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物理 > 题目详情
为了测定木块A和木板B之间的动摩擦因数,某同学设计了一个实验,图甲为其实验装置示意图.该同学在实验中的主要操作有:
A.用弹簧秤测出木块A的重力为G=6.00N;
B.用弹簧秤测出木板B的重力为G′=9.25N;
C.按图甲的装置安装器材,安装过程中用手按住木块和木板;
D.松开按住木块和木板的手,让其运动,
并即刻读出弹簧秤示数.
①该同学的上述操作中多余的步骤是
B
B
.(填步骤序号)
②在听取意见后,该同学按正确方法操作,读数时弹簧秤的指针位置如图乙所示,其示数为
2.10
2.10
N.根据该同学的测量数据,可得到木块A和木板B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0.35
0.35
分析:知道本实验的原理是做这道题的关键,要求摩擦因数,由μ=
Ff
FN
可知,只需要知道摩擦力和压力的大小,压力的大小和A的重力相等,在测摩擦力大小的时候要注意不能立即读数,要等到木块稳定后再读数.
解答:解:①要测量木块A和木板B之间的动摩擦因数,
     由摩擦力的公式Ff=μFN知μ=
Ff
FN

     所以要知道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和A对B的压力的大小,A对B的压力和A的重力相等,
     所以需要知道A的质量,但B的重力没有用,所以不需要知道B的质量,多余的步骤是 B.
   ②由弹簧秤可以直接读出为2.10N,
μ=
Ff
FN
=
2.10
6
=0.35,
故答案为:①B  ②2.10,0.35.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学生对滑动摩擦力和滑动摩擦因数的理解,动摩擦因数与物体的接触面积无关,只与接触面的材料和粗糙程度有关.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为了测定木块A和木板B之间的动摩擦因数,某同学设计了一个实验,图甲为其实验装置示意图.该同学在实验中主要操作有:
A.用弹簧测力计测出木块A的重力为G=6.00N;
B.用弹簧测力计测出木板B的重力为G'=9.25N;
C.按图甲的装置安装器材,安装过程中用手按住木块和木板;
D.松开按住木块和木板的手,让其运动,并即刻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1)该同学的上述操作中有一个步骤是多余的,有一个步骤存在错误.多余的步骤是
B
B
,存在错误的步骤是
D
D

(2)存在错误的步骤应该修改为:
松开按住木块和木板的手,让其运动,待木块静止后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松开按住木块和木板的手,让其运动,待木块静止后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3)按正确方法重新操作,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如图乙所示,其示数为
2.10
2.10
N.
(4)根据该同学的测量数据,可得到木块A和木块B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0.35
0.35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平行于水平桌面的细线
(1)为了测定木块A和木板B之间的动摩擦因数,某同学设计了一个实验,其实验装置如图1所示.该同学在实验中的主要操作有:
A.用弹簧秤测出木块A的重力为G=6.00N;
B.用弹簧秤测出木板B的重力为G′=9.25N;
C.按图的装置安装器材,安装过程中用手按住木块和木板;
D.松开按住木块和木板的手,让其运动,待弹簧秤指针稳定时再读数.
①该同学的上述操作中多余的步骤是
 
.(填步骤序号)
②在听取意见后,该同学按正确方法操作;读数时弹簧秤的指针位置如图2所示,其示数为
 
N.根据该同学的测量数据,可得到木块A和木板B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2)如图所3示的电路中,定值电阻R′=15Ω,K2为单刀双掷开关.闭合S1,将K2切换到a端,调节电阻箱,读出其阻值为R1
记录“数字式理想电压表”测得的数据为U1;然后保持电阻箱的阻值不变,将K1切换到b端,记录“数字式理想电压表”测得的数据为U2
①根据电路图用画线代替导线将实验仪器连成实验电路(如图4);
②试写出测待测电阻RX的表达式
 

③若测得RX=2.5Ω,将K2切换到a端,多次调节电阻箱,读出多组电阻箱的阻值R和记录对应的“数字式理想电压表”数据U,对测得的数据进行处理,在
1
U
-
1
R
图上(如图5)描出了几个点.试在坐标上做出
1
U
-
1
R
的图线.可求得电源的电动势E=
 
v,内阻r=
 
Ω.
精英家教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2011届重庆市“名校联盟”高三第二次联考理科综合物理试卷(带解析 题型:实验题

