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物理 > 题目详情
19.利用图1装置做“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实验.

(1)除带夹子的重物、纸带、铁架台(含铁夹)、电磁打点计时器、导线及开关外,在下列器材中,还必须使用的两种器材是AB.
A.交流电源     B.刻度尺       C.天平(含砝码)
(2)实验中,先接通电源,再释放重物,得到如图2所示的一条纸带.在纸带上选取三个连续打出的点A、B、C,测得它们到起始点O的距离分别为hA、hB、hC
已知当地重力加速度为g,打点计时器打点的周期为T.设重物的质量为m.从打O点到打B点的过程中,重物的重力势能变化量△Ep=mghB,动能变化量△Ek=$\frac{m({h}_{C}-{h}_{A})^{2}}{8{T}^{2}}$.
(3)某同学想用下述方法研究机械能是否守恒,在纸带上选取多个计数点,测量它们到起始点O的距离h,计算对应计数点的重物速度v,描绘v2-h图象,并做如下判断:若图象是一条过原点的直线,则重物下落过程中机械能守恒,请你分析论证该同学的判断是否正确.不正确.

分析 (1)根据实验的原理确定所需测量的物理量,从而确定所需的器材.
(2)根据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等于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求出B点的速度,从而得出动能的增加量,根据下降的高度求出重力势能的减小量.
(3)如果v2-h图象为直线,仅表示合力恒定,与机械能是否守恒无关.

解答 解:(1)打点计时器需接交流电源,实验中需要用刻度尺测量点迹间的距离,从而求出瞬时速度以及重力势能的减小量.实验中验证动能的增加量和重力势能的减小量是否相等,质量可以约去,不需要用天平测量质量,故选:AB.
(2)从打O点到打B点的过程中,重物的重力势能变化量△Ep=mghB,B点的瞬时速度${v}_{B}=\frac{{h}_{C}-{h}_{A}}{2T}$,则动能的增加量$△{E}_{k}=\frac{1}{2}m{{v}_{B}}^{2}$=$\frac{m({h}_{C}-{h}_{A})^{2}}{8{T}^{2}}$.
(3)该同学的判断依据不正确.在重物下落h的过程中,若阻力f恒定,根据mgh-fh=$\frac{1}{2}m{v}^{2}$,可得${v}^{2}=\frac{2(mg-f)h}{m}$,则此时v2-h图象就是过原点的一条直线.所以要想通过v2-h图象的方法验证机械能是否守恒,还必须看图象的斜率是否接近2g.
故答案为:(1)AB,(2)mghB,$\frac{m({h}_{C}-{h}_{A})^{2}}{8{T}^{2}}$,(3)不正确.

点评 解决本题的关键知道实验的原理,掌握纸带的处理方法,会通过纸带求解瞬时速度,从而求解动能的增加量.注意v2-h图线是过原点的倾斜直线,不能说明机械能守恒.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题

20.瞬时速度是一个重要的物理概念.但在物理实验中通常只能通过$\overline v$=$\frac{△s}{△t}$(△s为挡光片的宽度,△t为挡先片经过光电门所经历的时间) 的实验方法来近似表征物体的瞬时速度.这是因为在实验中无法实观△t或△s趋近零.力此人们设计了如下实验来研究物体的瞬时速度.如图1所示,在倾斜导轨的A处放置一光电门,让载有轻质 挡光片(宽度为△s)的小车从P点静止下滑,再利用处于A处的光电门记录下挡光片经过A点所经历的时间△t,接下来,改用不同宽度的挡光片重复上述实验,最后运钼公式v=$\frac{△s}{△t}$计算出不同宽度的挡光片从A点开始在各自△s区域内的vA,并可作出v-△t图象,如图1所示.

