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物理 > 题目详情

借助计算机,力传感器的挂钩与其它物体间的弹力大小能够在屏幕上显示出来。为了探究最大静摩擦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某同学在老师的指导下做了一系列实验:将滑块平放在长木板上,用力传感器沿长木板水平拉滑块,改变拉力直到将滑块拉动;再在长木板上铺上毛巾,并在滑块上放上砝码,重复前一个过程,得到的图线分别如图甲、乙所示。

(1)由图乙知:在t1~ t2这段时间内,滑块的运动状态是 (填“运动”或“静止”),滑块受到的最大静摩擦力为 (填“F1”或“F2”)。

(2)结合甲、乙两图, (填“能”或“不能”)得出最大静摩擦力与两物体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和接触面的压力均有关的结论。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2015-2016陕西西安长安一中高二实验班下二考物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多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氡的半衰期为3.8天,若取4个氡原子核,经7.6天后就一定剩下1个原子核了

B.原子核内的中子转化成一个质子和一个电子,这种转化产生的电子发射到核外,就是β粒子,这就是β衰变的实质

C.目前已建成的核电站的能量来自于重核裂变

D.按照玻尔理论,氢原子核外电子从半径较大的轨道跃迁到半径较小的轨道时,电子的动能增加,电势能减少,原子的总能量减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2015-2016学年广东省高二下期中物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如图所示是测定自感系数很大的线圈L直流电阻的电路,L两端并联一只电压表,用来测自感线圈的直流电压,在测量完毕后,要拆除电路时,应先( )

A.断开S1 B.断开S2

C.拆除电流表 D.拆除电阻R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2016届黑龙江大庆实验中学高三模拟物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我国志愿者王跃曾与俄罗斯志愿者一起进行“火星?500”的实验活动。假设王跃登陆火星后,测得火星的半径是地球半径的,质量是地球质量的。已知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是g,地球的半径为R,王跃在地面上能向上竖直跳起的最大高度是h,忽略自转的影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火星的平均密度为

B.火星表面的重力加速度是

C.火星的第一宇宙速度与地球的第一宇宙速度之比为

D.王跃以与在地球上相同的初速度在火星上起跳后,能达到的最大高度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2016届河南南阳第一中学高三第三次模拟物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如图所示,实线为空气和水的分界面,一束绿光从水中的A点沿AO1方向(O1点在分界面上,图中O1点和入射光线都未画出)射向空气,折射后通过空气中的B点,图中O点为A、B连线与分界面的交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O1点在O点的右侧

B.绿光从水中射入空气中时,速度变大

C.若增大入射角,可能在空气中的任何位置都看不到此绿光

D.若沿AO1方向射向空气的是一束蓝光,则折射光线有可能通过B点正上方的C点

E.若沿AO1方向射向空气的是一束红光,则折射光线有可能通过B点正上方的C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2016届河南南阳第一中学高三第三次模拟物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如图甲所示,一矩形金属线圈abcd垂直匀强磁场并固定于磁场中,磁场是变化的,磁感应强度B随时间t的变化关系图象如图乙所示,则线圈的ab边所受安培力F随时间t变化的图象是图中的(规定向右为安培力F的正方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2016届河北衡水冀州中学高三下期仿真(二)物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一枚火箭静止于地面时长为30m,两个完全相同的时钟分别放在火箭内和地面上。火箭以速度v飞行,光速为c,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若v=0.5c,火箭上的观察者测得火箭的长度仍为30m

B.若v=0.5c,地面上的观察者测得火箭的长度仍为30m

C.若v=0.5c,火箭上的观察者认为地面上的时钟走得快

D.若v=0.5c,地面上的观察者认为火箭上的时钟走得慢

E.若,地面上和火箭上的观察者测得火箭的长度相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2015-2016学年重庆第十一中学高一下期中物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计算题

如图,足够长斜面倾角为θ=37°,小球从A点以初速度V0=10m/s水平抛出,最终落到斜面上,(不计空气阻力)求:

(1)物体在空中飞行的时间;

(2)从小球抛出点到落点之间的距离L为多少?

(3)从抛出开始经多少时间小球与斜面间的距离H最大?H是多少?(g=10m/s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2015-2016学年浙江余姚中学高二下期中物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实验题

某同学设计了一个用打点计时器探究碰撞过程中不变量的实验:在小车A的前端粘有橡皮泥,推动小车A使之做匀速运动,然后与原来静止在前方的小车B相碰并粘合成一体,继续做匀速运动,他设计的具体装置如图所示,在小车A后连着纸带,电磁打点计时器电源频率为50Hz,长木板下垫着小木片用以平衡摩擦力,

(1)若已得到打点纸带如图所示,并将测得的各计数点间距离标在图上,A点是运动起始的第一点,则应选 段来计算A的碰前速度,应选 段来计算A和B碰后的共同速度(以上两格填“AB’’或“BC"或“CD"或"DE”),

(2)已测得小车A的质量m1=0.40kg,小车B的质量m2=0.20kg,由以上测量结果可得:碰前mAvA+mBvB= kg·m/s;碰后mAvA,+mBvB,= kg·m/s(保留3位有效数字)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