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物理 > 题目详情
6.假设地球是一半径为R,质量分布均匀的球体,一矿井深度为d.已知质量分布均匀的球壳对壳内物体的引力为零.矿井底部和地面处的重力加速度大小之比为$1-\frac{d}{R}$.

分析 根据题意知,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等于半径为R的球体在表面产生的加速度,矿井深度为d的井底的加速度相当于半径为R-d的球体在其表面产生的加速度,根据地球质量分布均匀得到加速度的表达式,再根据半径关系求解即可.

解答 解:令地球的密度为ρ,则在地球表面,重力和地球的万有引力大小相等,有:g=$\frac{GM}{{R}^{2}}$,
由于地球的质量为:M=ρ$\frac{4}{3}$πR3
所以重力加速度的表达式可写成:g=$\frac{GM}{{R}^{2}}$=$\frac{\frac{4}{3}Gρπ{R}^{3}}{{R}^{2}}$=$\frac{4}{3}$GρπR.
根据题意有,质量分布均匀的球壳对壳内物体的引力为零,故在深度为d的井底,受到地球的万有引力即为半径等于(R-d)的球体在其表面产生的万有引力,故井底的重力加速度为:g′=$\frac{4}{3}$Gρπ(R-d).
所以有:$\frac{g'}{g}$=$\frac{R-d}{R}$=$1-\frac{d}{R}$
故答案为:$1-\frac{d}{R}$

点评 本题考查万有引力定律的应用,要注意抓住在地球表面重力和万有引力相等,在矿井底部,地球的重力和万有引力相等,要注意在矿井底部所谓的地球的质量不是整个地球的质量而是半径为(R-d)的球体的质量.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多选题

1.如图所示,一根细线下端栓一个金属小球P,细线的上端固定在金属块Q上,Q放在带小孔的水平桌面上,小球在某一水平面内做匀速圆周运动(圆锥摆).现使小球改到一个更高的水平面上做匀速圆周运动(图上未画出),两次金属块Q都保持在桌面上静止,则(  )
A.Q受到桌面的支持力不变
B.Q受到桌面的静摩擦力变大,但方向不变
C.小球P运动的角速度变大
D.小球P运动的周期变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计算题

17.如图所示,A、B两个完全相同的小球用两根细线L1、L2栓在同一点O并在同一水平面内做匀速圆周运动,两细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分别为60°和30°,求:
(1)细线L1、L2的拉力之比$\frac{{F}_{1}}{{F}_{2}}$;
(2)小球A、B做圆周运动的线速度大小之比$\frac{{v}_{1}}{{v}_{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题

14.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中,质量为m=1.00kg的重锤拖着纸带下落,在此过程中,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打出一系列的点.在纸带上选取五个连续的点A、B、C、D和E,如图所示.其中O为重锤开始下落时记录的点,各点到O点的距离分别是31.4mm、49.0mm、70.5mm、95.9mm、124.8mm.当地重力加速度g=9.8m/s2.本实验所用电源的频率f=50Hz.(结果保留三位有数数字)

(1)下列哪些仪器本次实验不需要用到C(单选)
A、纸带    B、重锤    C、天平    D、打点计时器
(2)打点计时器打下点B时,重锤下落的速度vB=0.978 m/s,打点计时器打下点D时,重锤下落的速度vD=1.36m/s.
(3)从打下点B到打下点D的过程中,重锤重力势能减小量△Ep=0.460J,重锤动能增加量△Ek=0.447 J.
(4)实验中,发现重锤减少的势能总是大于重锤增加的动能,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C(单选)
A.选用的重锤质量过大
B.数据处理时出现计算错误
C.空气对重锤的阻力和打点计时器对纸带的阻力
D.实验时操作不够细,实验数据测量不准确
(5)在误差允许范围内,通过比较重力的减小量和动能的增加量是否相等 就可以验证重锤下落过程中机械能守恒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题

1.我国宇航员在“天宫一号”中处于完全失重状态(如图甲),此时无法用天平称量物体的质量.某同学设计了在这种环境中测量小球质量的实验装置,如图乙所示:光电传感器B能够接受光源A发出的细激光束,若B被挡光就将一个电信号给予连接的电脑.将弹簧测力计右端用细线水平连接在空间站壁上,左端拴在另一穿过了光滑水平小圆管的细线MON上,N处系有被测小球,让被测小球在竖直面内以O点为圆心做匀速圆周运动.
(1)实验时,从电脑中读出小球自第1次至第n次通过最高点的总时间t和测力计示数F,除此之外,还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是:ON的长度R
(2)被测小球质量的表达式为m=$\frac{F{t}^{2}}{4{π}^{2}(n-1)^{2}R}$[用(1)中的物理量的符号表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如图所示,一根长为l,质量为m的匀质软绳悬于O点,若将其下端向上提起使其对折,则软绳重力势能变化为(  )
A.mglB.$\frac{1}{2}$mglC.$\frac{1}{3}$mglD.$\frac{1}{4}$mg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8.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电磁炉是利用电磁感应现象产生涡流加热的
B.远距离输电时,为了减少输电线上电能的损耗需要采用低电压输电
C.金属探测器利用电流的热效应原理来工作
D.DVD光盘是利用磁粉记录信息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若规定无穷远处电势为零,则点电荷产生电势的公式为φ=k$\frac{q}{r}$.在x轴上有两个点电荷q1和q2(q1在q2的左边),电势随着x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在x=0处电势趋于正无穷;当x=x0时,电势为0:当x=x1时,电势有最小值.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在x=0处有一正电荷B.在x=x1处电场强度为0
C.电荷q1是负电荷,电荷q2是正电荷D.在x=x1处有一个负电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如图,质点A、B从同一位置开始做直线运动的v-t图象,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质点A在3~9 s时间内的加速度等于质点B在3~12 s时间内的加速度
B.在0~12 s时间内,质点A的平均速度为$\frac{7}{6}$m/s
C.在12 s末,A、B两质点相遇
D.在12 s末,A、B两质点相距27m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