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物理 > 题目详情
某人用手将1kg物体由静止向上提起1m,这时物体的速度为2m/s,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g=10m/s2
A.重力对物体做功10J       B.合外力对物体做功2J
C.手对物体做功12J                D.机械能增加12J
A
分析物体的运动的情况可知,物体的初速度的大小为0,位移的大小为1m,末速度的大小为2m/s,由可得,加速度a=2m/s2,由牛顿第二定律可得,F-mg=ma,所以F=mg+ma=12N。
A、重力做的功为WG=mgh=-10×1J=-10J,所以物体克服重力做功10J,所以A错误;
B、合力的大小为F=ma=2N,所以合力做的功为W=2×1J=2J,所以合外力做功为2J,所以B正确;
C、手对物体做功W=FL=12×1J=12J,所以C正确;
D、除重力外的力对物体做的功转化为物体的机械能,即手对物体做的功转化为机械能,则机械能增加12J,故D正确。
本题选不正确的,故选A.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不详 题型:计算题

据报道,国际上已有科学家在研制一种可发射小型人造卫星的“超级大炮”.在“超级大炮”的许多气室中燃烧易燃气体,产生几乎是恒定的压力来推动卫星,它可以将一个体积约2m3、重4000N的卫星以3000m/s的速度发射出去,再用辅助火箭推进,最终将卫星送入轨道.发射的炮管长650m,与水平地面的夹角为30o,假设卫星被气体推动的横截面积为0.5m2,不计一切摩擦,求气体推力的平均压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某人用手将1kg的物体由静止向上提起1m,这时物体的速度为2m/s,取g=10m/s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手对物体做功10 JB.合外力做功2 J
C.合外力做功12 JD.物体重力做功10 J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如图所示,AB分别为竖直放置的光滑圆轨道的最低点和最高点,已知小球通过A点时的速度大小为则该小球通过最高点B的速度值可能是(    )
A.10m/s B.
C.3m/s D.1.8 m/s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不详 题型:计算题

如图所示,光滑的水平面上有质量为M的滑块,其中AB部分为光滑的1/4圆周,半径为r,BC水平但不光滑,长为。一可视为质点的质量为m的物块,从A点由静止释放,最后滑到C点静止,求物块与BC的滑动摩擦系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不详 题型:计算题

(10分)如图所示,在倾角?=37°的绝缘斜面所在空间存在着竖直向上的匀强电场,场强E=4.0×,在斜面底端有一与斜面垂直的绝缘弹性挡板。质量m=0.2kg的带电滑块从斜面顶端由静止开始下滑,滑到斜面底端与挡板相碰撞后以碰前的速率返回。已知斜面的高度h=0.24m,滑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u=0.30,滑块带电量q=-5×.重力加速度g=10,sin37°=0.60,cos37°=0.80.求:

(1)、滑块从斜面最高点滑到斜面底端时的速度大小
(2)、滑块被挡板弹回能够沿斜面上升的最大高度。(计算结果保留2位有效数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不详 题型:实验题

如图(甲) 所示的实验装置,可用于探究力对静止物体做功与物体获得速度的关系。

(1)实验中,小车会受到摩擦阻力的作用,可以使木板适当倾斜来平衡掉摩擦阻力,下面操作正确的是    ▲   。
A.放开小车,小车能够自由下滑即可          
B.放开小车,小车能够匀速下滑即可
C.放开拖着纸带的小车,小车能够自由下滑即可
D.放开拖着纸带的小车,小车能够匀速下滑即可
(2)关于橡皮筋做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橡皮筋做的功可以直接测量
B.通过增加橡皮筋的条数可以使橡皮筋对小车做的功成整数倍增加
C.橡皮筋在小车运动的全程中始终做功
D.把橡皮筋拉伸为原来的两倍,橡皮筋做功也增加为原来的两倍
(3)若木板水平放置,小车在两条橡皮筋作用下运动,当小车速度最大时,关于橡皮筋所处的状态与小车所在的位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橡皮筋处于原长状态                    B.橡皮筋仍处于伸长状态
C.小车在两个铁钉的连线处                D.小车未过两个铁钉的连线
(4)在正确操作情况下,打在纸带上的点,并不都是均匀的,为了测量小车获得的速度,应选用纸带的     ▲    部分进行测量,如图(乙)所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不详 题型:计算题

如图所示,在一次消防演习中,消防员练习使用挂钩从高空沿滑杆由静止滑下,滑杆由AO、OB两段直杆通过光滑转轴连接在O处,可将消防员和挂钩均理想化为质点,且通过O点的瞬间没有机械能的损失.AO长为=5m,OB长为=10m.两堵竖直墙的间距=11m.滑杆A端用铰链固定在墙上,可自由转动.B端用铰链固定在另一侧墙上.为了安全,消防员到达对面墙的速度大小不能超过6m/s,挂钩与两段滑杆间动摩擦因数均为=0.8(=10m/s2,sin37°=0.6,cos37°=0.8)

(1)若测得消防员下滑时,OB段与水平方向间的夹角始终为37°,求消防员在两滑杆上运动时加速度的大小及方向;
(2)若B端在竖直墙上的位置可以改变,求滑杆端点A、B间                  的最大竖直距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不详 题型:计算题

(10分)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物体从倾角为θ的斜面上的A点以速度v0  

沿斜面上滑,由于μmgcosθmgsinθ,所以它滑到最高点后又滑下来,当它下
滑到B点时,速度大小恰好也是v0,设物体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求
AB间的距离.                                                        图13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