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物理 > 题目详情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干涉现象中,振动加强点的位移总比减弱点的位移要大
B.单摆在周期性外力作用下做受迫振动,其振动周期与单摆的摆长无关
C.变化的电场能在其周围空间产生磁场
D.拍摄玻璃厨窗内的物品时,往往在镜头前加一个偏振片以增加透射光的强度
E.地面附近有一高速水平飞过的火箭,地面上的人观察到的火箭长度要比火箭上的人观察到的要短一些

分析 在干涉现象中,振动加强点的位移总比减弱点的振幅要大;受迫振动的频率有驱动力的频率决定;变化的电场产生磁场,变化的磁场产生电场;拍摄玻璃厨窗内的物品时,往往在镜头前加一个偏振片以玻璃反射的偏振光的强度;根据相对论分析火箭的长度的变化.

解答 解:A、在干涉现象中,振动加强点的位移总比减弱点的振幅要大,但其位移时刻在变化,所以位移不一定比减弱点的位移要大.故A错误;
B、单摆在周期性外力作用下做受迫振动,其振动周期等于驱动力的周期,与单摆的固有周期无关,故与摆长无关.故B正确;
C.根据麦克斯韦的电磁场理论,变化的电场产生磁场,变化的磁场产生电场.故C正确;
D、拍摄玻璃厨窗内的物品时,往往在镜头前加一个偏振片以减弱玻璃反射的偏振光的强度.故D错误;
E、根据相对论可知,地面附近有一高速水平飞过的火箭,地面上的人观察到的火箭长度要比火箭上的人观察到的要短一些.故E正确.
故选:BCE.

点评 本题考查了受迫振动、麦克斯韦电磁场理论、光的偏振现象、长度的相对性等;知识点多,难度小,关键是多看书,记住相关知识点.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如图所示,重5N的箱子,在4N的拉力作用下沿水平地面做直线运动.已知箱子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2,则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为(  )
A.0.8NB.1NC.4ND.5N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核电站是利用核裂变产生的核能来发电的,下列四个核反应方程属于核裂变反应的是(  )
A.${\;}_{92}^{238}$U→${\;}_{90}^{234}$Th+${\;}_{2}^{4}$He
B.${\;}_{92}^{235}$U+${\;}_{0}^{1}$n→${\;}_{56}^{141}$Ba+${\;}_{36}^{92}$Kr+3${\;}_{0}^{1}$n
C.${\;}_{7}^{14}$N+${\;}_{2}^{4}$He→${\;}_{8}^{17}$O+${\;}_{1}^{1}$H
D.${\;}_{1}^{2}$H+${\;}_{1}^{3}$H→${\;}_{2}^{4}$He+${\;}_{0}^{1}$n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我们在高中物理中学习了多种不同性质的力,在下列几种相关的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处在电场中的电荷一定受到电场力,在磁场中的通电导体一定受到磁场力
B.木块放在桌面上要受到一个向上的弹力,是由于木块发生微小形变而产生的
C.静摩擦力可能对物体做正功,也可能对物体做负功,但滑动摩擦力只能对物体做负功
D.磁场对运动电荷的洛伦兹力F的方向总与磁感应强度B和运动速度v的方向垂直,但B、v之间可以不垂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多选题

20.两根足够长的光滑导轨竖直放置,底端接阻值为R 的电阻.将质量为m的金属棒悬挂在一个固定的轻弹簧下端,金属棒和导轨接触良好,导轨所在平面与匀强磁场垂直,如图所示.除电阻R 外,其余电阻不计.现将金属棒从弹簧原长位置由静止释放.则(  )
A.释放瞬间金属棒的加速度等于重力加速度g
B.当弹簧的拉力和金属棒的重力第一次大小相等时,流过电阻R 的电流最大
C.金属棒向下运动时,流过电阻R 的电流方向为b→a
D.金属棒运动的整个过程中,电阻R 上产生的总热量等于金属棒重力势能的减少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如图所示,ABC是等边三角形,在A点放置电荷量为Q的点电荷时,取无穷远处电势为0,C点的电场强度大小和电势分别为E和ϕ.再在B点放置电荷量为-Q的点电荷时,C点的电场强度大小和电势分别(  )
A.E和0B.E和2ϕC.2E和ϕD.2E和2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7.如图所示,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从状态A变化到状态B的过程中,它对外界做功为W,外界向它传递的热量为Q.此过程中气体分子平均动能不变(选增“增大”、“不变”或“减小”),W与Q满足的关系是Q=W.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4.如图所示是某一实验小组在一次实验中用打点计时器打出的一条纸带,其中A、B、C、D、E、F是打点计时器连续打出的6个点(其中F点没画出),利用纸带旁边的刻度尺读出数据,并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图示情况,AB间距离为1.00cm.
(2)若同学们一致觉得C、D、E各点可以分别估读到最小刻度的0.8、0.5和0.2,那么.算出物体在纸带打出D点时的瞬时速度为0.988m/s,由此纸带可求出物体运动的加速度为9.75m/s2.(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3)根据以上计算结果可判定该纸带是该同学做下列哪个实验得到的C
A.练习使用打点计时器
B.探究“加速度与力和质量的关系”
C.用落体法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
D.用斜面和小车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5.如图所示,一个人把质量为m的石块,从高度为h处,以初速度v0斜向上方抛出.不计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为g.则人对石块做的功为$\frac{1}{2}m{v}_{0}^{2}$,石块落地时的动能为$\frac{1}{2}m{v}_{0}^{2}$+mgh.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