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物理 > 题目详情

如右图所示为某同学设计的节能运输系统.斜面轨道的倾角为37°,木箱与轨道之间的动摩擦因数.设计要求:木箱在轨道顶端时,自动装货装置将质量的货物装入木箱,木箱载着货物沿轨道无初速滑下,当轻弹簧被压缩至最短时,自动装货装置立刻将货物卸下,然后木箱恰好被弹回到轨道顶端,接着再重复上述过程.若g取,sin 37°=0.6 ,cos 37°=0.8.求:

 

(1)离开弹簧后,木箱沿轨道上滑的过程中的加速度大小;

(2)满足设计要求的木箱质量.

 

【答案】

(1)  (2)2 kg

【解析】

试题分析:(1)设木箱质量为m′,对木箱的上滑过程,由牛顿第二定律有:

,代入数据解得:a=.

(2)设木箱沿轨道下滑的最大距离为L,弹簧被压缩至最短时的弹性势能为,根据能量守恒定律:货物和木箱下滑过程中有:

木箱上滑过程中有

联立代入数据解得:.

考点:考查了牛顿第二定律,能量守恒定律的应用

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掌握牛顿第二定律,会用牛顿第二定律求加速度.以及选择合适的研究过程,运用能量守恒.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1)图(a)为“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装置示意图,现有的器材为:铁架台、电磁打点计时器、纸带、复写纸、带铁夹的重锤.为完成本实验,除了所给的器材,还需要的器材有:
AC
AC
(填入正确选项前的字母)

A.直尺    B.秒表    C.4~6V的交流电源    D.4~6V的直流电源
(2)在实验中,已知电磁打点计时器工作周期T=0.02S,自由下落的重锤质量m=2kg,如图(b)所示为某同学实验后选出的一条理想的纸带,O点是打出的第一个点,A、B、C是在纸带上取出的三个计数点,AB、BC间各有一个点未画出.经测得A、B、C三点到O点的距离分别为:S1=12.9cm,S2=20.6cm,S3=28.9cm,g=10m/s2,完成以下问题:(★本题中涉及到数值计算的,结果均得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①纸带的
端与重锤连接(填左或右).
②打点计时器打下计数点B时,物体的速度vB=
2.0
2.0
m/s.
③从起点O到打下计数点B的过程中,重力势能的减少量△EP=
4.1
4.1
J,此过程中物体动能的增量△EK=
4.0
4.0
J.
④在此实验中发现,重锤重力势能的减少量总是大于动能的增量,其主要原因是因为在重锤下落过程存在阻力作用,可以通过该装置测定该阻力的大小.设重锤所受阻力大小F恒定,试用题目中所给物理量的符号表示出重锤所受阻力大小F=
mg-m
s3+s1-2s2
4T2
mg-m
s3+s1-2s2
4T2
.(用m、T、g、S1、S2、S3表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如图所示,某同学做了如下的力学实验,一个质量为m的物体A在水平面上运动,A受到向右的拉力F作用.设水平向右为加速度a的正方向,如图(a)所示,测得A 的加速度a与拉力F之间的关系如图(b )所示.由图象可知,A 的质量m=
7.5Kg
7.5Kg
,A与水平面的动摩擦因数μ=
0.4
0.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2004?扬州一模)在做“用电流表和电压表测一节干电池的电动势和内电阻”的实验时
(1)某同学连接的实物图如右图所示.但当开关闭合时发现电压表有示数而电流表没有示数,实验前仪器都检查过是好的,也就是说只可能是某根连接导线断了.那么,请你分析一下,可能发生断路故障的导线是
2、5、6
2、5、6
(写出所有可能断的导线的编号).

(2)某同学在实验时使用的电流表量程为0-0.6A,电压表量程为0-3V,并加接了一个已知阻值的定值电阻R0,如图甲所示,试说明他加接此电阻的作用是
防止变阻器电阻过小时,电池被短路或电流表被烧坏.
防止变阻器电阻过小时,电池被短路或电流表被烧坏.
_,设干电池的内阻约为1Ω,并估算电阻R0的最小阻值大约是
1.5Ω
1.5Ω

(3)如果某同学把R0接到图乙所示的位置,改变滑动变阻器的阻值,测出了两组对应的电流表和电压表示数U1、I1和U2、I2后,则测出的电源内阻的阻值为r=
U2-U1
I1-I2
-R0
U2-U1
I1-I2
-R0
 (用R0、U1、I1和U2、I2表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2011-2012学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卷(解析版) 题型:实验题

某同学用如右图所示装置测量重力加速度g,所用交流电频率为50 Hz。在所选纸带上取某点为0号计数点,然后每3个点取一个计数点,所有测量数据及其标记符号如下图所示

    

(1)本实验中,电磁式打点计时器所使用的电源是_____________(填“甲”或“乙”)

甲——电压合适的50Hz的交流电源;    

乙——电压可调的直流电源;

(2)设相邻两个计数点的时间间隔为T,则计算重力加速度的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重力加速度的计算结果是g=_____________________m/s2(结果保留3位有效数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中,已知电磁打点计时器工作周期T=0.02s,自由下落的重锤质量m=2kg,如图所示为某同学实验后选出的一条理想的纸带,O点是自由落体的第一个点,A、B、C是在纸带上取出的三个计数点,AB、BC间各有一个点未画出。经测得A、B、C三点到O点的距离分别为:S1=12.90cm,S2=20.60cm,S3=28.90cm,g=10m/s2,完成以下问题:(本题中的数值计算,结果均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①纸带的______端与重锤连接(填左或右)。

②打点计时器打下计数点B时,物体的速度vB=_________m/s。

③从起点O到打下计数点B的过程中,重力势能的减少量△EP=________J,此过程中物体动能的增量△EK=__________J。

④在此实验中发现,重锤重力势能的减少量总是大于动能的增加量,其主要原因是因为在重锤下落过程存在阻力作用,可以通过该装置测定该阻力的大小。设重锤所受阻力大小F恒定,试用题目中所给物理量的符号表示出重锤所受阻力大小F=____________。(用m、T、g、S1、S2、S3表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