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物理 > 题目详情
[物理选修3-5]
(1)目前,在居室装修中经常用到花岗岩、大理石等装修材料,这些岩石都不同程度地含有放射性元素,比如,有些含有铀、钍的花岗岩等岩石会释放出放射性惰性气体氡,而氡会发生放射性衰变,放出α、β、γ射线,这些射线会导致细胞发生癌变及呼吸道等方面的疾病,根据有关放射性知识可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
A.氡的半衰期为3.8天,若取4个氡原子核,经7.6天后就一定剩下一个原子核了
B.β衰变所释放的电子是原子核内的中子转化成质子和电子所产生的
C.γ射线一般伴随着α或β射线产生,在这三种射线中,γ射线的穿透能力最强,电离能力也最强
D.发生α衰变时,生成核与原来的原子核相比,中子数减少了4
(2)如图所示,平板小车C静止在光滑的水平面上.现在A、B两个小物体(可视为质点),分别从小车C的两端同时水平地滑上小车.初速度VA=1.2m/s,VB=0.6m/s,A、B与C间的动摩擦因数都是μ=0.1.A、B、C的质量都相同.最后A、B恰好相遇而未碰撞.g取10m/s2.求:
(1)ABC共同运动的速度;
(2)定性描述从AB滑上小车以后ABC三个物体相对地面运动的情况.
(1)A、原子核的衰变是随机的,半衰期是一个统计规律.氡的半衰期为3.8天,若取4个氡原子核,经7.6天后,即两个半衰期,不一定剩下一个原子核.故A错误.
B、β衰变所释放的电子是原子核内的中子转化成质子和电子所产生的.故B正确.
C、γ射线一般伴随着α或β射线产生,在这三种射线中,γ射线的穿透能力最强,电离能力最弱.故C错误.
D、发生α衰变时,根据质量数守恒和电荷数可知,生成核与原来的原子核相比,质量数减少了4,电荷数减小了2,中子数减小了2.故D错误.
故选B
(2)(1)对于ABC三个物体组成的系统,合力为零,系统的总动量守恒.取A的初速度VA方向为正方向,三个物体的质量为m.
根据动量守恒定律得
mVA-mVB=3mV
得 V=
1
3
(vA-vB)
=0.2m/s.
(2)A先水平向右做匀减速直线运动,B先水平向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此过程,C由于受到的A、B的摩擦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C保持静止状态,由于A的初动量大于B的初动量,B的速度先减至零,然后BC一起水平向右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当三个物体的速度相同时,三个物体一起以共同的速度水平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
答:(1)B;
(2)(1)ABC共同运动的速度是0.2m/s;(2)A水平向右做匀减速直线运动,B先向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然后BC一起水平向右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最后三个物体一起以共同的速度水平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甲乙两球在水平光滑轨道上同方向运动,已知它们的动量分别是p1=5kg.m/s,p2=7kg.m/s,甲从后面追上乙并发生碰撞,碰后乙球的动量变为10kg.m/s,则两球质量m1与m2间的关系可能是(  )
A.m1=m2B.2m1=m2C.4m1=m2D.6m1=m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不详 题型:多选题

甲、乙两球在水平光滑轨道上向同方向运动,已知它们的动量分别是P=5kg?m/s,P=7kg?m/s,甲从后面追上乙并发生碰撞,碰后乙球的动量变为10kg?m/s,则二球质量m与m间的关系可能是(  )
A.m=mB.m=2mC.m=4mD.m=6m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一辆小车装一单摆,小车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如图所示.开始时将摆球拉至某一高度(小车和摆球都静止).当将摆球无初速释放后,做自由摆动时(  )
A.在摆动过程中,摆绳的拉力对摆球不做功
B.不计空气阻力,在摆动过程中,摆球的机械能守恒
C.在摆动过程中,地面对小车的弹力保持不变
D.小球摆至最高点时,小球相对小车的速度为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不详 题型:问答题

物理--选修3-5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
A.汤姆孙发现电子后猜想出原子内的正电荷集中在很小的核内
B.氢原子从低能级向高能级跃迁时产生原子光谱
C.在α、β、γ这三种射线中,γ射线的穿透能力最强,α射线的电离能力最强
D.铀核(92238U)衰变为铅核(82206Pb)的过程中,要经过8次α衰变和6次β衰变
E.霓虹灯和煤气灯火焰中燃烧的钠蒸气产生的光谱是连续光谱
F.半衰期是原子核有半数发生衰变所需的时间
(2)如图所示,在水平光滑直导轨上,静止着三个质量均为m=1kg的相同小球A、B、C,现让A球以v0=2m/s的速度向着B球运动,A、B两球碰撞后粘在一起,两球继续向右运动并与C球碰撞,C球的最终速度vC=1m/s.问:
①A、B两球与C球相碰前的共同速度多大?
②两次碰撞过程中一共损失了多少动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不详 题型:问答题

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平板车P高h,质量为m的小物块Q的大小不计,位于平板车的左端,系统原来静止在光滑水平面地面上.一不可伸长的轻质细绳长为R,一端悬于Q正上方高为R处,另一端系一质量也为m的小球(大小不计).今将小球拉至悬线与竖直位置成60°角,由静止释放,小球到达最低点时与Q的碰撞时间极短,且无能量损失,已知Q离开平板车时速度大小是平板车速度的两倍,Q与P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M:m=4:1,重力加速度为g.求:
(1)小物块Q离开平板车时速度为多大?
(2)平板车P的长度为多少?
(3)小物块Q落地时距小球的水平距离为多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不详 题型:问答题

如图所示,甲、乙两光滑圆轨道放置在同一竖直平面内,甲轨道半径是R且为乙轨道半径的2倍,两轨道之间由一光滑水平轨道CD相连,在水平轨道CD上有一轻弹簧被a、b两个小球夹住,但不拴接.如果a、b两个小球的质量均为m,同时释放两小球,且要求a、b都能通过各自的最高点,则弹簧在释放前至少具有多大的弹性势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不详 题型:多选题

如图所示,A、B两物体的质量之比MA:MB=3:2,原来静止在平板小车C上,A、B间有一根被压缩的弹簧,地面光滑.当弹簧突然释放后,A、B两物体被反向弹开,则A、B两物体滑行过程中(  )
A.若A、B与平板车上表面间的动摩擦因数相同,A、B组成的系统动量守恒
B.若A、B与平板车上表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之比为2:3,A、B组成的系统动量守恒
C.若A、B与平板车上表面间的动摩擦因数相同,A、B两物体的总动量向右
D.若A、B与平板车上表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之比为2:3,小车C向左运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春节期间孩子们玩“冲天炮”.一只被点燃的“冲天炮”向下喷气体,在一段时间内竖直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在这段时间内“冲天炮”(  )
A.受到的合外力方向竖直向上
B.受到的合外力的冲量为零
C.动量不断增大
D.动能不断增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