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物理 > 题目详情
如图甲所示的装置叫做阿特伍德机,是英国数学家和物理学家阿特伍德(G?Atwood1746-1807)创制的一种著名力学实验装置,用来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
某同学对该装置加以改进后用来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如图乙所示.
(1)实验时,该同学进行了如下步骤:
①将质量均为M(A的含挡光片、B的含挂钩)的重物用绳连接后,跨放在定滑轮上,处于静止状态.测量出______(填“A的上表面”、“A的下表面”或“挡光片中心”)到光电门中心的竖直距离h.
②在B的下端挂上质量为m的物块C,让系统中的物体由静止开始运动,光电门记录挡光片挡光的时间为△t.
③测出挡光片的宽度d,计算有关物理量,验证守恒定律.
(2)如果系统(重物A、B以及物块C)的机械能守恒,应满足的关系式为______(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
(3)引起该实验系统误差的原因有______(写一条即可).
(4)验证实验结束后,该同学突发奇想:如果系统(重物A、B以及物块C)的机械能守恒,不断增大物块C的质量m,重物B的加速度a也将不断增大,那么a与m之间有怎样的定量关系?a随m增大会趋于一个什么值?
请你帮该同学解决,
①写出a与m之间的关系式:______(还要用到M和g)
②a的值会趋于______.
(1、2)需要测量系统重力势能的变化量,则应该测量出挡光片中心到光电门中心的距离,系统的末速度为:v=
d
△t

则系统重力势能的减小量△Ep=mgh,系统动能的增加量为:Ek=
1
2
(2M+m)v2=
1
2
(2M+m)
(
d
△t
)2

若系统机械能守恒,则有:mgh=
1
2
(2M+m)(
d
△t
)2

(3)系统机械能守恒的条件是只有重力做功,引起实验误差的原因可能有:绳子有一定的质量、滑轮与绳子之间有摩擦、重物运动受到空气阻力等.
(4)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系统所受的合力为mg,则系统加速度为:a=
mg
M+m
=
g
M
m
+1
,当m不断增大,则a趋向于g.
故答案为:(1)①挡光片的中心;(2)mgh=
1
2
(2M+m)(
d
△t
)2
;(3)绳子有一定的质量、滑轮与绳子之间有摩擦、重物运动受到空气阻力等;(4)①a=
mg
2M+m
;②重力加速度g.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不详 题型:计算题

(20)导体切割磁感线的运动可以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来认识。如图所示,固定于水平面的U形导线框处于竖直向下的匀强磁场中,金属直导线MN在与其垂直的水平恒力F的作用下,在导线框上以速度v做匀速运动,速度v与恒力F方向相同,导线MN始终与导线框形成闭合电路,已知导线MN电阻为R,其长度L,恰好等于平行轨道间距,磁场的磁感应强度为B,忽略摩擦阻力和导线框的电阻。

(1)通过公式推导验证:在时间内,F对导线MN所做的功W等于电路获得的电能,也等于导线MN中产生的焦耳热Q。
(2)若导线的质量m=8.0g,长度L=0.1m,感应电流I=1.0A,假设一个原子贡献1个自由电子,计算导线MN中电子沿导线长度方向定向移动的平均速率v(下表中列出了一些你可能用到的数据)。

(3)经典物理学认为,金属的电阻源于定向运动自由电子和金属离子(金属原子失去电子后剩余部分)的碰撞,展开你想象的翅膀,给出一个合理的自由电子运动模型:在此基础上,求出导线MN中金属离子对一个自由电子沿导线长度方向的平均作用力的表达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不详 题型:问答题

某同学利用光电门传感器设计了一个研究小球自由下落时机械能是否守恒的实验,实验装置如图1所示,图中A、B两位置分别固定了两个光电门传感器.

(1)如图2所示,实验时用20分度游标卡尺测得小球直径为d=______cm;
(2)小球通过A的挡光时间为t1,通过B的挡光时间为t2
(3)用刻度尺测出光电门A、B间的距离h,已知当地的重力加速度为g,只需比较______是否相等,就可以证明在自由落体过程中小球的机械能是守恒的(用题目中涉及的物理量符号表示).
(4)为减小实验误差,可采取的方法是______.
A.增大两挡光片宽度dB.减小两挡光片宽度d
C.增大两挡光片间距hD.减小两挡光片间距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不详 题型:问答题

在用打点计时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中,使质量为m=1.00kg的重物自由下落,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打出一系列的点,选取一条符合实验要求的纸带如图所示.O为第一个点,A、B、C为从合适位置开始选取连续点中的三个点.已知打点计时器每隔0.02s打一个点,当地的重力加速度为g=9.80m/s2,那么:

(1)根据图上所得的数据,应取图中O点到______点来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
(2)从O点到(1)问中所取的点,重物重力势能的减少量△Ep=______J,动能增加量△Ek=______J(结果取三位有效数字);
(3)若测出纸带上所有各点到O点之间的距离,根据纸带算出各点的速度v及物体下落的高度h,则以
v2
2
为纵轴,以h为横轴画出的图象是图中的______.

