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物理 > 题目详情
如图所示为“探究加速度与物体受力与质量的关系”实验装置图.图中A为小车,B为装有砝码的小桶,C为一端带有定滑轮的长木板,小车通过纸带与电火花打点计时器相连,计时器接50HZ交流电.小车的质量为m1,小桶(及砝码)的质量为m2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D

A.每次改变小车质量时,应重新平衡摩擦力
B.实验时应先释放小车后接通电源
C.本实验m2应远大于m1
D.在用图象探究加速度与质量关系时,应作a-
1m1
图象
(2)实验时,某同学由于疏忽,遗漏了平衡摩擦力这一步骤,他测量得到的a-F图象,可能是图中的图线
.(选填“甲”、“乙”、“丙”)

(3)上图给出的是实验中获取的一条纸带的一部分:0、1、2、3、4、5、6、7是计数点,每相邻两计数点间还有4个打点(图中未标出),计数点间的距离如图所示.根据图中数据计算的加速度a=
0.496
0.496
m/s2 (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分析:(1)实验时需要提前做的工作有两个:①平衡摩擦力,且每次改变小车质量时,不用重新平衡摩擦力,因为f=mgsinθ=μmgcosθ,m约掉了.②让小车的质量M远远大于小桶(及砝码)的质量m,
(2)如果没有平衡摩擦力的话,就会出现当有拉力时,物体不动的情况.
(3)利用逐差法△x=aT2可以求出物体的加速度大小,
解答:解:(1)A:平衡摩擦力,假设木板倾角为θ,则有:f=mgsinθ=μmgcosθ,m约掉了,故不需要重新平衡摩擦力.故A错误.
B:实验时应先接通电源后释放小车,故B错误.
C:让小车的质量M远远大于小桶(及砝码)的质量m,因为:际上绳子的拉力F=Ma=
M
M+m
mg,故应该是m<<M,故C错误.
D:F=ma,所以:a=
F
m1
F,当F一定时,a与
1
m1
成正比,故D正确.
故选D.
(2)遗漏了平衡摩擦力这一步骤,就会出现当有拉力时,物体不动的情况.故图线为丙.
(3)每相邻两计数点间还有4个打点,说明相邻的计数点时间间隔:T=0.1s,
根据逐差法有:
a1=
X34-X01
T2

a2=
X45-X12
T2

a3=
X56-X23
T2

a=
a1+a2+a3
3
=
X36-X03
(3T)2
=0.496m/s2
故答案为:(1)D   (2)丙  (3)0.496m/s2
点评:会根据实验原理分析分析为什么要平衡摩擦力和让小车的质量M远远大于小桶(及砝码)的质量m,且会根据原理分析实验误差.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如图所示为“探究加速度与质量关系”的实验装置图,砂桶质量较小,绳上的拉力可认为等于砂桶的重力.保持砂桶质量不变,改变小车的质量,得到数据如下表所示.
实验
次数
小车质
量m(kg)
小车的加速
(m/s2
小车质量的
倒数1/m(1/kg)
1 0.10 0.50 10.00
2 0.20 0.26 5.00
3 0.30 0.23 3.33
4 0.40 0.12 2.50
5 0.50 0.10 2.00
(1)根据表中的数据,在图示的坐标系中描出相应的实验数据点,并作出a-
1
m
图象.
(2)由a-
1
m
图象,你得出的结论为:
在误差允许的范围内,保持外力不变,物体的加速度与质量成反比.
在误差允许的范围内,保持外力不变,物体的加速度与质量成反比.

(3)物体受到的合力大约为
5
5
N.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根据有关实验,回答问题:

1.图甲中游标卡尺读数为    cm。

2.如图所示为“探究加速度与物体受力与质量的关系”实验装置图。图中A为小车,B为装有砝码的小桶,C为一端带有定滑轮的长木板,小车通过纸带与电火花打点计时器相连,计时器接50HZ交流电。小车的质量为M,小桶(及砝码)的质量为m

①(2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每次改变小车质量时,应重新平衡摩擦力

B.实验时应先释放小车后接通电源

C.本实验m应远大于M

D.在用图像探究加速度与质量关系时,应作a-图像

②(2分)实验时,某同学由于疏忽,遗漏了平衡摩擦力这一步骤,用细线通过定滑轮挂上重物让小车匀加速下滑,不断改变重物的质量m,测出对应的加速度a,则小车加速度a与所挂重物质量m的关系可能是下图中的图线        。(选填“甲”、“ 乙”、“ 丙”)

