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物理 > 题目详情
2.甲、乙两个分子相距较远,它们间的分子力为零,当它们逐渐接近到不能再接近的全过程中,分子力大小的变化和分子势能大小的变化情况,正确的是(  )
A.分子力先增大,后减小;分子势能一直减小
B.分子力先增大,后减小;分子势能先减小,后增大
C.分子力先增大,再减小,后又增大;分子势能先减小,再增大,后又减小
D.分子力先增大,再减小,后又增大;分子势能先减小,后增大

分析 开始时由于两分子之间的距离大于r0,因此分子力为引力当相互靠近时分子力做正功,分子势能减小动能增大,当分子间距小于r0,分子力为斥力,相互靠近时,分子力做负功,分子势能增大动能减小.

解答 解:分子间距大于r0,分子力为引力,随距离的减小,引力先增大后逐渐减小;分子间距小于r0,分子力为斥力,随距离的减小,分子斥力增大;
分子间距大于r0,分子力为引力,因此引力做正功使分子动能逐渐增大,分子势能逐渐减小;分子间距小于r0,分子力为斥力,因此斥力做负功使分子动能逐渐减小,分子势能逐渐增大,故分子势能先减小后增大.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 该题考查分子力与分子势能随分子距离变化的关系,分子力做功对应着分子势能的变化,要正确分析分子之间距离与分子力、分子势能的关系.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20.一个边长为0.2m的正方体木块,浮在水面时,有一半体积露出.现在对木块施加一竖直向下的变力压木块,使它缓慢地没入水中,直至上表面与水面相平为止,在这过程中,变力对木块做的功等于2J.(忽略水面高度的变化,水的密度为1000kg/m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多选题

13.如图,在足够长的绝缘水平直线轨道上,B点正上方h处的P点固定电荷量为+Q的点电荷甲.一质量为m、电荷量为+q的物块乙(可视为质点),从轨道上的A点以初速度v0沿轨道向右运动,当运动到B点时速度为v,到C点时速度正好减为零,已知点电荷甲产生的电场在A点的电势为φ(取无穷远处电势为零),PA连线与水平轨道的夹角为60°.AB=BC,物块乙与水平直线轨道的动摩擦因数为μ,静电力常数为k,由此可得(  )
A.物块乙在A点时静电力功率的绝对值为$\frac{3kQq}{{8{h^2}}}{v_0}$
B.物体乙从A点运动到B点克服摩擦力做的功Wf=$\frac{1}{3}$mv02
C.点电荷+Q产生的电场在B点的电势φB=$\frac{m}{4q}$(v02-2v2)+φ
D.物体乙从B点运动到C点过程中电势能减少,到C点时电势能减为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0.月球绕地球转动的周期为T,轨道半径为r,则由此可得地球质量表达式为$\frac{4{π}^{2}{r}^{3}}{G{T}^{2}}$,;若地球半径为R,则其密度表达式为$\frac{3π{r}^{3}}{G{T}^{2}{R}^{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关于平抛运动,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平抛运动是匀变速曲线运动
B.平抛运动是非匀变速曲线运动
C.平抛运动空中飞行时间只由由初速度决定
D.平抛运动落地时速度可以垂直水平地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多选题

7.一定质量的气体,在温度不变的条件下,将其压强变为原来的2倍,则(  )
A.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增大B.气体的密度为原来的2倍
C.气体的体积变为原来的一半D.气体的分子总数变为原来的2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多选题

14.在做“研究平抛运动”的实验时,让小球多次沿同一轨道运动,通过描点法画出小球做平抛运动的轨迹.为了能较准确地描绘运动轨迹,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通过调节使斜槽的末端保持水平
B.每次释放小球的位置必须不同
C.每次必须由静止释放小球
D.记录小球位置用的铅笔每次必须严格地等距离下降
E.小球运动时不应与木块上的白纸(或方格纸)相接触
F.将球的位置记录在纸上后,取下纸,用直尺将点连成折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1.量纲分析法是自然科学中一种重要的研究方法.通过量纲分析可提供寻找物理现象某些规律的线索.
(1)光滑水平面上的弹簧振子的运动是一种周期性的运动,可以猜想其周期与物体的质量m和弹簧的劲度系数k有关,则其周期T=amαkβ,a为待定的没有单位的常数.已知在同一单位制下,两物理量当且仅当其数值和单位都相等时才相等.则α、β分别为多大?
(2)(a)一质量为m、长为l的匀质细杆,可绕过其一端的光滑水平轴O在竖直平面内自由转动.当杆以角速度ω绕过其一端的光滑水平轴O在竖直平面内转动时,其转动动能可表示为Ek=kmαlβωγ式中,k为待定的没有单位的纯常数.由此求出α、β和γ的值.
(b)接(a),如果已知k=$\frac{1}{6}$,在杆的另一端固定一个质量为m的小球,杆在水平状态由静止开始下摆,求细杆摆到竖直位置时的角速度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2.随着航天技术的发展,人类已实现了载人航天飞行.2003年10月15日,我国成功发射了“神舟”五号载人宇宙飞船.火箭全长58.3m,起飞总重量479.8t,火箭点火竖直升空时,仪器显示航天员对座舱的最大压力等于他体重的5倍,飞船进入轨道后,“神舟”五号环绕地球飞行14圈,约用时21h,航天员多次在舱内飘浮起来.假定飞船运行轨道是圆形轨道,地球半径R=6.4×106m,地面重力加速度g取10m/s2.(计算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1)试分析航天员在舱内“飘浮起来”的原因;
(2)求火箭点火发射时,火箭的最大推力;
(3)估算飞船运行轨道距离地面的高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