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物理 > 题目详情

在粗糙的水平面上有两个静止的物体A、B,它们的质量均为。A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B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在水平恒力F="20" N的作用下从静止开始向右做匀加速直线运动,F作用了t="2" s然后撤掉。求:A、B都静止时它们之间的距离L。

2 m

解析试题分析: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解得: 
两物块2 s时的速度为: 
撤去力F后,A的加速度大小: 
减速到停下,A的位移大小:
B的加速度大小: 
减速到停下,B的位移大小: 
所以A、B都静止时它们之间的距离: 
考点:本题考查牛顿第二定律、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计算题

(15分)如图所示,从A点以v0=4m/s的水平速度抛出一质量m=1kg的小物块(可视为质点),当物块运动至B点时,恰好沿切线方向进入光滑圆弧轨道BC,经圆弧轨道后滑上与C点等高、静止在粗糙水平面的长木板上,圆弧轨道C端切线水平。已知长木板的质量M=4kg,A、B两点距C点的高度分别为H=0.6m、h=0.15m,R=0.75m,物块与长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1=0.5,长木板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1=0.2,g=10m/s2。求:

(1)小物块运动至B点时的速度大小和方向;
(2)小物块滑动至C点时,对圆弧轨道C点的压力;
(3)长木板至少为多长,才能保证小物块不滑出长木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计算题

如图所示,物体由静止从A点沿斜面匀加速下滑,随后在水平面上作匀减速运动,最后停止于C点,已知AB =" 4" m,BC =" 6" m,整个运动历时10 s,求分别在AB和BC运动的加速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计算题

如图所示,传送带与地面倾角θ=37o,从A到B长度为,传送带以=10m/s 的速率逆时针转动.在传送带上端A无初速地放一个质量为m=0.5kg的黑色煤块,它与传送带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0.5.煤块在传送带上经过会留下黑色划痕 已知sin37o=0.6,g=10,求:

(1)煤块从A到B的时间。
(2)煤块从A到B的过程中传送带上形成划痕的长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计算题

如图所示,一条上端固定的绳长l1=7.5m,质量m=60Kg的特技演员从绳上端先沿绳从静止开始无摩擦下滑一段距离后,突然握紧绳子,与绳子之间产生f="1800" N的摩擦阻力。滑到绳子末端时速度刚好为零。求:

(1)特技演员下滑所用的时间t.
(2)在水平面上有一辆长l2=3m平板车,其上表面与绳末端等高,车右端离绳末端s=4m,平板车能一直以v="2" m/s的恒定速度向右运动,为了要让该演员滑下后能留在车上,则车启动后演员应在多长时间范围内开始下滑?(把人看作质点,人与车之间动摩擦系数μ=0.2, g取10m/s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计算题

如图所示,t =0时,质量为0.5 kg的物体从光滑斜面上的A点由静止开始下滑,经过B点后进入水平面,最后停在C点,每隔2s物体的瞬时速度记录在下表中,重力加速度g=" 10" m/s2.
求:物体经过B点的时刻和速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计算题

有一个长L=4m、倾角为θ=370的斜面,底端有一垂直斜面的挡板。有一质量m=1kg的小物块从顶端A由静止沿斜面下滑,碰到挡板时的速度v=4m/s。若小物块从顶端A由静止沿斜面下滑到某点B(图中未标出)时,对其施加一平行于斜面向上的恒力F=10N,使小物块恰好不撞到挡板上。(g=10m/s2,sin37°=0.6,cos37°=0.8)求:

(1)物块A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
(2)B点到挡板的距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计算题

一小轿车从高为10 m、倾角为37°的斜坡顶端从静止开始向下行驶,当小轿车到达底端时进入一水平面,在斜坡底端115 m的地方有一池塘,发动机在斜坡上产生的牵引力为,在水平地面上调节油门后,发动机产生的牵引力为,小轿车的质量为2 t,小轿车与斜坡及水平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0.5(g取).求:

(1)小轿车行驶至斜坡底端时的速度;
(2)为使小轿车在水平地面上行驶而不掉入池塘,在水平地面上加速的时间不能超过多少?(轿车在行驶过程中不采用刹车装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单选题

下列能正确反映自由落体运动过程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