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物理 > 题目详情
如图所示,质量均为m、电荷量均为q的带负电的一簇粒子从P1(-a,0)点以相同的速率vo在xOy平面内朝x轴上方的各个方向射出(即0<θ≤π),不计重力及粒子间的相互作用,且已知a足够大.
(1)试在图中的适当位置和区域加一垂直于xOy平面、磁感应强度为B的匀强磁场,使这簇带电粒子通过该磁场后都沿平行于x轴方向运动.在图中定性画出所加的最小磁场区域边界的形状和位置.
(2)试在图中的某些区域再加垂直于xOy平面、磁感应强度为B的匀强磁场,使从Pl点发出的这簇带电粒子通过磁场后都能通过P2(a,0)点.
要求:①说明所加磁场的方向,并在图中定性画出所加的最小磁场区域边界的形状和位置;
②定性画出沿图示vo方向射出的带电粒子运动的轨迹;
③写出所加磁场区域与xOy平面所成截面边界的轨迹方程.
精英家教网

精英家教网
(1)设带电粒子从A点离开磁场区域,A点坐标为(x、y),粒子旋转的半径为R,旋转的圆心在C点,旋转圆心角为α,则
   x=一a+Rsinα,
   y=R-Rcosα,
解得(x+a)2+(y-R)2=R2
可见,所加磁场的边界的轨迹是一个以(-a,R)为圆心,
半径为R=
mv0
qB
的圆.该圆位于x轴上方且与P1点相切.
(2)根据对称性可得出在P2处所加的磁场最小区域也是圆,同理可求得其方程为(x-a)2+(y-R)2=R2 
圆心为(a,R),半径为R=
mv0
qB

由数学知识可知该圆位于x轴上方且与P2点相切;
根据左手定则判断得知,磁场方向垂直于xOy平面向里;
沿图示v0方向射出的带电粒子运动的轨迹如图所示.
答:
(1)所加磁场的边界的轨迹是一个以(-a,R)为圆心,半径为R=
mv0
qB
的圆.该圆位于x轴上方且与P1点相切.
(2)①所加磁场的方向垂直于xOy平面向里;在图中定性画出所加的最小磁场区域边界的形状是圆,该圆位于x轴上方且与P2点相切.如上图所示;
②定性画出沿图示vo方向射出的带电粒子运动的轨迹如图;
③所加磁场区域与xOy平面所成截面边界的轨迹方程为(x-a)2+(y-R)2=R2.圆心为(a,R),半径为R=
mv0
qB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1)如图所示,质量均为m的甲、乙两同学,分别静止于水平地面的台秤P、Q上,他们用手分别竖直牵拉一只弹簧秤的两端,稳定后弹簧秤的示数为F,若弹簧秤的质量不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两台秤的读数之和为2mg       B.台秤P的读数等于mg+F
C.台秤Q的读数为mg-2F        D.两台秤的读数均为mg
(2)如图甲、乙所示是螺旋测微器和游标卡尺测量工件长度时的情形.游标卡尺读数为
1.220
1.220
cm.螺旋测微器读数为
8.115
8.115
mm.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2011?河西区二模)如图所示,质量均为m的A、B两球之间系着一根不计质量的弹簧,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A球紧靠竖直墙壁,今用水平力F将B球向左推压弹簧,平衡后,突然将F撤去,在这瞬间(  ) 
①B球的速度为零,加速度为零
②B球的速度为零,加速度大小为
F
m

③在弹簧第一次恢复原长之后,A才离开墙壁
④在A离开墙壁后,A、B两球均向右做匀速运动以上说法正确的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如图所示,质量均为m的物体A、B通过一个劲度系数k的轻弹簧相连,开始时B放在地面上,A、B均处于静止状态,现通过细绳将A缓慢地向上拉起,当B刚要离开地面时,求A上升距离(假设弹簧一直在弹性限度内,重力加速度g已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2013?湖南模拟)如图所示,质量均为m的A、B两物体分别固定在质量不计的轻弹簧的两端,当A静止时弹簧的压缩量为l.现用一竖直向下的恒力F=3mg作用于A上,当A运动一段距离x,后撤去F,结果B刚好不离开水平面,则l:x的值为(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如图所示,质量均为m的B、C两滑板,静置于光滑水平面上.滑板B及滑板C的水平部分长度均为L.C滑板右端是半径为L/4的1/4光滑圆弧.B与固定挡板P相距L/6.现有一质量为m的小铁块A以初速度v0滑上B.通过速度传感器测得B的速度变化如右下图所示,B在撞上P前的瞬间速度为v0/4,B与P相撞后瞬间速度变为零.
(1)求:
①B在撞上P前的瞬间,A的速度v1多大?
②A与B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1=?
(2)已知A滑上C时的初速度v2=
3gL

①若滑板C水平部分光滑,则A滑上C后是否能从C的右端圆弧轨道冲出?
②如果要A滑上C后最终停在C上,随C其一起运动,A与C水平部分间的动摩擦因数μ2至少要多大?
精英家教网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