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物理 > 题目详情
5.如图所示,ABD为竖直平面内的光滑绝缘轨道,其中AB段是水平的,BD段是半径为R的半圆,两段轨道相切于B点,整个轨道处在竖直向下的匀强电场中,一不带电的绝缘小球甲,以速度v0沿水平轨道向右运动,与静止在B点带正电的小球乙发生弹性碰撞.已知甲、乙两球的质量均为m,重力加速度为g,且乙球所受电场力与乙球重力mg相等.水平轨道足够长,甲、乙两球可视为质点,整个运动过程无电荷转移.
(1)甲乙两球碰撞后,乙恰能通过轨道的最高点D,求乙在轨道上的首次落点P与B点的距离S;
(2)在满足(1)的条件下.求甲的碰前速度v0
(3)若甲仍以速度v0向右运动,不断增大甲的质量后再以v0向右碰撞乙球,每次保持乙的质量不变,求乙在轨道上每次的首次落点P到B点的距离S′的范围.

分析 (1)对乙受力分析,乙离开最高点之后,做类平抛运动,竖直方向上匀加速运动,水平方向上匀速运动;
(2)由于两个球发生的是弹性碰撞,所以动量守恒,机械能也守恒,列出方程可以求出甲的速度v0
(3)B求经过D点后的最小的速度应该是vD,再由动量守恒分析可得最大的速度,根据平抛运动水平方向的运动规律,可以求得范围的大小.

解答 解:(1)在乙恰能通过D点的情况下,设乙到达最高点的速度为vD,乙离开D点到达水平轨道的时间为t,乙的落点到B点的距离为x,
则$mg+qE=m\frac{v_D^2}{R}$,得${v_D}=\sqrt{2gR}$
mg+qE=may
$\frac{1}{2}{a_y}{t^2}=2R$
s=vDt
联立得:s=2R
(2)设碰撞后甲、乙的速度分别为v、v
根据动量守恒有:
mv0=mv+mv
根据机械能守恒定律有:
$\frac{1}{2}mv_0^2=\frac{1}{2}mv_甲^2+\frac{1}{2}mv_乙^2$
联立⑤⑥得:v=0,v=v0
由动能定理得:-mg•2R-qE•2R=$\frac{1}{2}$mvD2-$\frac{1}{2}$mv2
联立①⑦⑧得:${v_0}=\sqrt{\frac{{5(mg+{F_电})R}}{m}}=\sqrt{10gR}$=2$\sqrt{5}$m/s;
(3)设甲的质量为M,碰撞后甲、乙的速度分别为vM、vm
根据动量守恒有:
Mv0=MvM+mvm
根据机械能守恒定律有
$\frac{1}{2}Mv_0^2=\frac{1}{2}Mv_M^2+\frac{1}{2}mv_m^2$
有以上两式可得:vm=$\frac{2M{v}_{0}}{M+m}$
由于M?m,可得:vD≤vm<2vD
设乙球过D点的速度为vD′,
由动能定理得 $-mg•2R-qE•2R=\frac{1}{2}mv_D^{'2}-\frac{1}{2}mv_m^2$
联立以上两个方程可得:2m/s≤vD′<8m/s
设乙在水平轨道上的落点到B点的距离为x′,
则有:x'=vD′t
所以可以解得:2R≤x′<8R
答:(1)乙在轨道上的首次落点到B点的距离是2R;
(2)甲的速度是$\sqrt{10gR}$;
(3)乙在轨道上的首次落点到B点的距离范围是2R≤x′<8R.