(1)根据描点,请在图2的坐标系内画出v-△t图线.
(2)若每次实痺挡起片的前边沿到A点的速度为υ0,小车的加速度为a,请写出图象对应的方程$\overline{v}$=v0+$\frac{1}{2}a•△t$,结合所作图线得出小车的加速度大小约为0.56m/s2,挡光片经过A点时的瞬时速度大小约为0.52m/s.(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3)改用不同铛光片重复实验时操作的注意事项(写出一点即可)是:更换挡光片时要保证其前沿始终处于小车同一位置;或者每次实验要保证小车从同一位置P释放.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0.(1)场是物理学中的重要概念,除了电场和磁场,还有引力场.物体之间的万有引力就是通过引力场发生作用的,地球附近的引力场叫重力场.仿照电场强度的定义,请你定义重力场强度的大小和方向.
(2)电场强度和电势都是描述电场的物理量,请你在匀强电场中推导电场强度与电势差的关系式.
(3)如图所示,有一水平向右的匀强电场,一带正电的小球在电场中以速度v0竖直向上抛出,小球始终在电场中运动.已知小球质量为m,重力加速度为g,其所受电场力为重力的$\frac{3}{4}$.求小球在运动过程中的最小速度的大小和方向.(已知:sin37°=0.6,cos37°=0.8)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题

7.利用气垫导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实验装置如图1所示,水平桌面上固定一倾斜的气垫导轨;导轨上A点处有一带长方形遮光片的滑块,其总质量为M,左端由跨过轻质光滑定滑轮的细绳与一质量为m的小球相连;遮光片两条长边与导轨垂直;导轨上B点有一光电门,可以测量遮光片经过光电门时的挡光时间t,用d表示A点到光电门B处的距离,b表示遮光片的宽度,将遮光片通过光电门的平均速度看作滑块通过B点时的瞬时速度,实验时滑块在A处由静止开始运动.

(1)某次实验测得倾角θ=30°,重力加速度用g表示,滑块从A处到达B处时m和M组成的系统动能增加量可表示为△Ek=$\frac{(M+m){b}^{2}}{2{t}^{2}}$,系统的重力势能减少量可表示为△Ep=$(m-\frac{M}{2})gd$,在误差允许的范围内,若△Ek=△Ep则可认为系统的机械能守恒;
(2)某同学改变A、B间的距离,作出的v2-d图象如图2所示,并测得M=m,则重力加速度g=9.6m/s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题

14.如图1是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小圆柱由一根不可伸长的轻绳拴住,轻绳另一端固定.将轻绳拉至水平后由静止释放.在最低点附近放置一组光电门,测出小圆柱运动到最低点的挡光时间△t,再用游标卡尺测出小圆柱的直径d,如图2,重力加速度为g.则

(1)小圆柱的直径d=1.02cm;
(2)测出悬点到圆柱重心的距离为l,若等式gl=$\frac{{d}^{2}}{2△{t}^{2}}$成立,说明小圆柱下摆过程机械能守恒.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计算题

4.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的电动势E=3.6V,内电阻r=0.6Ω,外电路的电阻R=3.0Ω.闭合开关S.求:
(1)通过电阻R的电流I;
(2)电阻R消耗的电功率P.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计算题

11.如图所示,R为电阻箱,电压表为理想电压表.当电阻箱读数为R1=2Ω时,电压表读数为U1=4V;当电阻箱读数为R2=5Ω时,电压表读数为U2=5V.求:
(1)电源的电动势E和内阻r;
(2)当电阻箱R读数为多少时,电源的输出功率最大?最大值Pm为多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8.通电直导线沿水平方向放在倾角为θ的光滑斜面上,图中圆圈表示导线的横截面,匀强磁场的方向竖直向上,磁感应强变为B,导线在磁场中的长度为L.要使导线静止在斜面上,导线中的电流方向应该垂直纸面向外,若导线的质量为m,电流强度应是$\frac{mgtanθ}{B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题

9.图示是研究闭合电路的内电压、外电压和电动势间关系装置:
(1)电压表V’中电流流向是B→A(填“A→B”或“B→A”);
(2)当滑动变阻器滑片向右移动时,电压表V和V’的读数分别变大和变小(填“变大”,“变小”或“不变”),两表读数数据关系为U+U′=ε.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