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物理 > 题目详情
做“研究平抛物体的运动”实验时
(1)如果小球每次从斜槽上不同位置释放,则各次相比相同的是
C
C

A.小球平抛的初速度
B.小球的平抛运动轨迹
C.小球的平抛运动时间
D.平抛过程中,小球通过相同水平位移所用的时间
(2)安装实验装置的过程中,斜槽末端的切线必须是水平的,这样做的目的是
B
B

A.保证小球飞出时,速度既不太大,也不太小
B.保证小球飞出时,初速度水平
C.保证小球在空中运动的时间每次都相等
D.保证小球运动的轨道是一条抛物线
(3)某同学在描绘平抛运动的轨迹时,忘记记下抛出点的位置,图中的A点为小球运动一段时间后的位置,他便以A点为坐标原点,建立了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的坐标轴,得到如图所示的轨迹图象,试根据图象求出小球做平抛运动的初速度 V0=
2
2
m/s 和抛出点O的坐标
(-20cm,-5cm).
(-20cm,-5cm).
( 以cm为单位,g=10m/s2
分析:(1)如果小球每次从斜槽上不同位置释放,则平抛运动的初速度不同,但做平抛运动的竖直高度相同.
(2)安装实验装置的过程中,斜槽末端的切线必须是水平的,是为了保证小球抛出后做平抛运动;
(3)平抛运动在竖直方向上做自由落体运动,根据△y=gT2求出相等的时间间隔,
再根据v0=
x
t
求出平抛运动的初速度.求出B点的竖直方向的分速度,
从而根据vy=gt求出运动的时间,得出此时水平位移和竖直位移,从而得出抛出点的坐标.
解答:解:(1)如果小球每次从斜槽上不同位置释放,则平抛运动的初速度不同,但做平抛运动的竖直高度相同,所以小球平抛运动的时间相同,由于初速度不同,所以水平位移不同,轨迹也不同,故C正确.
故选C
(2)斜槽末端的切线必须是水平的,是为了保证小球抛出后做平抛运动,故B正确;
故选B
(3)在竖直方向上有:△y=gT2,则T=
△y
g
=
0.1
10
s=0.1s.则v0=
x
t
=
0.2
0.1
=2m/s

B点竖直方向的分速度vy=
h
t
=
0.4
0.2
m/s=2m/s,经历的时间t=
vy
g
=0.2s.在这段时间内水平位移x=v0t=0.4m,
竖直位移y=
1
2
gt2
=0.2m,所以抛出点的横坐标为0.2-0.4=-0.2m=-20cm.纵坐标为0.15-0.20m=-0.05m=-5cm,即抛出点的坐标为(-20cm,-5cm).
故答案为:(1)C   (2)B  (3)2.0     (-20cm,-5cm).
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掌握“研究平抛运动”实验的注意事项,以及知道平抛运动在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上的运动规律,灵活运用运动学公式求解.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在做“研究平抛物体的运动”的实验中,为了确定小球在不同时刻所通过的位置,实验时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先将斜槽轨道的末端调整水平,在一块平木板表面钉上复写纸和白纸,并将该木板竖直立于紧靠槽口处.使小球从斜槽上紧靠挡板处由静止释放,小球撞到木板并在白纸上留下痕迹A;将木板向运离糟口平移距离x,再使小球从斜槽上紧靠挡板处由静止释放,小球撞在木板上得到痕迹B;又将木板再向远离槽口平移距离x,小球再从斜槽上紧靠挡板处由静止释放;再得到痕迹C.若测得木板每次移动距离x=10.00 cm,A,B间距离y1=4.89 cm,B、C间距离y2=14.69 cm.(g取9.80 m/s2)

(1)根据以上直接测量的物理量得小球初速度为v0=_________(用题中所给字母表示);

(2)小球初速度的测量值为_________m/s.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如图a所示是“研究平抛物体的运动”的实验装置图。

   (1)图b是正确实验后的数据,其中O为抛出点,则此小球做平抛运动的初速度为__________m/s。(g=9.8m/s2

   (2)在另一次实验中将白纸换成方格纸,方格边长L=5 cm,通过实验,记录了小球在运

动途中的三个位置,如图c所示,则该小球做平抛运动的初速度为_________m/s;

B点的竖直分速度为___________m/s。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如图a所示是“研究平抛物体的运动”的实验装置图。

   (1)图b是正确实验后的数据,其中O为抛出点,则此小球做平抛运动的初速度为__________m/s。(g=9.8m/s2

   (2)在另一次实验中将白纸换成方格纸,方格边长L=5 cm,通过实验,记录了小球在运

动途中的三个位置,如图c所示,则该小球做平抛运动的初速度为_________m/s;

B点的竖直分速度为___________m/s。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