点评 在本题中物体不仅受重力的作用,还有电场力,在解题的过程中,一定要分析清楚物体的受力和运动过程,两球在碰撞过程中动量守恒,碰后机械能守恒,题目中物体的运动过程比较复杂,在解题是一定分析清楚运动过程.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如图所示,质量均为m的木块A和B,用劲度系数为k的轻质弹簧连接,最初系统静止.现用大小F=2mg、方向竖直向上的恒力拉A直到B,刚好离开地面,则在此过程中(  )
A.A上升的初始加速度大小为2g
B.弹簧对A和对B的弹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C.A上升的最大高度为$\frac{mg}{k}$
D.A上升的速度先增大后减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如图所示,在光滑绝缘水平面上有一半径为R的圆,AB是一条直径,空间有匀强电场,场强大小为E,方向与水平面平行.在圆上A点有一发射器,以相同的动能平行于水平面沿不同方向发射带电量为+q的小球,小球会经过圆周上不同的点,在这些点中,经过C点的小球动能最大,由于发射时刻不同时,小球间无相互作用,且∠α=3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电场的方向垂直AB向上
B.电场的方向垂直AB向下
C.小球在A点垂直电场方向发射,若恰能落到C点,则初动能为$\frac{qER}{8}$
D.小球在A点垂直电场方向发射,若恰能落到C点,则初动能为$\frac{qER}{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多选题

13.如图,静电植绒时,真空中带负电的绒毛一旦与布匹上的粘合剂接触就粘贴在布匹上,则带负电绒毛落向布匹的过程中(  )
A.做匀速运动B.做加速运动C.电势能逐渐增大D.电势能逐渐减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0.某同学采用“半偏法”测量一个量程为3V的电压表的内阻.
①按如图连接好电路,把变阻器R的滑片P置于b端(填“a”或“b”).
②将电阻箱R0的阻值调到零(填“零”或“最大值”).
③闭合电建S,移动R的滑片P,使电压表的示数为3.00V 
④保持P位置不变,调节R0的阻值使电压表的示数为1.50V,此时R0的阻值为3000Ω,则电压表内阻的测量值RV=3000Ω.
⑤若本实验所用电源的电压约4.5V,为了减少实验的误差,必须使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远小于(填“远小于”或“远大于”)电压表的内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0.某同学要测量一电压表的内阻,所备器材如下:
A.待测电压表V(量程3V,内阻未知)        B.定值电阻R0(阻值2kΩ)
C.电池组E(电动势略小于3V,内阻忽略不计)D.多用电表
E.开关S1、S2,导线若干

①该同学想利用多用电表粗测电压表的内阻,请将以下主要操作步骤补充完整:
Ⅰ.对多用电表进行机械调零
Ⅱ.将选择开关拔到“×1k”的欧姆档上
Ⅲ.将红黑表笔短接,进行欧姆调零
Ⅳ.将图(甲)中多用电表和电压表连接,其中红表笔应接电压表的负极(选填“正”、“负”)
Ⅴ.正确连接后,发现指针偏转较大,换用“×100”的欧姆档,应先欧姆调零,再次测量,多用电表刻度盘上的指针位置如图(乙)所示,测量结果是3000Ω.
②为了更精确测量此电压表的内阻,该同学设计了如图(丙)所示的实验电路图,请在图(丁)上用笔画线代替导线进行实物连接.该同学首先闭合S1,读电压表示数U1;再闭合S2,读电压表示数U2,则电压表内阻RV=$\frac{{U}_{1}}{{U}_{2}-{U}_{1}}{R}_{0}$(用U1、U2、R0表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如图所示,一个圆形框架以竖直的直径为转轴匀速转动.在框架上套着两个质量相等的小球A、B,小球A、B到竖直转轴的距离相等,它们与圆形框架保持相对静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小球A的合力小于小球B的合力
B.小球A与框架间可能没有摩擦力
C.小球B与框架间可能没有摩擦力
D.圆形框架以更大的角速度转动,小球B受到的摩擦力一定增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如图所示,a、b两小球分别从半圆轨道顶端和斜面顶端以大小相等的初速度v0同时水平抛出,已知半圆轨道的半径与斜面竖直高度相等,斜面底边长是其竖直高度的2倍,若小球a能落到半圆轨道上,小球b能落到斜面上,则(  )
A.b球一定先落在斜面上
B.a球可能垂直落在半圆轨道上
C.a、b两球可能同时落在半圆轨道和斜面上
D.a、b两球不可能同时落在半圆轨道和斜面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多选题

15.用拉力F将一个重为5N的物体匀速升高3m,如图所示,在这个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的重力做了15J的功B.拉力F对物体做了15J的功
C.物体的重力势能增加了15JD.合力对物体做的功是15J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