”灯泡两端的电压和通过灯泡的电流.现有如下器材:
直流电源(电动势3.0V,内阻不计)
电流表A1(量程3A,内阻约0.1Ω)
电流表A2(量程600mA,内阻约5Ω)
电压表V1(量程3V,内阻约3kΩ)
电压表V2(量程15V,内阻约200kΩ)
滑动变阻器R1(阻值0~10Ω,额定电流1A)
滑动变阻器R2(阻值0~1kΩ,额定电流300mA)
①在该实验中,电流表应选择
A2
A2
(填“A1”或“A2”),电压表应选择
V1
V1
(填“V1”或“V2”),滑动变阻器应选择
R1
R1
(填“R1”或“R2”).
②某同学用导线a、b、c、d、e、f、g和h连接成如图1甲所示的电路,请在方框中(图2乙)完成实验的电路图.
③该同学连接电路后检查所有元器件都完好,电流表和电压表已调零,经检查各部分接触良好.但闭合开关后,反复调节滑动变阻器,小灯泡的亮度发生变化,但电压表和电流表示数不能调为零,则断路的导线为
h
h

④下表是学习小组在实验中测出的6组数据,某同学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在方格纸上已画出了5个数据的对应点,请你画出第4组数据的对应点,并作出该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如图2).
U(V) I(A)
1 0 0
2 0.5 0.17
3 1.0 0.30
4 1.5 0.39
5 2.0 0.45
6 2.5 0.49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Ⅰ、如图1甲所示,在“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中,某同学进行实验的主要步骤是:将橡皮筋的一端固定在木板上的A点,另一端拴上两根绳套,每根绳套分别连着一个弹簧测力计.沿着两个方向拉弹簧测力计,将橡皮筋的活动端拉到某一位置,将该位置标记为O点,读取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分别记录为F1、F2,并用笔在两绳的拉力方向上分别标记a、b两点,分别将其与O点连接,表示两力的方向.再用一个弹簧测力计将橡皮筋的活动端仍拉至O点,记录其拉力F的大小并用上述方法记录其方向.

(1)用一个弹簧测力计将橡皮筋的活动端仍拉至O点,这样做的目的是
与F1、F2共同作用的效果相同
与F1、F2共同作用的效果相同

(2)这位同学在实验中确定分力方向时,图1甲所示的a点标记得不妥,其原因是
O、a两点太近,误差大
O、a两点太近,误差大

(3)图1乙是在白纸上根据实验结果作出的力的图示,其中
F
F
是F1和F2合力的实际测量值.
Ⅱ、“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量的关系”的实验中,选用的螺旋弹簧如图2甲所示.
(1)将弹簧的上端O点固定悬吊在铁架台上,旁边置一刻度尺,刻度尺的零刻线跟O点对齐,在弹簧的下端A处做一标记(如固定一个指针).在弹簧下端的挂钩上挂上钩码(每个钩码的质量都是50g),指针在刻度尺上指示的刻度为x.逐个增加所挂钩码的个数,刻度x随挂钩上的钩码的重量F而变化,几次实验测得相应的 F、x各点已描绘在图2乙中.由图象得出弹簧的劲度系数kA=
32
32
N/m.(结果取两位有效数字);此弹簧的弹力大小F跟弹簧伸长量△x的关系是
F=32△x
F=32△x

(2)如果将指针固定在A点的下方P处,再作出x随F变化的图象,得出弹簧的劲度系数与kA相比,可能是
B
B

A.大于kA B.等于kA C.小于kA       D.无法确定
(3)如果将指针固定在A点的上方Q处,再作出x随F变化的图象,得出弹簧的劲度系数与kA相比,可能是
A
A

A.大于kA B.等于kA       C.小于kA D.无法确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1)同打点计时器一样,光电计时器也是一种研究物体运动情况的常用计时仪器,其结构如图1甲所示,a,b分别是光电门的激光发射和接收装置,当有物体从a,b间通过时,光电计时器就可以显示物体的挡光时间.
现利用图1乙所示装置研究滑块的运动情况,图中MN是水平桌面,Q是木板与桌面的接触点,1和2是固定在木板上适当位置的两个光电门,与之连接的两个光电计时器没有画出,让滑块从木板的顶端滑下,光电门1,2各自连接的计时器显示的挡光时间分别为5.0×10-2s和2.0×10-2s.用游标卡尺测量小滑块的宽度d,卡尺数如图丙所示.
①读出滑块的宽度d=
 
cm.
②滑块通过光电门1的速度v1=
 
m/s.滑块通过光电门2的速度v2=
 
m/s.(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③若提供一把米尺,测出两个光电门之间的距离1m,则滑块运动的加速度为
 

(2)如图2为一正在测量中的多用电表表盘
①如果是用×10Ω档测量电阻,则读数为
 
Ω.
②如果是用直流10mA档测量电流,则读数为
 
mA.
③如果是用直流5V档测量电压,则读数为
 
V.
精英家教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1)小明同学在探究影响单摆周期的因素的实验中,利用刻度尺、秒表等进行了相关测量:当细线把小球静止悬挂时,用刻度尺测出自悬点到小球底端的长度如图1甲所示,自小球摆动中通过平衡位置开始记为1次时启动停表,小球第80次通过平衡位置按下停表停止计时,停表示数如图1乙所示.该单摆的摆长为
 
cm,停表记录的时间为
 
s,并估算当地重力加速度约为
 
m/s2
精英家教网
(2)一电流表满偏电流为300μA,内电阻Ra约为100Ω左右,现需要测量其内电阻,有如下器材:电阻箱A(0~999.9Ω)、电阻箱B(0~9999Ω)、电键两个、电源(电动势约为3V,内电阻可忽略)、导线若干,连成如图2所示电路.实验时,当K2断开、K1闭合时,调整R1,使其连入电路的电阻为9900Ω时电流表恰好满偏;再闭合K2,将R2调到90Ω时,电流表指针正好指在刻度盘的中央,则:
①在闭合K1前,应将R1的阻值调整到
 
Ω;
②根据以上操作,可知该电流表的内阻Rg=
 
Ω;
③该测量结果中,测量值Rg与真实值比较
 
.(填“偏大”、“偏小”或“相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1)有一游标卡尺,主尺的最小分度是1mm,游标上有20个小的等分刻度.用它测量一小球的直径,如图1甲所示的读数是
 
mm.用螺旋测微器测量一根金属丝的直径,如图1乙所示的读数是
 
mm.
精英家教网
(2)某同学用如图2所示装置“研究物体的加速度与外力关系”,他将光电门固定在气垫轨道上的某点B处,调节气垫导轨水平后,用重力为F的钩码,经绕过滑轮的细线拉滑块,每次滑块从同一位置A由静止释放,测出遮光条通过光电门的时间t.改变钩码个数,重复上述实验.记录的数据及相关计算如下表.
实验次数 1 2 3 4 5
F/N 0.49 0.98 1.47 1.96 2.45
t/(ms) 40.4 28.6 23.3 20.2 18.1
t2/(ms)2 1632.2 818.0 542.9 408.0 327.6
1
t2
/[×10-4(ms)-2]
6.1 12.2 18.4 24.5 30.6
①为便于分析F与t的关系,应作出
 
的关系图象,并在坐标纸上作出该图线如图3.
②由图线得出的实验结论是:
 

③设AB间的距离为s,遮光条的宽度为d,请你由上述实验结论推导出物体的加速度a与时间t的关系式为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