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物理 > 题目详情

模块3.3试题 

(I)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填入正确选项前的字母,每选错一个扣2分,最低得分为0分)

A.在使两个分子间的距离由很远(r>10一9fn)减小到很难再靠近的过程中,分子间作用力先减小后增大,分子势能不断增大

B.温度升高,分子热运动的平均动能一定增大,但并非所有分子的速率都增人

C.通过科技创新,我们能够研制出将内能全部转化为机械能而不产生其他影响的热机

D.无论什么物质,只要它们的物质的量相同就含有相同的分子个数

E.有些晶体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转化为非晶体

F.液体表面层中分子间的距离比液体内部分子间的距离小

(II)如图所示装置为火灾报警器的部分原理图:试管中装入水银,当温度升高时,水银柱上升,使电路导通,蜂鸣器发出响声。在27℃时,下端封闭的空气柱长度L。为20cm,水银上表面与导线端点的距离L2z为l0cm,管内水银柱的长度h为8cm,大气压强Po=75cmHg,则

(1)当温度达到多少报警器会报警?

(2)如果再往玻璃管内注入H=8cm高的水银柱,该装置可在多少温度时报警?

(I)BDE

(II)(1)

(2)


解析:

(I)BDE  (选对一个给1分,最高得分4分,选每选错一个扣2分,最低得分为0分)

(II)(1)以被封闭气体为研究对象,依据题意,设试管截面积为S

       状态1:

      

          1分

       状态2:

           1分

       由于气体作等压变化。根据盖吕萨克定律可知:

           1分

       可得   1分

   (2)设报警温度为T3

       状态3:

         2分

       由理想气态方程可知:   1分

       可得:   1分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08年海南卷)17.模块3-3试题

(1)(4分)下列关于分子运动和热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填入正确选项前的字母,每选错一个扣1分,最低得分为0分)。

A.气体如果失去了容器的约束就会散开,这是因为气体分子之间存在势能的缘故

B.一定量100℃的水变成100℃的水蒸汽,其分子之间的势能增加

C.对于一定量的气体,如果压强不变,体积增大,那么它一定从外界吸热

D.如果气体分子总数不变,而气体温度升高,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增大,因此压强必然增大

E.一定量气体的内能等于其所有分子热运动动能和分子之间势能的总和

F.如果气体温度升高,那么所有分子的速率都增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模块3-3试题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热量不能由低温物体传递到高温物体

B.外界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可能减少

C.第二类永动机不可能制成,并不是因为它违反了能量守恒定律

D.气体总是很容易充满容器,这是分子间存在斥力的宏观表现

E.布朗运动就是液体分子的热运动

F.晶体在物理性质上体现为各向异性的微观机制是其分子的规则排列

(2)一个水平放置的气缸,由两个截面积不同的圆筒联接而成。活塞A、B用一长为4L的刚性细杆连接,L=0.5m,它们可以在筒内无摩擦地左右滑动。A、B的截面积分别为SA=40cm2,SB=20cm2,A、B之间封闭着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两活塞外侧(A的左方和B的右方)是压强为P0=1.0×105Pa的大气。当气缸内气体温度为T1=525K时两活塞静止于如图11所示的位置,

① 现使气缸内气体的温度缓慢下降,当温度降为多少时活塞A恰好移到两圆筒联接处?

② 若在此变化过程中气体共向外放热500J,求气体的内能变化了多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模块3-3试题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热量不能由低温物体传递到高温物体

B.外界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可能减少

C.第二类永动机不可能制成,并不是因为它违反了能量守恒定律

D.气体总是很容易充满容器,这是分子间存在斥力的宏观表现

E.布朗运动就是液体分子的热运动

F.晶体在物理性质上体现为各向异性的微观机制是其分子的规则排列

(2)一个水平放置的气缸,由两个截面积不同的圆筒联接而成。活塞A、B用一长为4L的刚性细杆连接,L=0.5m,它们可以在筒内无摩擦地左右滑动。A、B的截面积分别为SA=40cm2,SB=20cm2,A、B之间封闭着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两活塞外侧(A的左方和B的右方)是压强为P0=1.0×105Pa的大气。当气缸内气体温度为T1=525K时两活塞静止于如图11所示的位置,

① 现使气缸内气体的温度缓慢下降,当温度降为多少时活塞A恰好移到两圆筒联接处?

② 若在此变化过程中气体共向外放热500J,求气体的内能变化了多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2010年海南省海口市高三下学期高考调研(一)物理试题 题型:计算题

模块3-3试题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热量不能由低温物体传递到高温物体
B.外界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可能减少
C.第二类永动机不可能制成,并不是因为它违反了能量守恒定律
D.气体总是很容易充满容器,这是分子间存在斥力的宏观表现
E.布朗运动就是液体分子的热运动
F.晶体在物理性质上体现为各向异性的微观机制是其分子的规则排列
(2)一个水平放置的气缸,由两个截面积不同的圆筒联接而成。活塞A、B用一长为4L的刚性细杆连接,L=0.5m,它们可以在筒内无摩擦地左右滑动。A、B的截面积分别为SA=40cm2,SB=20cm2,A、B之间封闭着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两活塞外侧(A的左方和B的右方)是压强为P0=1.0×105Pa的大气。当气缸内气体温度为T1=525K时两活塞静止于如图11所示的位置,

①现使气缸内气体的温度缓慢下降,当温度降为多少时活塞A恰好移到两圆筒联接处?
②若在此变化过程中气体共向外放热500J,求气体的内能变化了多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2010年海南省高三五校联考物理试题 题型:计算题

模块3.3试题 

(I)(4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填入正确选项前的字母,每选错一个扣2分,最低得分为0分)

A.在使两个分子间的距离由很远(r>10一9fn)减小到很难再靠近的过程中,分子间作用力先减小后增大,分子势能不断增大

B.温度升高,分子热运动的平均动能一定增大,但并非所有分子的速率都增人

C.通过科技创新,我们能够研制出将内能全部转化为机械能而不产生其他影响的热机

D.无论什么物质,只要它们的物质的量相同就含有相同的分子个数

E.有些晶体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转化为非晶体

F.液体表面层中分子间的距离比液体内部分子间的距离小

(II)(8分)如图所示装置为火灾报警器的部分原理图:试管中装入水银,当温度升高时,水银柱上升,使电路导通,蜂鸣器发出响声。在27℃时,下端封闭的空气柱长度L。为20cm,水银上表面与导线端点的距离L2z为l0cm,管内水银柱的长度h为8cm,大气压强Po=75cmHg,则

(1)当温度达到多少报警器会报警?

(2)如果再往玻璃管内注入H=8cm高的水银柱,该装置可在多少温度时报警?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