(1)为了测定木块A和木板B之间的动摩擦因数,某同学设计了一个实验,图甲为其实验装置示意图。该同学在实验中的主要操作有:

A.用弹簧秤测出木块A的重力为G="6.00" N;
B.用弹簧秤测出木板B的重力为Gˊ="9.25" N;
C.按图甲的装置安装器材,安装过程中用手按住木块和木板;
D.松开按住木块和木板的手,让其运动,并立刻读出弹簧秤的示数。
①该同学的上述操作中有一个步骤是多余的,有一个步骤存在错误。多余的步骤是     ,存在错误的步骤是     。(填步骤序号)

②在听取意见后,该同学按正确方法操作,读数时弹簧秤的
指针位置如图乙所示,其示数为   N。
根据该同学的测量数据,可得到木块A和木板B之间的动摩
擦因数为      
(2)某同学想用伏安法测量一未知电阻Rx的阻值,实验室提供的器材如下:
电源E:电动势3V
待测电阻Rx
电流表A1
量程为0~5mA,
内阻不详,但不超过10
电流表A2
量程为0~1mA,内阻50
滑动变阻器R:最大阻值为50
电阻箱Rˊ:阻值0~9999.9
开关S
导线若干
 
该同学先将其中一只电流表改装成了量程为0~3 V的电压表,然后分别利用电流表外接法和内接法对电阻Rx进行试测,测量的数据记录如下表
     接法、次数
物理量
接法一
接法二
1
2
3
1
2
3
A1:I1/mA
1.50
2.00
2.50
1.50
2.00
2.50
A2:I2/mA
0.50
0.67
0.84
0.43
0.57
0.71
 
①该同学是用电流表         (填表的代号)进行改装的,与该表串联的电阻箱的电阻应该凋到        
②由试测结果可知:接法         采用的是电流表外接法;接法       测量的结果较为准确。
③该同学的测量电路中,变阻器           (填“能”或“不能”)作为限流器串接在电路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2010-2011学年重庆市“名校联盟”高三第二次联考理科综合物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实验题

(1)为了测定木块A和木板B之间的动摩擦因数,某同学设计了一个实验,图甲为其实验装置示意图。该同学在实验中的主要操作有:

A.用弹簧秤测出木块A的重力为G=6.00 N;

B.用弹簧秤测出木板B的重力为Gˊ=9.25 N;

C.按图甲的装置安装器材,安装过程中用手按住木块和木板;

D.松开按住木块和木板的手,让其运动,并立刻读出弹簧秤的示数。

①该同学的上述操作中有一个步骤是多余的,有一个步骤存在错误。多余的步骤是      ,存在错误的步骤是      。(填步骤序号)

②在听取意见后,该同学按正确方法操作,读数时弹簧秤的

指针位置如图乙所示,其示数为    N。

根据该同学的测量数据,可得到木块A和木板B之间的动摩

擦因数为      

(2)某同学想用伏安法测量一未知电阻Rx的阻值,实验室提供的器材如下:

电源E:电动势3V

待测电阻Rx

电流表A1

量程为0~5mA,

内阻不详,但不超过10

电流表A2

量程为0~1mA,内阻50

滑动变阻器R:最大阻值为50

电阻箱Rˊ:阻值0~9999.9

开关S

导线若干

 

该同学先将其中一只电流表改装成了量程为0~3 V的电压表,然后分别利用电流表外接法和内接法对电阻Rx进行试测,测量的数据记录如下表

 

      接法、次数

物理量

接法一

接法二

1

2

3

1

2

3

A1:I1/mA

1.50

2.00

2.50

1.50

2.00

2.50

A2:I2/mA

0.50

0.67

0.84

0.43

0.57

0.71

 

①该同学是用电流表          (填表的代号)进行改装的,与该表串联的电阻箱的电阻应该凋到        

②由试测结果可知:接法          采用的是电流表外接法;接法        测量的结果较为准确。

③该同学的测量电路中,变阻器            (填“能”或“不能”)作为限流器串接在电路中。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