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物理 > 题目详情
如图所示,斜面体固定在水平地面上,虚线以上部分斜面光滑,虚线以下部分斜面粗糙.质量分别为m1、m2(m2>m1)的两物体之间用细线连接,开始时m1处在斜面顶端并被束缚住.当由静止释放m1后,两物体开始沿斜面下滑.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m2到达斜面底端前两物体一定不能相遇B、m2到达斜面底端前两物体有可能相遇C、在虚线上方运动时细线对两物体均不做功D、在虚线上方运动时细线对ml做正功,对m2做负功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如图所示,相距为d的两条水平虚线L1、L2之间是方向水平向里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为B,正方形线圈abcd边长为L(L<d),质量为m,电阻为R,将线圈在磁场上方高h处静止释放,cd边刚进入磁场时速度为v0,cd边刚离开磁场时速度也为v0,则线圈穿越磁场的过程中(从cd边刚进入磁场起一直到ab边离开磁场为止),则以下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感应电流所做的功为2mgd
B、线圈下落的最小速度一定为
2g(h+L-d)
C、线圈下落的最小速度可能为
mgR
B 2R2
D、线圈进入磁场和穿出磁场的过程比较,所用的时间不一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如图是一个杂技的道具,点燃金属盒内的火药,火焰从盒内喷出,木棒连同金属盒由静止顺时针旋转起来,汽油机的四个冲程,与道具中能量转化相同的是(  )
A、B、C、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如图所示,离地H高处有一个质量为m的物体,给物体施加一个水平方向的作用力F,已知F随时间的变化规律为:F=F0-kt(以向左为正,F0、k均为大于零的常数),物体与竖直绝缘墙壁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且μF0>mg.t=0时,物体从墙上静止释放,若物体所受的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当物体下滑
H
2
后脱离墙面,此时速度大小为
gH
2
,最终落在地面上.则下列关于物体的运动说法正确的是(  )
A、当物体沿墙壁下滑时,物体先加速再做匀速直线运动
B、物体从脱离墙壁到落地之前的运动轨迹是一段直线
C、物体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W=
3
8
mgH
D、物体与墙壁脱离的时刻为t=
F0
k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将质量为1kg的物体以3m/s的速度水平抛出,当物体的速度为5m/s时,其重力的瞬时功率为(  )
A、20WB、30WC、40WD、50W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如图所示,人开始位于定滑轮的正下方,通过定滑轮用不可伸长的细线牵引一个物体,人手离滑轮顶距离h=3m,人以v=5m/s的速度匀速从A运动到B点,已知物体质量m=10kg,A与B之间的距离s=4m,不计一切摩擦阻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人匀速运动的过程中物体匀速上升B、在人匀速运动的过程中物体加速上升C、从A运动B到点过程中,人拉力所做的功为280JD、从A运动B到点过程中,人拉力所做的功为200J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有一半径r=
3
10π
m的圆柱体绕竖直轴OO′以角速度ω=8πrad/s匀速转动,今用水平力F把质量m=l.2kg的物体A压在圆柱体的侧面,由于受挡板上竖直光滑槽的作用,物体A在水平方向上不能随圆柱体转动,而以v0=1.8m/s的速率匀速下滑,如图所示.已知物体A与圆柱体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5,g取l0m/s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
A、圆柱体对A的摩擦力大小为20N
B、水平力F大小为48N
C、圆柱体转动一周过程中克服摩擦力做功为9.6J
D、圆柱体转动一周过程中,物体A克服摩擦力做功为5.4J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如图甲所示是一打桩机的简易模型.质量m=1kg的物体在拉力F作用下从与钉子接触处由静止开始运动,上升一段高度后撤去F,到最高点后自由下落,撞击钉子,且物体不再被弹起,将钉子打入2cm深度.若以初始状态物体与钉子接触处为零势能点,物体上升过程中,机械能E与上升高度h的关系图象如图乙所示.撞击前不计所有摩擦,钉子质量忽略不计,g=10m/s2.则(  )
A、物体上升过程的加速度为12m/s2B、物体上升过程的最大速度为2m/sC、物体上升到0.25m高度处拉力F的瞬时功率为12WD、钉子受到的平均阻力为610N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如图所示,轻质弹簧的劲度系数为k,小球所受重力为G,平衡时小球在A处.今用力F竖直向下压小球使弹簧缩短x,让小球静止在B处,则(  )
A、小球在A处时弹簧的弹力为零B、小球在B处时弹簧的弹力为kxC、小球在A处时弹簧的弹性势能较大D、小球在B处时弹簧的弹性势能较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