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物理 > 题目详情
17.如图所示,倾角为θ的斜面体c置于水平地面上,小物块b置于斜面上,通过绝缘细绳跨过光滑的定滑轮与带正电小球M连接,连接b的一段细绳与斜面平行,带负电的小球N固定在M的正下方.两带电小球在缓慢漏电的过程中,M、b、c都处于静止状态,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b对c的摩擦力可能始终增加B.地面对c的支撑力始终变小
C.c对地面的摩擦力方向始终向左D.滑轮对绳的作用力方向始终不变

分析 b受到c的摩擦力不一定为零,与两物体的重力、斜面的倾角有关.对bc整体研究,由平衡条件分析水平面对c的摩擦力方向和支持力的大小.

解答 解:A、两带电小球在缓慢漏电的过程中,库仑引力逐渐减小,对M分析,可知拉力逐渐减小,对b分析,开始b所受的摩擦力可能沿斜面向上,则拉力减小,摩擦力可能增加,故A正确.
B、对bc整体分析,受力如图,根据平衡条件得知
水平面对c的支持力N=(Gb+Gc)-Tsinθ,拉力逐渐减小,则支持力逐渐增大,故B错误.
C、以bc整体为研究对象,分析受力如图,根据平衡条件得知
水平面对c的摩擦力f=Tcosθ=Gacosθ,方向水平向左,则c对地面的摩擦力方向始终向右,故C错误.
D、绳子对滑轮的作用力为两个相等的力T方向不变,所以绳子对滑轮的作用力方向不变,则滑轮对绳的作用力方向始终不变,故D正确.
故选:AD.

点评 本题采用隔离法和整体法研究两个物体的平衡问题及b所受的摩擦力,要根据b所受的拉力与重力沿斜面向下的分力大小关系,分析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7.如图所示,质量为m=200g的物体从半径为R=2.0m的半圆形轨道边缘由静止开始下滑,滑至最低点时对轨道的压力为物体重力的1.2倍,重力加速度g=10m/s2,求:
(1)小球经过最低点是的速度;
(2)物体在下滑到最低点的过程中,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关于机械波,下列说法与事实不一致的是(  )
A.能在真空中传播B.频率由波源决定
C.能产生干涉、衍射现象D.在传播过程中能传递能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多选题

5.如图所示,一位同学玩飞镖游戏.圆盘最上端有一P点,飞镖抛出时与P等高,且距离P点为L.当飞镖以初速度v0垂直盘面瞄准P点抛出的同时,圆盘以经过盘心O点的水平轴在竖直平面内匀速转动.忽略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为g,若飞镖恰好击中P点,则(  )
A.飞镖击中P点所需的时间为$\frac{L}{{{{v}_0}}}$
B.圆盘的半径可能为$\frac{{g{L^2}}}{{2{v}_0^2}}$
C.圆盘转动角速度的最小值为$\frac{2π{v}_{0}}{L}$
D.P点随圆盘转动的线速度可能为$\frac{5πgL}{4{v}_{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关于物理学史,下列说法中符合史实的是(  )
A.爱因斯坦为解释光的干涉现象提出了光子说
B.麦克斯韦提出了光的电磁说
C.汤姆生发现了电子,并首先提出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
D.贝克勒尔在研究天然放射性的过程中发现了放射性元素钋(Po)和镭(R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多选题

2.一束平行光照射在双缝上,在缝后屏上得到干涉条纹,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增大双缝到屏的距离,条纹间距变大
B.入射光波长变短,光强不变,条纹间距不变
C.入射光频率变化时条纹间距跟着变化
D.在水里做双缝干涉实验,同样条件下的条纹间距会变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如图所示,条形磁铁放在光滑水平桌面上,在其中央正上方固定一根长直导线,导线与磁铁垂直.现给导线通以垂直于纸面向里的电流,则与通电前相比,导线通电后磁铁(  )
A.对桌面的压力增大,向左移动B.对桌面的压力增大,不动
C.对桌面的压力减小,向右移动D.对桌面的压力减小,不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6.光滑水平面上质量m1=50kg的木箱A以速度v1=5.0m/s的速度滑行,前面有另一木箱B,m2=20kg,以速度v2=4.0m/s相向滑行,若两木箱相撞后,A的速度减小为0.2m/s,B的速度多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多选题

20.根据学过的物理知识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小轿车车尾的导电链是为了防止静电积聚
B.洗衣机的脱水筒是利用离心运动把附着在衣服上的水分甩掉
C.乘坐汽车时要系好安全带,这是为了防止汽车突然加速而对乘客造成伤害
D.夜间高压线周围有时会出现一层绿色光晕,俗称电晕,这是一种微弱的尖端放电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