③(2分)某同学平衡摩擦力后,控制小桶(及砝码)质量不变,研究小车加速度与其质量的关系,得到了如图戊所示的a-1/M图像,图像末端不是直线的原因是              。(请用文字表述)

3.测定木块与长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时,采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图中长木板水平固定.下图为木块在水平木板上带动纸带运动打出的一条纸带的一部分,0、1、2、3、4、5、6为计数点,相邻两计数点间还有4个打点未画出.从纸带上测出x1=3.20cm,x2=4.52cm,x5=8.42cm,x6=9.70cm.则木块加速度大小a=        m/s2(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2011年江苏省怀仁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检测物理卷 题型:实验题

根据有关实验,回答问题:
【小题1】图甲中游标卡尺读数为   cm。

【小题2】如图所示为“探究加速度与物体受力与质量的关系”实验装置图。图中A为小车,B为装有砝码的小桶,C为一端带有定滑轮的长木板,小车通过纸带与电火花打点计时器相连,计时器接50HZ交流电。小车的质量为M,小桶(及砝码)的质量为m
①(2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每次改变小车质量时,应重新平衡摩擦力
B.实验时应先释放小车后接通电源
C.本实验m应远大于M
D.在用图像探究加速度与质量关系时,应作a-图像
②(2分)实验时,某同学由于疏忽,遗漏了平衡摩擦力这一步骤,用细线通过定滑轮挂上重物让小车匀加速下滑,不断改变重物的质量m,测出对应的加速度a,则小车加速度a与所挂重物质量m的关系可能是下图中的图线       。(选填“甲”、“ 乙”、“ 丙”)
③(2分)某同学平衡摩擦力后,控制小桶(及砝码)质量不变,研究小车加速度与其质量的关系,得到了如图戊所示的a-1/M图像,图像末端不是直线的原因是             。(请用文字表述)
【小题3】测定木块与长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时,采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图中长木板水平固定.下图为木块在水平木板上带动纸带运动打出的一条纸带的一部分,0、1、2、3、4、5、6为计数点,相邻两计数点间还有4个打点未画出.从纸带上测出x1=3.20cm,x2=4.52cm,x5=8.42cm,x6=9.70cm.则木块加速度大小a=        m/s2(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2011年江苏省高三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检测物理卷 题型:实验题

根据有关实验,回答问题:

1.图甲中游标卡尺读数为    cm。

2.如图所示为“探究加速度与物体受力与质量的关系”实验装置图。图中A为小车,B为装有砝码的小桶,C为一端带有定滑轮的长木板,小车通过纸带与电火花打点计时器相连,计时器接50HZ交流电。小车的质量为M,小桶(及砝码)的质量为m

①(2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每次改变小车质量时,应重新平衡摩擦力

B.实验时应先释放小车后接通电源

C.本实验m应远大于M

D.在用图像探究加速度与质量关系时,应作a-图像

②(2分)实验时,某同学由于疏忽,遗漏了平衡摩擦力这一步骤,用细线通过定滑轮挂上重物让小车匀加速下滑,不断改变重物的质量m,测出对应的加速度a,则小车加速度a与所挂重物质量m的关系可能是下图中的图线        。(选填“甲”、“ 乙”、“ 丙”)

③(2分)某同学平衡摩擦力后,控制小桶(及砝码)质量不变,研究小车加速度与其质量的关系,得到了如图戊所示的a-1/M图像,图像末端不是直线的原因是              。(请用文字表述)

3.测定木块与长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时,采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图中长木板水平固定.下图为木块在水平木板上带动纸带运动打出的一条纸带的一部分,0、1、2、3、4、5、6为计数点,相邻两计数点间还有4个打点未画出.从纸带上测出x1=3.20cm,x2=4.52cm,x5=8.42cm,x6=9.70cm.则木块加速度大小a=         m/s2(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不详 题型:填空题

如图所示为“探究加速度与质量关系”的实验装置图,砂桶质量较小,绳上的拉力可认为等于砂桶的重力.保持砂桶质量不变,改变小车的质量,得到数据如下表所示.
实验
次数
小车质
量m(kg)
小车的加速
(m/s2
小车质量的
倒数1/m(1/kg)
1 0.10 0.50 10.00
2 0.20 0.26 5.00
3 0.30 0.23 3.33
4 0.40 0.12 2.50
5 0.50 0.10 2.00
(1)根据表中的数据,在图示的坐标系中描出相应的实验数据点,并作出a-
1
m
图象.
(2)由a-
1
m
图象,你得出的结论为:______.
(3)物体受到的合力大约为______N.

精英家教网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