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物理 > 题目详情

关于物理学史,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1. A.
    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之后,开普勒提出了开普勒三大定律
  2. B.
    库仑发现了库仑定律,卡文迪什用扭秤实验测出了静电力恒量
  3. C.
    惠更斯提出了单摆周期公式,伽利略根据它确定了单摆的等时性
  4. D.
    丹麦物理学家奥斯特发现电流磁效应之后,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定律
D
分析:牛顿在开普勒发现开普勒三大定律之后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库仑发现了库仑定律,卡文迪什用扭秤实验测出了引力恒量.惠更斯提出了单摆周期公式.伽利略根据实验和观察确定了单摆的等时性.丹麦物理学家奥斯特发现电流磁效应之后,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定律.
解答:A、牛顿在开普勒发现开普勒三大定律之后,根据开普勒定律和圆周运动等知识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故A错误.
B、库仑发现了库仑定律,并测出了静电力常量.卡文迪什用扭秤实验测出了引力恒量.故B错误.
C、惠更斯提出了单摆周期公式.伽利略不是根据单摆的周期公式确定了单摆的等时性,而是根据实验和观察确定了单摆的等时性.故C错误.
D、丹麦物理学家奥斯特发现电流磁效应之后,1831年英国科学家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定律.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对于物理学史上重大发现,可根据时代背景、年代、发现或发明的内容、发现过程、意义等角度进行记忆.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某学生为了测量人骑自行车行驶过程中的阻力系数k(人骑车时所受阻力f与总重力mg的比值),他依次进行了以下操作:
A.找一段平直路面,并在路面上画一道起点线;
B.用较快的初速度骑车驶过起点线,并同时从车架上放下一团橡皮泥;
C.自行车驶过起点线后就停止蹬车,让其靠惯性沿直线行驶,记下自行车停下的位置;
D.用卷尺量出起点线到橡皮泥的距离s、起点线到终点的距离L及车架离地的高度h.
根据上述操作,回答下列问题:
(1)自行车驶过起点线时的速度大小为______
(2)自行车在行驶中的阻力系数k=______(要求用测量得到的物理量来表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单选题

一质点做直线运动,在t=t0时刻,位移x>0,速度v>0,加速度a>0,此后a逐渐减小至a=0,则它的


  1. A.
    速度逐渐减小
  2. B.
    位移始终为正值,速度变为负值
  3. C.
    速度的变化越来越慢
  4. D.
    相同时间的位移越来越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单选题

倾角为θ的光滑斜面上放一个密度均匀的圆柱体G,用一块光滑平板P将G挡住,使G在斜面上保持静止.在图所示的四种情况中,圆柱体G给平板压力最小的一种是


  1. A.
  2. B.
  3. C.
  4.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多选题

如图所示为一物体做直线运动的v-t图象,根据图象做出的以下判断中,正确的是


  1. A.
    物体始终沿正方向运动
  2. B.
    物体先沿负方向运动,在t=2 s后开始沿正方向运动
  3. C.
    在t=2 s前物体位于出发点左侧,在t=2 s后位于出发点右侧
  4. D.
    在0-4s内 t=2 s时,物体距出发点最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多选题

如图,某物体沿半径为R的圆周从A点出发运动到B点,再沿半径运动到圆心,则


  1. A.
    物体通过的路程为(π+1)R
  2. B.
    物体通过的路程为R
  3. C.
    物体的位移为(π+1)R、方向由A指向O
  4. D.
    物体的位移为R、方向由A指向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一列火车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运动,一人站在第一节车前观察,第一节车厢全部通过他需2s,全部车厢通过他需6s,这列火车的车厢节数为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单选题

下列公式中能反映匀变速直线运动速度与位移关系的是


  1. A.
    vt2=v02+2ax
  2. B.
    vt=v0+at
  3. C.
    数学公式
  4. D.
    数学公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单选题

下列关于速度和加速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1. A.
    运动物体的加速度越来越小,表示速度变化越来越慢
  2. B.
    加速度表示速度变化的大小
  3. C.
    物体的速度为零,加速度也一定为零
  4. D.
    运动物体的加速度越来越小,表示物体运动的速度也越来越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