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物理 > 题目详情

如图所示,是某同学在做“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的实验中得到的一条纸带,纸带上标注了几个计数点O、A、B、C、D、E、F,并且相邻两个计数点之间还有4个点没有画出,纸带旁还给出了最小刻度为1mm的刻度尺,已知打点计时器所用交流电频率为50Hz,即打点周期为0.02s.

(1)请根据图中信息,写出计数点 A对应刻度尺上的读数 ________ cm;
(2)由纸带可以计算出小车的加速度是 ______ m/s2 (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3)该同学在研究小车的加速度a和小车质量M的关系时,始终满足M>>m(m为砂桶及砂的质量),且所有操作均正确,结果得到的图象应该是下图中的(     )


(4)该同学在实验完成后得到了如右图所示的图象,请分析是什么原因:
                                                              

(1)5.80     (2)   2.00   (3)A 
(4)实验中未平衡摩擦力或未完全平衡摩擦力

解析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如图所示,是某同学在探究小车做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时用打点计时器打得纸带的一部分,纸带上标注了几个计数点O、A、B、C、D、E、F,并且相邻两个计数点之间还有4个点没有画出,纸带旁还给出了最小刻度为1mm的刻度尺,已知打点计时器所用交流电频率为50Hz,即打点周期为0.02s.

(1)请根据图中信息,写出计数点 A对应刻度尺上的读数
5.80
5.80
 cm;
(2)由纸带可以计算出小车的加速度是
2.00
2.00
 m/s2(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3)对应于纸带上的A点,小车的瞬时速度vA=
0.581
0.581
 m/s(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如图所示,是某同学在“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中,根据实验数据按照一定的标度(标度未画出)画出的力的图示.F1、F2、F、F中不是由弹簧测力计测得的力是
F′
F′
(填字母).若AO与F′共线,BO与F共线,则被拉伸的橡皮筋的方向应为
BO
BO
(填AO或BO).在该实验中需要记录和观察的是
AD
AD

A.记录F1、F2、F的大小和方向
B.记录F1、F2的夹角
C.观察F1、F2的大小是否在误差允许范围内相同
D.观察F、F′的大小和方向是否在误差允许范围内相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如图所示,是某同学在实验中得到的一条较为理想的纸带,舍去前面比较密集的点,从0点开始,每5个间隔取1个计数点并标以号码1、2、3、…;若各计数点与0点之间的距离依次为s1=3.00cm、s2=7.50cm、s3=13.50cm,则小车通过标号1计数点时的瞬时速度v1=
0.375
0.375
m/s,小车运动的加速度a=
1.50
1.50
m/s2.,方向是
从A指向B
从A指向B
(填:“从A指向B”或“从B指向A”)(计算结果保留3位有效数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如图所示,是某同学在做“研究平抛物体运动”实验时的实验装置,在实验中用了一块平木板附上复写纸和白纸,竖直立于正对槽口前某处,使小球从斜槽上由静止滑下,小球撞在木板上留下痕迹A,将木板向后移距离x,再使小球从斜槽上同样高度由静止滑下,小球撞在木板上留下痕迹B,将木板再向后移距离x,小球再从斜槽上同样高度由静止滑下,再得到痕迹C,A、B间距离y1,A、C间距离y2
(1)写出测量小球初速度公式v0=
x
g
y2-2y1
x
g
y2-2y1
(用题中所给字母).
(2)若测得木板后移距离x=l0cm,测得y1=6.0cm,y2=16.0cm,小球初速度值为
1.6
1.6
m/s.保留2位有效数字.(g取9.8m/s2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如图所示,是某同学在“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中,根据实验数据按照一定标度画出的力的图示.
(1)F1、F2、F、F′中不是由弹簧测力计测得的力是
F′
F′
(填字母)在该实验中需要记录和观察的是
A
A
D
D

A.记录F1、F2的大小和方向
B.记录F1、F2的夹角
C.观察F1、F2的大小是否在误差允许范围内相同
D.观察F、F′的大小和方向是否在误差允许范围内相同
(2)本实验采用的科学方法是
B
B

A.理想实验法B.等效替代法  C.控制变量法  D.建立物理模型法.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