(4)实验中对于使用打点计时器,下面说法正确的是:______
A.应先释放纸带后接通电源
B.应先接通电源后释放纸带
C.打点计时器使用的电源为直流电源
D.打点计时器使用的电源为交流电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不详 题型:填空题

用落体法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中:
(1)有下列器材可供选用:电磁打点计时器、铁架台(带铁架)、带铁夹的重物、复写纸、纸带、秒表、导线、开关、天平,其中不必要的器材是______;缺少的器材是交流电源,______.
(2)供选择的重物有以下四个,应选择______
A.质量为100g的木球B.质量为10g的砝码 C.质量为200g的重锤D.质量为10g的塑料球
(3)若实验中所用重锤质量为m=1kg,打点纸带如图1所示(O点为自由下落的起始点),打点时间间隔为0.02s,则记录D点时,重锤的速度vD=______,重锤动能EKD=______.从开始下落起至D点,重锤的重力势能减少量为______J,因此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_.(结果均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4)根据纸带算出相关各点的速度v,量出下落距离h,则以v2/2为纵轴,以h为横轴画出的图象应是图2中的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不详 题型:填空题

某同学采用重物自由下落的方法“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打点计时器所用电源频率为50Hz,当地重力加速度的值为9.80m/s2,测得所用重物的质量为1.00kg.

(1)下面是他实验时的操作步骤:
A.按照图1所示的装置安装器件;
B.将打点计时器接到电源的直流输出端上;
C.用天平测量出重锤的质量;
D.先释放纸带,然后再接通电源;
E.测量打出的纸带上某些点之间的距离;
F.计算重锤下落过程中减少的重力势能和增加的动能;
G.改换纸带,重做几次.
其中没有必要或操作不恰当的步骤是______;
(2)若按实验要求正确地选出纸带进行测量,量得连续三点A、B、C到第一个点的距离如图2所示,那么:
①纸带的______(左、右)端与重物相连
②从打下计数点A到打下计数点C的过程中重力势能的减少量△Ep=______(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③猜测:动能的增加量△Ek最有可能______势能的减少量△Ep(填“>、=、<).
(3)重锤在下落的过程中,如果所受阻力均忽略不计,h代表下落的距离,Ek代表动能,EP代表势能,
E代表机械能,以水平桌面为参考面,下列图象不正确的是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质量为m的物体,从地面以g/3的加速度由静止竖直向上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上升高度为h的过程中,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物体的重力势能增加了mgh/3B.物体的机械能增加了2mgh/3
C.物体的动能增加了mgh/3D.物体克服重力做功mg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不详 题型:计算题

如图所示,倾角为θ=30°、足够长的光滑平行金属导轨MN、PQ相距L1=0.4m,B1=5T的匀强磁场垂直导轨平面向上。一质量m=1.6kg的金属棒ab垂直于MN、PQ放置在导轨上,且始终与导轨接触良好,其电阻r=1Ω。金属导轨上端连接右侧电路,R1=1Ω,R2=1.5Ω。R2两端通过细导线连接质量M=0.6kg的正方形金属框cdef,每根细导线能承受的最大拉力Fm=3.6N,正方形边长L2=0.2 m,每条边电阻r0=1Ω,金属框处在一方向垂直纸面向里、B2=3T的匀强磁场中。现将金属棒由静止释放,不计其他电阻及滑轮摩擦,取g=10m/s2。求:

(1)电键S断开时棒ab下滑过程中的最大速度vm
(2)电键S闭合,细导线刚好被拉断时棒ab的速度v;
(3)若电键S闭合后,从棒ab释放到细导线被拉断的过程中棒ab上产生的电热Q=2J,此过程中棒ab下滑的高度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多选题)将一长木板静止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如下图甲所示,一个小铅块(可视为质点)以水平初速度v0由木板左端向右滑动,到达右端时恰能与木板保持相对静止。现将木板分成A和B两段,使B的长度和质量均为A的2倍,并紧挨着放在原水平面上,让小铅块仍以初速度v0由木块A的左端开始向右滑动,如图乙所示。若小铅块相对滑动过程中所受的摩擦力始终不变,则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小铅块将从木板B的右端飞离木板
B.小铅块滑到木板B的右端前就与木板B保持相对静止
C.甲、乙两图所示的过程中产生的热量相等
D.图甲所示的过程产生的热量大于图乙所示的过程产生的热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