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物理 > 题目详情
4.如图所示,水平地面上有一个坑,其竖直截面为半圆,O为圆心,AB为沿水平方向的直径.若在A点以初速度v1沿AB方向平抛一小球,小球将击中坑壁上的最低点D点;若A点小球抛出的同时,在C点以初速度v2沿BA方向平抛另一相同质量的小球并也能击中D点.已知∠COD=60°,且不计空气阻力,则(  )
A.两小球同时落到D点
B.两小球在此过程中动能的增加量相等
C.在击中D点前瞬间,重力对两小球做功的瞬时功率之比为2:1
D.两小球初速度之比v1:v2=$\sqrt{6}$:3

分析 平抛运动的时间由高度决定,根据动能定理比较动能的变化量,根据到达D点时的竖直分速度,结合瞬时功率的公式求出瞬时功率之比.结合水平位移和时间之比求出初速度之比.

解答 解:A、平抛运动的时间由高度决定,高度越高,时间越长,可知两球平抛运动的时间不等,不能同时落到D点,故A错误.
B、根据动能定理知,重力做功不同,则动能的增加量不同,故B错误.
C、根据${v}_{y}=\sqrt{2gh}$,以及P=mgvy知,重力做功的瞬时功率P=mgvy=$mg\sqrt{2gh}$,根据几何关系知,下降的高度之比2:1,则重力做功的瞬时功率之比$\sqrt{2}:1$.故C错误.
D、因为平抛运动的高度之比为2:1,根据t=$\sqrt{\frac{2h}{g}}$,则时间之比为$\sqrt{2}:1$,根据${v}_{0}=\frac{x}{t}$,因为水平位移之比为1:$\frac{\sqrt{3}}{2}$,解得两小球初速度之比v1:v2=$\sqrt{6}$:3,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 解决本题的关键知道平抛运动在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上的运动规律,结合运动学公式灵活求解,求解瞬时功率时,注意力与速度方向的夹角.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曲线运动一定是变速运动
B.平抛运动是匀变速曲线运动
C.匀速圆周运动是速度不变的运动
D.平抛运动是在任意相等的时间内速度变化量都相同的曲线运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多选题

15.如图所示,在A、B两点分别放置两个电荷量相等的正点电荷,O点为A、B连线的中点,M点位于A、B连线上,N点位于A、B连线的中垂线上.则关于O、M、N三点的电场强度E和电势φ的判定正确的是(  )
A.EM>EOB.φM<φOC.EN<EOD.φN<φ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以往,已知材料的折射率都为正值(n>0).现已有针对某些电磁波设计制作的人工材料,其折射率可以为负值(n<0),称为负折射率材料.位于空气中的这类材料,入射角i与折射角r依然满足$\frac{sini}{sinr}$=n,但是折射线与入射线位于法线的同一侧(此时折射角取负值).现空气中有一上下表面平行的负折射率材料,一束电磁波从其上表面射入,下表面射出.若该材料对此电磁波的折射率n=-1,正确反映电磁波穿过该材料的传播路径的示意图是(  )
A.B.C.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9.在研究物体的平抛运动的实验中
(1)下列哪些因素会使实验误差增大BC.
A.小球与斜槽间有摩擦
B.安装斜槽时其末端切线不水平
C.建立坐标时,y轴没画竖直
D.根据曲线计算平抛运动的初速度时,在曲线上取作计算的点离原点O较远
(2)若根据实验数据得到上图所示的图象,则平抛小球的初速度为2m/s.(g取10m/s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神舟”十号载人航天发射控制中心的大屏幕上出现的一幅“神舟”十号飞船运行轨迹图如下,它记录了飞船在地球表面垂直投影的位置变化;图中表示一段时间内飞船绕地球沿圆周飞行四圈,依次飞经中国和太平洋地区的四次轨迹①、②、③、④,图中分别标出了各地点的经纬度.通过观察此图,某同学发现,飞船绕地球环绕一周的过程中,地球大约自转22.5°.已知地球半径为6.4×103km,依据上述信息可估算该飞船距离地面的高度和飞船的周期(大约)正确的是(  )
A.4×105km        1.5hB.6.4×103km      3h
C.300km          1.5hD.7×6.4×103km    24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多选题

16.图甲是小型交流发电机的示意图,A为理想交流电流表,V为理想交流电压表.内阻不计的矩形线圈绕垂直于磁场方向的水平轴沿逆时针方向匀速转动,矩形线圈通过滑环接一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匝数比为3:2,副线圈接有滑动变阻器,从某时刻开始计时,副线圈输出电压如图乙所示,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A.电压表的示数为15V
B.副线圈输出电压瞬时值表达式u=10$\sqrt{2}$sin(100πt)V
C.若滑动触头P的位置向上移动时,电流表读数将减小
D.把发电机线圈的转速变为原来的一半,则变压器的输入功率将减小到原来的一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3.1988年10月16日,我国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首次对撞成功.若正负电子对撞后消失而转化为光子,这个过程反应方程式为${\;}_{1}^{0}e$+${\;}_{-1}^{0}e$→2γ.若正负电子的能量全部转化为光子的能量,且这对光子频率相同,则光子的频率为$\frac{{E}_{k}+m{c}^{2}}{h}$.(已知电子质量为m,对撞时每个电子动能为Ek,普朗克恒量为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5.相距为20cm的平行金属导轨倾斜放置,如图所示,导轨所在平面与水平面的夹角为θ=37°.现在导轨上放一质量为660g的金属棒ab,它与导轨间的动摩擦因数μ=0.50,整个装置处于磁感应强度B=2T的竖直向上的匀强磁场中,导轨所接电源电动势为15V.内阻不计,滑动变阻器的阻值可按要求进行调节,其他部分电阻不计,g取10m/s2.为保持金属棒ab处于静止状态(设最大静摩擦力Ff与支持力FN满足Ff=μFN),
求:(1)ab中通入的最大电流为多少?
(2)ab中通入的最小电流为多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