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物理 > 题目详情

【题目】如图所示表示两列相干水波的叠加情况,图中的实线表示波峰,虚线表示波谷。设两列波的振幅均为5 cm,且图示的范围内振幅不变,波速和波长都相同。C点是BE连线的中点,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A点始终处于波峰位置

B. C点和D点都保持静止不动

C. 图示时刻AB两点的竖直高度差为20cm

D. 图示时刻C点正处于平衡位置且向水面下运动

【答案】C

【解析】

A项:此时A点波峰与波峰相遇,振动加强点,但不是总是处于波峰位置,不过总是处于振动加强点,故A错误;

B项:由图可知,因频率与振幅相同,则D点是波峰与波谷相遇点,保持静止不动,但C点是振动加强点,因此不断的运动,故B错误;

C项:点A与点E是波峰与波峰相遇,B点是波谷与波谷相遇,它们均属于振动加强点;由于振幅是5cmA点是波峰与波峰相遇,则A点相对平衡位置高10cm,而B点是波谷与波谷相遇,则B点相对平衡低10cm。所以AB相差20cm,故C正确;

D项:图示时刻点C处于平衡位置,两列波单独引起的速度均向上,故点C此时的合速度向上,故D错误。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A、B两球质量相等,A球用不能伸长的轻绳系于O点,B球用轻质弹簧系于O′点,O、O′点在同一水平面上。分别将A、B球拉到与悬点等高处,使绳和弹簧均处于水平位置,弹簧处于自然状态,将两球分别由静止开始释放,当两球达到各自悬点的正下方时,两球仍处在同一水平面上,则( )提示:B球下降时,弹簧被拉长了

A. 两球到达各自悬点的正下方时,两球动能相等

B. 两球到达各自悬点的正下方时,A球动能较大

C. 两球到达各自悬点的正下方时,B球动能较大

D. 两球到达各自悬点的正下方时,A球损失的重力势能较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C919大型客机是我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大型喷气式民用飞机,假设地球是一个质量均匀分布的球体,客机在赤道上空绕地心做匀速圆周运动,空气阻力大小不变,不考虑油料消耗导致的客机质量变化,关于客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发动机的功率不变

B. 客机作匀变速运动

C. 客机处于平衡状态

D. 客机所受地球引力等于向心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功与物体速度变化的关系。实验时,先适当垫高木板,然后由静止释放小车,小车在橡皮条弹力的作用下被弹出,沿木板滑行。小车滑行过程中带动通过打点计器的纸带,记录其运动情况。观察发现纸带前面部分点迹疏密不均匀,后面部分点迹比较均匀,回答下列问题:

(1)适当垫高木板是为了_________________

(2)通过纸带求小车速度时,应使用纸带的_____________(填“全部”、“前面部分”或“后面部分”)

(3)若实验做了n次,所用橡皮条分别为1根、2根……n根,通过纸带求出小车的速度分别为v1v2……vn,用W表示橡皮条对小车所做的功,作出的W—v2图线是一条过坐标原点的直线,这说明Wv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同学利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合力做功与动能变化之间的关系。

(1)除了图示的实验器材,下列器材中还必须使用的是_______

A.直流电源 B.刻度尺

C.秒表 D.天平(含砝码)

(2)实验中需要通过调整木板倾斜程度以平衡摩擦力,目的是_______

A.为了使小车能做匀加速运动

B.为了增大绳子对小车的拉力

C.为了使绳子对小车做的功等于合外力对小车做的功

(3)平衡摩擦力后,为了使绳子的拉力约等于钩码的总重力,实验中确保钩码的总质量远远小于小车的质量。实验时,先接通电源,再释放小车,得到图乙所示的一条纸带。在纸带上选取三个计数点A、B、C,测得它们到起始点O的距离分别为sA、sB、sC,相邻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T,已知当地重力加速度为g,实验时钩码的总质量为m,小车的质量为M。从OB的运动过程中,拉力对小车做功W=___________小车动能变化量ΔEk=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1)试在下列简化的情况下从牛顿运动定律出发,导出动能定理的表达式:物体为质点,作用力是恒力,运动轨道为直线。要求写出每个符号以及所得结果中每项的意义。

2)如图所示,一弹簧振子,物块的质量为m,它与水平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起初,用手按住物块,物块的速度为零,弹簧的伸长量为x。然后放手,当弹簧的长度回到原长时,物块的速度为v。试用动能定理求此过程中弹力所作的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是原子物理史上几个著名的实验,关于这些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1:卢瑟福通过α粒子散射实验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

B. 2:放射线在垂直纸面向外的磁场中偏转,可知射线甲的穿透能力最强-

C. 3:电压相同时,光照越强,光电流越大,说明遏止电压和光的强度有关

D. 4:链式反应属于核裂变,铀核的一种裂变方式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为某一物理量y随另一物理量x变化的函数图象,关于该图象与横轴所围面积(阴影部分)的物理意义,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若图象表示质点的加速度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则面积值等于质点在对应时间内的位移

B. 若图象表示力随位置的变化关系,则面积值等于该力在对应位移内做功的平均功率

C. 若图象表示沿x轴方向电场的场强随位置的变化关系,则面积值等于电场在Ox0段的电势差

D. 若图象表示电容器充电电流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则面积值等于对应时间内电容器储存的电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一足够长的条状区域内存在匀强电场和匀强磁场,其在xOy平面内的截面如图所示:中间是磁场区域,其边界与y轴垂直,宽度为l,磁感应强度的大小为B,方向垂直于xOy平面;磁场的上、下两侧为电场区域,宽度均为l,电场强度的大小均为E,方向均沿x轴正方向;MN为条状区域边界上的两点,它们的连线与y轴平行,一带正电的粒子以某一速度从M点沿y轴正方向射入电场,经过一段时间后恰好以从M点入射的速度从N点沿y轴正方向射出,不计重力。

1)定性画出该粒子在电磁场中运动的轨迹;

2)求该粒子从M点入射时速度的大小;

3)若该粒子进入磁场时的速度方向恰好与x轴正方向的夹角为,求该粒子的比荷及其从M点运动到N点的时间。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