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物理 > 题目详情
12.如图所示,竖直放置的长直导线通以恒定电流,有一矩形线圈与导线在同一平面上,在下列状况中线框中不能产生感应电流的是(  )
A.导线中电流强度变小B.线框向右平动
C.线框向下平动D.线框以ab边为轴转动

分析 明确感应电流的产生条件,明确当闭合回路中磁通量发生变化时,回路中就会产生感应电流.

解答 解:A、导线中电流强度变大,则周围的磁感应强度增强,则线框中磁通量增大,故可以产生感应电流;
B、线框向右运动时,线框中的磁感应线强减小,故磁通量减小,可以产生感应电流;
C、线框向下运动时,线框中的磁感应强度不变,磁通量不变,故不会产生感应电流;
D、线框以ad边为轴转动时,线框中的磁通量发生 变化,故会产生感应电流;
本题选不产生感应电流的,故选:C.

点评 判断电路中能否产生感应电流,应把握两点:一是要有闭合回路;二是回路中的磁通量要发生变化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某同学做“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情况如图甲所示,其中A为固定橡皮条的图钉,O为橡皮条与细绳的结点,OB与OC为细绳.图乙是在白纸上根据实验结果画出的图.

(1)如果没有操作失误,图乙中的F与F′两力中,方向一定沿AO方向的是F′.
(2)本实验采用的科学方法是B.
A.理想实验法      B.等效替代法      C.控制变量法      D.建立物理模型法
(3)实验时,主要的步骤是:
A.在桌上放一块方木板,在方木板上铺一张白纸,用图钉把白纸钉在方木板上;
B.用图钉把橡皮条的一端固定在板上的A点,在橡皮条的另一端拴上两条细绳,细绳的另一端系着绳套;
C.用两个弹簧测力计分别钩住绳套,互成角度地拉橡皮条,使橡皮条伸长,结点到达某一位置O.记录下O点的位置,读出两个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D.按选好的标度,用铅笔和刻度尺作出两个弹簧测力计的拉力F1和F2的图示,并用平行四边形定则求出合力F;
E.只用一个弹簧测力计,通过细绳套拉橡皮条使其伸长,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记下细绳的方向,按同一标度作出这个F′的图示;
F.比较F′和F的大小和方向,看它们是否相同,得出结论.
上述步骤中:
①有重要遗漏的步骤的序号是C和E;
②遗漏的内容分别是C中应加上“记下两条细绳的方向”和E中应说明“把橡皮条的结点拉到同一位置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3.如图所示,电源电动势E=10V,内阻r=1Ω,电容器的电容C=40μF,电阻R1=R2=5Ω,R3=4Ω.接通开关S,待电路稳定后,求:
(1)理想电压表V的读数;
(2)电容器的带电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0.一光线以很小的入射角i射入一厚度为d、折射率为n的平板玻璃,求出射光线与入射光线之间的距离(θ很小时,sinθ≈θ,cosθ≈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多选题

7.如图所示的U-I图象中,直线I为某电源的路端电压与电流的关系,直线Ⅱ为某一电阻R的伏安特性曲线,用该电源直接与电阻R连接成闭合电路,由图象可知(  )
A.电源的内阻为0.5ΩB.电源的总功率为1.5W
C.电源的输出功率为1.5WD.电源内部消耗功率为1.5W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多选题

17.如图所示,P和Q叠放在一起,静止在水平桌面上.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P所受的重力和Q对P的支持力是平衡力
B.Q所受的重力和地面对Q的支持力是平衡力
C.Q对桌面的压力和桌面对Q的支持力是平衡力
D.P对Q的压力和Q对P的支持力是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4.一人站在电梯内体重计上,电梯静止时体重计示数500N.若电梯在竖直方向运动过程中,他看到体重计的示数为600N,则电梯运动的加速度的大小和方向如何?取g=10m/s2.电梯的运动情况可能是什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在某一轨道上运行的卫星A在行进过程中突然天线断了,那么卫星及其断了的天线将如何运动?为什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9.如图所示,质量m=2kg的小球通过长l=1m的轻绳悬于天花板上O点,小球在A点所在的水平面内做匀速圆周运动,此时轻绳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θ=60°,若在某段时间内空气阻力不可忽略,小球在水平面内做圆周运动的半径不断减小,经过这段时间后轻绳与竖直方向的夹角减为α=45°,小球在B点所在的水平面内继续做匀速圆周运动,g=10m/s2,试求:
(1)轻绳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60°时,小球的动能;
(2)小球从A平面下降到B平面的过程中克服阻力做的功.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