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物理 > 题目详情
精英家教网A.如图所示A、B、C三个灯发光亮度一样,那么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分析:灯泡A与R并联后与B串联,最后再次与C并联;三个灯泡亮度相同,说明功率相同;分析电压情况后比较电阻情况.
解答:解:A、B、灯泡A与R并联后与B串联,最后再次与C并联,故UA+UB=Uc,由于亮度相同,故功率相同,根据P=
U2
R
可知,灯泡电阻不同,故A错误,B正确;
C、由于UA+UB=Uc,根据P=
U2
R
,灯泡C电阻最大;
由于IA<IB,根据P=I2R,由于功率相同,故RA>RB,故灯泡B电阻最小,故C正确;
D、当变阻器滑动片向左滑动时,R变大,故与其并联的灯泡A变亮,再串联的灯泡B变暗,间接并联的灯泡C变亮,故D正确;
故选BCD.
点评:对于电路的动态分析问题,当一个电阻变大时,与其并联的电阻电压变大,与其串联的电阻电压变小,可以作为结论使用,较为简洁.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2012?长宁区一模)如图所示,两根水平放置且相互平行的长直导线分别通有方向相反的电流I1与I2.与两导线垂直的一平面内有a、b、c、d四点,a、b、c在两导线的水平连线上且间距相等,b是两导线连线中点,b、d连线与两导线连线垂直.则(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如图所示,一质量为m的物块A与直立轻弹簧的上端连接,弹簧的下端固定在地面上,一质量也为m的物块B叠放在A的上面,A、B处于静止状态.若A、B粘连在一起,用一竖直向上的拉力缓慢上提B,当拉力的大小为
mg2
时,A物块上升的高度为L,此过程中,该拉力做功为W;若A、B不粘连,用一竖直向上的恒力F作用在B上,当A物块上升的高度也为L时,A与B恰好分离.重力加速度为g,不计空气阻力,求:
(1)恒力F的大小;
(2)A与B分离时的速度大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黑龙江省大庆铁人中学2011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 题型:058

某实验小组采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来探究“功与速度变化的关系”.实验中,小车碰到制动装置时,钩码尚未到达地面.实验的部分步骤如下:

(1)将一块一端带有定滑轮的长木板固定在桌面上,在长木板的另一端固定打点计时器;

(2)把纸带穿过打点计时器的限位孔,连在小车后端,用细线跨过定滑轮连接小车和钩码;

(3)把小车拉到靠近打点计时器的位置,接通电源,从静止开始释放小车,得到一条纸带;

(4)关闭电源,通过分析小车位移与速度的变化关系来研究合外力对小车所做的功与速度变化的关系.

下图是实验中得到的一条纸带,点O为纸带上的起始点,A、B、C是纸带的三个计数点,相邻两个计数点间均有4个点未画出,用刻度尺测得A、B、C到O的距离如图所示,已知所用交变电源的频率为50 Hz,问:

(1)打B点时刻,小车的瞬时速度vB=________m/s.(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2)本实验中,若钩码下落高度为h1时合外力对小车所做的功W0,则当钩码下落h2时,合外力对小车所做的功为________.(用h1、h2、w0表示)

(3)实验中,该小组同学画出小车位移x与速度v的关系图象如图所示.根据该图形状,某同学对W与v的关系作出的猜想,肯定不正确的是________(填写选项字母代号)

A.W∝v

B.W∝v2

C.W∝

D.W∝v3

(4)在本实验中,下列做法能有效地减小实验误差的是________(填写选项字母代号)

A.把长木板右端适当垫高,以平衡摩擦力

B.实验中控制钩码的质量,使其远小于小车的总质量

C.调节滑轮高度,使拉小车的细线和长木板平行

D.先让小车运动再接通打点计时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12分)如图所示,AB为两块距离很近的平行金属板,板中央均有小孔,一束电子以初动能E0=120eV,从A板上的小孔O不断地垂直于板射入AB之间,在B板右侧,平行金属板MN间有一个匀强电场,板长L=0.02m,板间距离d=0.004m,MN间所加电压为U2=20V,现在AB两板间加一个如图所示的变化电压u1,在t=0到t=2s的时间内,A板电势低于B板,则在u1随时间变化的第一个周期内:

(1)电子在哪段时间内可从B板上的小孔O'射出加速电场?

(2)在哪段时间内电子能从偏转电场右侧飞出?(由于A、B两板距离很近,电子穿过AB板所用的时间极短,可忽略不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江西省模拟题 题型:不定项选择

水平地面上有两个固定的、高度相同的粗糙斜面甲和乙,乙的斜面倾角大,甲、乙斜面长分别为S、L1,如图所示。两个完全相同的小滑块A、B可视为质点同时由静止开始从甲、乙两个斜面的顶端释放,小滑块A一直沿斜面甲滑到底端C,而小滑块B滑到底端P后沿水平面滑行到D处(小滑块B在P点从斜面滑到水平面的速度大小不变),在水平面上滑行的距离PD=L2,且S=L1+L2。小滑块A、B与两个斜面和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相同,则

[     ]

A.滑块A到达底端C点时的动能一定比滑块B到达D点时的动能小
B.两个滑块在斜面上加速下滑的过程中,到达同一高度时,动能可能相同
C.A、B两个滑块从斜面顶端分别运动到C、D的过程中,滑块A重力做功的平均功率小于滑块B重力做功的平均功率
D.A、B滑块从斜面顶端分别运动到C、D的过程中,由于克服摩擦而产生的热量一定相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