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物理 > 题目详情

如图,固定于小车上的支架上用细线悬挂一小球.线长为L.小车以速度V0做匀速直线运动,当小车突然碰到障障碍物而停止运动时.小球上升的高度的可能值是( )

A.等于B.小于
C.大于D.等于2L

ABD

解析试题分析:根据机械能守恒定律,小球在最低处的动能转化在最高点的重力势能即,则最高点的高度为h=。若h<L,则AB均有可能。或者h>2L小球能够超过最高点时速度大于,D答案也是有可能,但无论如何都不可能违背机械能守恒定律超过h,C错。
考点:机械能守恒定律、圆周运动最高点
点评:此类问题主要是结合了圆周运动。通过最高点时最小速度是否能够为零,是本题的关键所在。要么经过最高点时还有速度并且超过,要么就不要超过圆心等高处。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如图所示,水平面上,质量为10kg的物块A拴在一个被水平拉伸的弹簧一端,弹簧的另一端固定在小车上,小车正在以v=2m/s的速度向左匀速运动,此时弹簧对物块的弹力大小为10N时,物块相对于小车处于静止状态,若小车突然以a=2m/s2的加速度刹车时(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1)某试验小组利用拉力传感器来验证牛顿第二定律,实验装置如图.他们将拉力传感器固定在小车上,用不可伸长的细线将其通过一个定滑轮与钩码相连,用拉力传感器记录小车受到的拉力F的大小;小车后面固定一打点计时器,通过拴在小车上的纸带,可测量小车匀加速运动的速度与加速度.
①若交流电的频率为50Hz,则根据下图所打纸带的打点记录,AB两点的时间间隔为
0.1
0.1
 s,小车此次运动经B点时的速度vB=
0.40
0.40
m/s,小车的加速度a=
1.46
1.46
m/s2.(vB、a的结果均保留到小数点后两位)

②要验证牛顿第二定律,除了途中提及的器材及已测出的物理量外,实验中还要使用
天平
天平
(填仪器名称)来测量
小车质量
小车质量
(填物理量名称).
③由于小车所受阻力f的大小难以测量,为了尽量减小实验的误差,需尽可能降低小车所受阻力f的影响,以下采取的措旅中必要的是(双选):
AC
AC

A.适当垫高长木板无滑轮的一端,使未挂钩码的小车被轻推后恰能拖着纸带匀速下滑
B.应使钩码总质量m远小于小车(加上传感器)的总质量M
C.应通过调节定滑轮的高度确保拉小车的细绳与木板平行
D.钩码的总质量m应小些
(2)如图1所示为某同学“探究弹簧弹力跟伸长的关系”的实验装置图,所用钩码的重力相当于对弹簧提供了向右的恒定的拉力.
(I)实验的步骤如下:
①把细绳和弹簧的小环结好,让细绳跨过定滑轮,并结好细绳套.
②从刻度尺上读出弹簧左侧结点到小环结点的距离(即原长).
③在细绳套上挂上1个已知质量的钩码,待弹簧伸长到稳定时,
从刻度尺上读出弹簧的长度
从刻度尺上读出弹簧的长度
,再计算此时的伸长量,和钩码的质量一并填入列表.
④换上2个、3个、4个、5个钩码挂上细绳套;重复③的步骤,得到五组数据.
⑤以弹力(钩码质量换算过来)为纵坐标,以弹簧伸长量为横坐
标,根据所测数据在坐标纸上描点,作出一条平滑的直线,
归纳出实验的结论.
(Ⅱ)如图2是弹簧弹力F与弹簧伸长量x的F-x图线,由此可弹得到结论:
弹力F与弹簧伸长量x为线性关系
弹力F与弹簧伸长量x为线性关系

图线不过原点的原因是由于
弹簧与桌面及绳子与滑轮间存在的摩擦造成的
弹簧与桌面及绳子与滑轮间存在的摩擦造成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如图所示,质量为10kg的物体拴在一个被拉伸的弹簧的左端,弹簧的另一端固定在小车上,当小车不动时弹簧的弹力为5N,此时A静止在小车.当小车向右做变加速运动,其加速度由0逐渐增加到1m/S2的过程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①物体受到的弹簧的弹力变大
②物体相对于小车仍是静止的
③物体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不变
④物体受到的摩擦力先变后小变大,但不会超过5N.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如图所示,固定在地面上的光滑轨道AB、CD,均是半径为R的
14
圆弧.一质量为m、上表面长也为R的小车静止在光滑水平面EF上,小车上表面与轨道AB、CD的末端B、C相切.一质量为m的物体(大小不计)从轨道AB的A点由静止下滑,由末端B滑上小车,小车在摩擦力的作用下向右运动.当小车右端与壁CF接触前的瞬间,物体m恰好滑动到小车右端相对于小车静止,同时小车与CF相碰后立即停止运动但不粘连,物体则继续滑上轨道CD.求:
(1)物体滑上轨道CD前的瞬间时速率;
(2)水平面EF的长度;
(3)当物体再从轨道CD滑下并滑上小车后,如果小车与壁BE相碰后速度也立即变为零,最后物体m停在小车上的Q点,则Q点距小车右端多远?
精英家教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精英家教网如图所示,固定在地面上的光滑圆弧轨道AB、EF,他们的圆心角均为90°,半径均为R,一质量为m,上表面长也为R的小车静止在光滑水平面CD上,小车上表面与轨道AB、EF的末端B、E相切,一质量也为m的物体(大小不计)从轨道AB的A点由静止下滑,由末端B滑上小车,小车在摩擦力的作用下向右运动,当小车右端与壁DE刚接触时,物体m恰好滑动到小车右端相对于小车静止,同时小车与DE相碰后立即停止运动但不粘连,物体则继续滑上圆弧轨道EF,以后又滑下来冲上小车,求:
(1)物体从A点滑到B点时的速率和滑上EF前的瞬时速率;
(2)水平面CD的长度;
(3)当物体再从轨道EF滑下并滑上小车后,如果小车与壁BC相碰后速度也立即变为零,最后物体m停在小车上的Q点,则Q点距小车右端的距离.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