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物理 > 题目详情
有两个质量为m的均处于基态的氢原子A、B,A静止,B以速度v0与之发生碰撞.己知:碰撞前后二者的速度均在一条直线上,碰撞过程中部分动能有可能被某一氢原子吸收.从而该原子由基态跃迁到激发态,然后,此原子向低能级态跃迁,并发出光子.如欲碰后发出一个光子,则速度v0至少需要多大?己知氢原子的基态能量为E1 (E1<0).
分析:碰撞过程动能减小最大的是完全非弹性碰撞,假设减小的动能完全转化为氢原子的激发态的能量,根据动量守恒定律和频率条件列式求解即可.
解答:解:两个氢原子碰撞过程动量守恒,当两个氢原子发生完全非弹性碰撞时,损失动能最大,根据动量守恒定律,有:
mv0=2mv
解得:v=
1
2
v0

减小的动能为:△E=
1
2
m
v
2
0
-
1
2
×2m×v2

根据题意,减小的动能完全转化为氢原子的激发态的能量,故有:
△E=E2-E1=-
3
4
E

解得:v0=
-3E
m

答:速度v0至少需要为
-3E
m
点评:本题关键是明确两个氢原子碰撞过程中减小的动能转化为分子的激发态的能量,然后根据动量守恒定律、频率条件、能量守恒定律列式后联立求解.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如图所示的直角坐标系中,在直线x=-d到y轴区域内存在着水平向右的匀强电场E1;在直线x=d到y轴区域存在着两个大小均为E2、方向相反的有界匀强电场,其中x轴上方的电场方向沿y轴负方向,x轴下方的电场方向沿y轴正方向.在电场左边界上A1(-d,d)到C(-d,0)区域内,连续分布着电量为+q、质量为m的粒子,且均处于静止状态.若处于A1点的粒子,在电场力作用下,能恰好从右边电场的边界A2(d,-d)处沿x轴正方向射出电场,其轨迹如图.不计粒子的重力及它们间的相互作用:
(1)匀强电场的电场强度E1与E2之比;
(2)在A1C间还有哪些位置的粒子,通过电场后也能沿x轴正方向运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2006?盐城一模)如图所示,间距为d的两平行板之间有方向向右的匀强电场,正方形容器abcd内有方向垂直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O为ab边的中点,ab边紧靠平行板.有两个质量均为m,电量均为q的带电粒子P1和P2在小孔处以初速度为零先后释放.P1经匀强电场加速后,从O处垂直正方形的ab边进入匀强磁场中,每一次和边碰撞时速度方向都垂直于被碰的边,当P1刚好回到O处时与后释放的P2相碰,以后P1、P2都在O处相碰.假设所有碰撞过程均无机械能损失.
(1)若在一个循环中P1和bc边只碰撞3次,求正方形的边长.
(2)若P1和P2在小孔O处刚碰撞后,立即改变平行板内电场强度和正方形容器内磁感应强度的大小,使P1不再与ab边碰撞,但仍和P2在O处碰撞.则电场强度和磁感应强度分别变为原来的几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2012?湛江一模)如图所示,一辆质量为M的小车静止在水平面上,车面上右端点有一可视为质点的滑块1,水平面上有与车右端相距为4R的固定的
1
4
光滑圆弧轨道,其圆周半径为R,圆周E处的切线是竖直的,车上表面与地面平行且与圆弧轨道的末端D等高,在圆弧轨道的最低点D处,有另一个可视为质点的滑块2,两滑块质量均为m.某人由静止开始推车,当车与圆弧轨道的竖直壁CD碰撞后人即撤去推力并离开小车,车碰后靠着竖直壁静止但不粘连,滑块1和滑块2则发生碰撞,碰后两滑块牢牢粘在一起不再分离.车与地面的摩擦不计,滑块1、2与车面的摩擦系数均为μ,重力加速度为g,滑块与车面的最大静摩擦力可认为等于滑动摩擦力.
(1)若人推车的力是水平方向且大小为F=
1
2
μ(M+m)g
,则在人推车的过程中,滑块1与车是否会发生相对运动?
(2)在(1)的条件下,滑块1与滑块2碰前瞬间,滑块1的速度多大?若车面的长度为
R
4
,小车质量M=km,则k的取值在什么范围内,两个滑块最终没有滑离车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精英家教网如图所示,水平桌面上有一轻弹簧,左端固定在A点,自然状态时其右端位于B点.B点右侧相距为5R的D处有一竖直固定的光滑四分之一圆弧轨道DE,其半径为R,E点切线竖直,用质量为M的物块将弹簧缓慢压缩到C点,释放后弹簧恢复原长时物块恰停止在B点.用同种材料、质量为m的物块将弹簧缓慢压缩到C点释放,物块到达B点时速度为v0=3
gR
,到达D点后滑上光滑的半圆轨道,在E点正上方有一离E点高度也为R的旋转平台,沿平台直径方向开有两个离轴心距离相等的小孔M、N,旋转时两孔均能达到E点的正上方.滑块滑过E点后进入M孔,又恰能从N孔落下,已知AD部分动摩擦因数为μ=0.1,g=10m/s2.求:
(1)BC间距离;
(2)m到达D点时对轨道的压力;
(3)平台转动的角速度为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精英家教网在光滑绝缘的水平桌面上,有两个质量均为m,电量为+q的完全相同的带电粒子P1和P2,在小孔A处以初速度为零先后释放.在平行板间距为d的匀强电场中加速后,P1从C处对着圆心进入半径为R的固定圆筒中(筒壁上的小孔C只能容一个粒子通过),圆筒内有垂直水平面向上的磁感应强度为B的匀强磁场.P1每次与筒壁发生碰撞均无电荷迁移,P1进入磁场第一次与筒壁碰撞点为D,∠COD=θ,如图所示.延后释放的P2,将第一次欲逃逸出圆筒的P1正碰圆筒内,此次碰撞刚结束,立即改变平行板间的电压,并利用P2与P1之后的碰撞,将P1限制在圆筒内运动.碰撞过程均无机械能损失.设d=
5
8
πR
,求:在P2和P1相邻两次碰撞时间间隔内,粒子P1与筒壁的可能碰撞次数.
附:部分三角函数值
φ
5
π
3
π
4
π
5
π
6
π
7
π
8
π
9
π
10
tanφ 3.08 1.73 1.00 0.73 0.58 0.48 0.41 0.36 0.32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