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物理 > 题目详情
9.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小球A穿在绝缘细杆上,杆的倾角为α,小球A带正电,电荷量为q.在杆上B点处固定一个电荷量为Q的正电荷.将A由距B竖直高度为H处无初速释放,小球A下滑过程中电荷量不变.不计A与细杆间的摩擦,整个装置处在真空中,已知静电力常量k和重力加速度g,求:
(1)A球刚释放时的加速度是多大;
(2)当A球的动能最大时,A球与B点的距离.

分析 (1)对A球受力分析,受到重力、支持力和静电斥力,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求加速度;
(2)小球A先加速下滑,当静电斥力等于重力的下滑分量时,小球速度最大,之后减速下降,再加速返回,减速返回到最高点,完成一次振动,即在平衡位置速度最大.

解答 解:(1)由牛顿第二定律可知mgsin α-F=ma,
根据库仑定律F=k$\frac{Qq}{{r}^{2}}$,
又据几何关系有r=$\frac{H}{sinα}$,
解得a=gsin α-$\frac{kQqsi{n}^{2}α}{m{H}^{2}}$.
(2)当A球受到合力为零、加速度为零时,动能最大.
设此时A球与B点间的距离为d,则mgsin α=$\frac{kQq}{{d}^{2}}$,
解得d=$\sqrt{\frac{kQq}{mgsinα}}$.
答:(1)A球刚释放时的加速度是gsin α-$\frac{kQqsi{n}^{2}α}{m{H}^{2}}$;
(2)当A球的动能最大时,A球与B点的距离$\sqrt{\frac{kQq}{mgsinα}}$.

点评 本题关键对小球A受力分析,然后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求解加速度,根据力与速度关系分析小球A的运动情况.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多选题

19.如图所示,图中实线是电场线,一带电粒子仅在电场力作用下,从电场中a点以初速度v0沿虚线所示的轨迹运动到b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粒子一定带负电
B.粒子在a点时的加速度比在b点时的加速度小
C.粒子从a到b过程中其电势能不断减小
D.粒子在b点时的速度大于v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0.为了测定一节干电池的电动势和内电阻,现准备了下列器材:
A.待测干电池(电动势约1.5V,内阻约1.0Ω);
B.电流表G(满偏电流3.0mA,内阻10Ω);
C.电流表A(量程0~0.60A,内阻约0.10Ω);
D.滑动变阻器R1(0~20Ω,2A);
E.滑动变阻器R2(0~1000Ω,1A);
F.定值电阻R3=990Ω;G.开关K和导线若干.

(1)为了能尽量准确地进行测量,也为了操作方便,实验中应选用的滑动变阻器是D.(填仪器代号)
(2)请在图甲方框中画出实验电路原理图,并注明器材的字母代号.
(3)下表为某同学根据正确的电路图所测得的实验数据(I1为电流表G的示数,I2为电流表A的示数).请在图乙的坐标系中作出的I1-I2图象.
I2/A0.100.200.280.40
I1/mA1.391.321.251.16
(4)根据你所画出的I1-I2图象,可求得被测干电池的电动势E=1.46V,内阻r=0.90Ω.(小数点后面保留两位数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计算题

17.小明准备去乘公共汽车回老家,当到达车站前,发现公共汽车在前面离自己10m远处正以10m/s的速度匀速向前行驶,小明立即示意司机停车并以5m/s的速度匀速追赶,司机看到信号经1.5s反应时间后,立即刹车,加速度大小为2m/s2.求:
(1)司机看到信号到车停下来,汽车的位移为多少?
(2)小明追上汽车所需时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介质中有一列沿x轴正方向传播的简谐横波,某时刻其波动图象如图所示.P为介质中一个质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这列波的波长为4m
B.这列波的振幅为8cm
C.质点P的振动方向可能与波的传播方向在同一直线上
D.质点P的振动频率等于波源的振动频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两个位移相同的质点,它们所通过的路程一定相等
B.两个质点通过相同的路程,它们的位移大小一定相等
C.质点做直线运动时,其位移的大小和路程一定相等
D.质点做曲线运动时,某段时间内位移的大小一定小于路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计算题

1.某质点在一条平直公路上运动的v-t图象如图所示(规定向水平向西为正方向).
(1)质点在图中各段的过程中做什么性质的运动?
(2)在0~4s内、8~10s内、10~12s内质点加速度各是多大?方向向哪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题

18.某同学在“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的实验中,用打点计时器记录了被小车拖动的纸带的运动情况,在纸带上确定的A、B、C、D、E、F、G共7个计数点,其相邻点间的距离如图所示,每两个相邻计数点之间还有四个点未画出.试根据纸带上各个计数点间的距离.

(1)在做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的实验时,要用到打点计时器,打点计时器是一种计时仪器,其电源频率为50Hz,常用的电磁打点计时器和电火花计时器使用的电源是交流电(选择“直流电或交流电”),它们隔相同的时间打一个点.
(2)接通打点计时器电源和让纸带开始运动,这两个操作之间的时间顺序关系是A
A.先接通电源,后让纸带运动B.先让纸带运动,再接通电源
C.让纸带运动的同时接通电源D.先让纸带运动或先接通电源都可以
(3)分别计算出打下D点时小车的瞬时速度为vD=0.56m/s及小车运动的加速度a=0.80m/s2(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9.如图是A、B两个质点做直线运动的位移-时间图象;
①当t=t1时,A、B两质点的加速度都大于零;
②当t=t1时,两质点相遇;
③当t=t1时,两质点的速度相等;
④在运动过程中,A质点总比B质点快.
以上描述中正确的是(  )
A.①④B.②③C.②④D.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