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物理 > 题目详情

在磁场中的同一位置,先后引入长度相等的直导线a和b,a、b导线的方向均与磁场方向垂直,但两导线中的电流不同,因此所受到的力也不相同.下面的四幅图象表示的是导线所受到的力F与通过导线的电流I的关系.a、b各自有一组F、I的数据,在图象中各描出一个点.其中正确的是( )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2015-2016学年宁夏中卫一中高一第二次月考物理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在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中,算出小车经过各计数点的瞬时速度如下,为了算出加速度,最合理的方法是( )

计数点序号

1

2

3

4

5

6

计数点对应的时刻/s

0.1

0.2

0.3

0.4

0.5

0.6

通过计数点时的速度/(cm/s)

44.0

62.0

81.0

100.0

110.0

168.0

A.根据任意两个计数点的速度,用公式a=算出加速度

B.根据实验数据画出v﹣t图象,量出其倾角,用公式a=tanα算出加速度

C.根据实验数据画出v﹣t图象,由图线上任意两点所对应的速度及时间,用公式a=算出加速度

D.依次算出通过连续两个计数点间的加速度,算出平均值作为小车的加速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2016届湖南省益阳市高三第一次月考物理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如图所示,置于水平地面带有竖直立杆的底座总质量为0.2kg,竖直立杆长0.5m,有一质量为0.05kg的小环从杆的下端以4m/s的初速度向上运动,刚好能到达杆的顶端,在环向上运动的过程中,底座对水平地面的压力为( )

A.1.7N B.1.8N C.2.0N D.2.3N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2015-2016学年内蒙古赤峰市宁城县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卷(解析版) 题型:计算题

如图所示,M、N为两块带等量异种电荷的平行金属板,两板间电压可取从零到某一最大值之间的各种数值.静止的带电粒子带电荷量为+q,质量为m(不计重力),从点P经电场加速后,从小孔Q进入N板右侧的匀强磁场区域,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方向垂直于纸面向外,CD为磁场边界上的一绝缘板,它与N板的夹角为θ=45°,孔Q到板的下端C的距离为L,当M、N两板间电压取最大值时,粒子恰垂直打在CD板上,求:

(1)粒子在磁场中的轨道半径r1

(2)两板间电压的最大值Um;

(3)粒子在磁场中运动的最长时间tm。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2015-2016学年湖北省宜昌市高二期末联考物理卷(解析版) 题型:计算题

真空区域有宽度为L、磁感应强度为B的匀强磁场,磁场方向如图所示,MN、PQ是磁场的边界.质量为m、电荷量为+q的粒子沿着与MN夹角为θ=60°的方向垂直射入磁场中,粒子不能从PQ边界射出磁场(不计粒子重力的影响),求:

(1)粒子射入磁场的速度大小范围.

(2)若粒子刚好不能从PQ边飞出时在磁场中运动的时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2015-2016学年河北秦皇岛卢龙县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卷(解析版) 题型:实验题

有一个标有“12 V,24 W”的灯泡,为了测定它在不同电压下的实际功率,需测定灯泡两端的电压和通过灯泡的电流,现有如下器材:

A.直流电源15 V(内阻可不计)

B.直流电流表0~0.6 A(内阻约0.5 Ω)

C.直流电流表0~3 A(内阻约0.1 Ω)

D.直流电压表0~3 V(内阻约3 kΩ)

E.直流电压表0~15 V(内阻约15 kΩ)

F.滑动变阻器10 Ω、5 A

G.滑动变阻器1 kΩ、3 A

(1)实验台上已放置开关、导线若干及灯泡,为了完成实验,需要从上述器材中再选用

(用序号字母表示)。

(2)在答题纸上对应的虚线框内画出最合理的实验原理图。

(3)若测得灯丝电阻R随灯泡两端电压变化关系的图线如图所示,由这条曲线可得出:正常发光条件下,灯丝消耗的电功率是________W。

(4)若实验中采用了如右图所示的部分电路,测算出的电功率比灯泡的实际功率 (选填“徧大”或“徧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2015-2016学年广西钦州港经济开发区中学高二上期期末考试物理卷(解析版) 题型:计算题

下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的电动势E=6.0 V,内电阻r=1.0 Ω,外电路的电阻R=5.0 Ω.闭合开关S,求:

(1)通过电阻R的电流;

(2)电阻R消耗的电功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2015-2016学年河南许昌三校高一上期第四次(期末)联考物理卷(解析版) 题型:实验题

在“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实验中,采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

(1)本实验应用的实验方法是__________

A. 控制变量法 B. 假设法 C. 理想实验法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_____

A.在探究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时,应改变小车所受拉力的大小

B.在探究加速度与外力的关系时,应改变小车的质量

C.在探究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时,作出 图象容易更直观判断出二者间的关系

D.无论在什么条件下,细线对小车的拉力大小总等于砝码盘和砝码的总重力大小.

(3)在探究加速度与力的关系时,若取车的质量M=0.5kg,改变砝码质量m的值,进行多次实验,以下m的取值最不合适的一个是____________

A.m1=4g B.m2=10g C.m3=40g D.m4=500g

(4)在平衡小车与长木板之间摩擦力的过程中,打出了一条纸带如图乙所示。计时器打点的时间间隔为0.02 s。从比较清晰的点起,每5个点取一个计数点,量出相邻计数点之间的距离,根据图中给出的数据求出该小车的加速度a=___m/s2(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5)如图所示为甲同学在探究加速度a与力F的关系时,根据测量数据作出的a-F 图象,说明实验存在的问题是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2016届河北衡水冀州中学高三上期一轮复习检测二物理卷(解析版) 题型:计算题

如图所示,第二、三象限存在足够大的匀强电场,电场强度为E,方向平行于纸面向上,一个质量为m,电量为q的正粒子,在x轴上M点(-4r,0)处以某一水平速度释放,粒子经过y轴上N点(0,2r)进入第一象限,第一象限存在一个足够大的匀强磁场,其磁感应强度B=2,方向垂直于纸面向外,第四象限存在另一个足够大的匀强磁场,其磁感应强度B=2,方向垂直于纸面向里,不计粒子重力,r为坐标轴每个小格的标度,试求:

(1)粒子初速度v0;

(2)粒子第1次穿过x轴时的速度大小和方向;

(3)画出粒子在磁场中运动轨迹并求出粒子第n次穿过x轴时的位置坐标。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