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物理 > 题目详情

【题目】某实验探究小组为了较精确地测量一待测电阻的阻值,利用多用电表粗测出它的阻值,然后再改用伏安法测量。以下是备用器材:

A.多用电表

B.电压表,量程6V,内阻约8kΩ

C.电压表,量程15V,内阻约10kΩ

D.电流表,量程10mA,内阻约

E.电流表,量程0.6A,内阻约0.5Ω

F.电源:电动势E=6V

G.滑动变阻器,最大阻值10Ω,最大电流为2A

H.滑动变阻器,最大阻值50Ω,最大电流为0.1A

I.导线、开关若干

(l)如图甲所示为多用电表表盘,若用×100Ω挡测量电阻,则读数为_________Ω

(2)请在图乙所示的虚线框内画出用伏安法测量该电阻的阻值时的实验电路图(选用的实验器材需注明符号)。_____

(3)探究小组的同学合理地连接好电路,并按正确的顺序操作,闭合开关后发现移动滑动变阻器时,电压表示数有变化,电流表示数为零,故障可能是_________,为了检测故障具体原因,可以先使用多用电表___挡检查,在断电后用多用电表____挡检测。

【答案】 900 待测电阻或电流表及连接线发生断路 电压 欧姆

【解析】(1)多用电表,用×100Ω挡测量电阻,则读数为9×100Ω=900Ω

2)电源电动势E=6V,则电压表选择V1,电路中可能出现的最大电流,则电流表选择A1;滑动变阻器选择阻值较小的R1用分压电路;电路图如图;

(3)电路故障可能是待测电阻或电流表及连接线发生断路,为了检测故障具体原因,可以先使用多用电表电压挡检查,在断电后用多用电表欧姆挡检测。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同学借助电压表和电流表测电源的电动势和内电阻时,测得4组电源的端电压U和总电流I的数据,并在U-I图上标出相应的坐标点,如图所示

1)图中标出了ABCD四组数据的对应点坐标,由U-I图线的特性可以判断_____组数据是错误的

2U-I坐标内画出U-I图线_____并根据画出的图线求得电源的电动势E_____V,内电阻r_____Ω

3如将此电源与电阻R组成一个电路,当电阻_____Ω时,电源的输出功率最大,其最大值Pmax_____W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小车在光滑水平面上向左匀速运动,轻质弹簧左端固定在A点,物体用细线拉在A点将弹簧压缩,某时刻线断了,物体沿车滑动到B端粘在B端的油泥上,取小车、物体和弹簧为一个系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若物体滑动中不受摩擦力,则全过程机械能守恒

B. 若物体滑动中有摩擦力,则全过程动量守恒

C. 不论物体滑动中有没有摩擦,小车的最终速度与断线前相同

D. 不论物体滑动中有没有摩擦,系统损失的机械能相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AB质量分别为mA=0.5kgmB=lkgAB间用弹簧连接着,弹簧劲度系数k=100N/m,轻绳一端系在A上,另一端跨过定滑轮,B为套在轻绳上的光滑圆环,另一圆环C固定在桌边,BC挡住而静止在C上,若开始时作用在绳子另一端的拉力F为零,此时A处于静止且刚没接触地面。现用恒定拉力F=10N拉绳子,恰能使B离开C但不能继续上升,不计一切摩擦且弹簧没超过弹性限度,g=10m/s求:

1B刚要离开CA上升的高度;

2)若把拉力F改为F′=20N,则B刚要离开C时,A的速度大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甲所示,倾角45°斜面置于粗糙的水平地面上,有一滑块通过轻绳绕过定滑轮与质量为m的小球相连(绳与斜面平行),滑块质量为2m,滑块能恰好静止在粗糙的斜面上。在图乙中,换成 让小球在水平面上做圆周运动,轻绳与竖直方向的夹角θ,且转动逐渐加快,θ≤45°,在图丙中,两个小球对称在水平面上做圆周运动,每个小球质量均为,轻绳与竖直方向的夹角θ,且转动逐渐加快,在θ≤45°过程中,三幅图中,斜面都静止,且小球未碰到斜面,则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甲图中斜面受到地面的摩擦力方向水平向左

B. 乙图小球转动的过程中滑块受到的摩擦力可能为零

C. 乙图小球转动的过程中滑块受到的摩擦力可能沿斜面向下

D. 丙图小球转动的过程中滑块可能沿斜面向上运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极地卫星的运行轨道平面通过地球的南北两极(轨道可视为圆轨道)。如图所示,若某极地卫星从北纬30°A点的正上方按图示方向第一次运行至南纬60°B点(图中未画出)的正上方,所用时间为6h。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该卫星的加速度为98m/s2 B. 该卫星的轨道高度约为36000km

C. 该卫星的轨道与AB两点共面 D. 该卫星每隔12h经过A点的正上方一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

A.一定温度下,水的饱和汽的压强是一定的

B.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升高相同的温度所吸收的热量与所经历的状态变化过程有关

C.单晶体有固定的熔点,多晶体和非晶体没有固定的熔点

D.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开尔文表述:不可能从单一热库吸收热量,使之完全变成功,而不产生其他影响

E.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保持体积不变,由于单位体积内分子数不变,虽然温度升高,单位时间内撞击单位面积上的分子数不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利用图a所示的装置验证动量守恒定律。在图a,气垫导轨上有AB两个滑块

滑块A右侧带有一弹簧片,左侧与打点计时器(图中未画出)的纸带相连;滑块B左侧也带有一弹簧片,上面固定一遮光片,光电计时器(未完全出)可以记录遮光片通过光电门实验測得滑块A质量m1=03kg,滑块B的质量m2=01kg,遮光片的宽度d用游标卡尺測量,如图丙所示:打点计时器所用的交流电的频率f=50Hz。将光电门固定在滑块B的右侧,启动打点计时器,给滑块A一向右的初速度,使它与B相碰;碰后光电计时器显示的时间tB=2.86×10-3s,碰撞前后打出的纸带如图b所示。

(1)遮光片的宽度d=_____cm

(2)计算可知两滑块相互作用以前系统的总动量为________kg·m/s,两滑块相互作用以后系统的总动量为______kgm/s(计算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3)若实验相对误差绝对值×100≤5%即可认为系统动量守恒,则本实验在误差范围内_________验证动量守恒定律。(不能”)

(4)两滑块作用前后总动量不完全相等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用如图实验装置验证m1、m2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m2从高处由静止开始下落,m1上拖着的纸带打出一系列的点,对纸带上的点迹进行测量,即可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下图给出的是实验中获取的一条纸带:0是打下的第一个点,每相邻两计数点间还有4个点(图1中未标出),计数点间的距离如图所示。已知m1=50g、m2=150g,则(g9. 8m/s2,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1)在打点0 5过程中系统动能的增量△EK= ___J,系统势能的减少量△Ep=______J;

(2)若某同学作出v2—h图象如图2,则当地的实际重力加速度g=___m/s2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