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物理 > 题目详情
5.物理学原理在现代科技中有许多重要应用.例如,利用波的干涉,可将无线电波的干涉信号用于飞机降落的导航.如图所示,两个可发射无线电波的天线对称地固定于飞机跑道两侧,它们类似于杨氏干涉实验中的双缝.两天线同时都发出波长为λ1和λ2的无线电波.飞机降落过程中,当接收到λ1和λ2的信号都保持最强时,表明飞机已对准跑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天线发出的两种无线电波必须一样强
B.导航利用了λ1与λ2两种无线电波之间的干涉
C.两种无线电波在空间的强弱分布稳定
D.两种无线电波各自在空间的强弱分布完全重合

分析 当两波的频率相同,可以发生干涉,两波源连线的中垂线上的点到两波源的路程差为零,都是加强点.

解答 解:A、干涉要求两波源的频率相同,而强度没有要求,故A错误.
B、由于无线电波以光速传播,根据$v=\frac{c}{λ}$知,波长不同,频率不同,所以两种无线电波之间不会发生干涉,故B错误.
C、空间中某点加强与减弱取决于到两波源的距离差为半波长的奇、偶数倍.所以两种电波的干涉强弱分布是固定的,而且λ1≠λ2,所以两种干涉分布不重合,不过中垂线都是加强点,故C正确,D错误.
故选:C.

点评 解决本题的关键知道干涉的条件,知道当飞机沿两波源中垂线降落时,路程差为零,为振动加强点,接收到的信号最强.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计算题

15.两个质量都是M=0.2kg的砂箱A、B并排放在光滑的水平桌面上,一颗质量为m=0.1kg的子弹以v0=140m/s的水平速度射向A,如图所示.射穿A后,进入B并同B一起运动,测得A落点到桌边缘的水平距离xA=10m,桌面距地面高度h=5m.求:
(1)砂箱B落到桌边缘的水平距离xB
(2)子弹在砂箱A、B中穿行时系统一共产生的热量Q.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如图,一光滑大圆环固定在桌面上,环面位于竖直平面内,在大圆环上套着一个小环,小环由大圆环的最高点从静止开始下滑,在小环下滑的过程中,大圆环对它的作用力(  )
A.一直不做功B.一直做正功
C.始终指向大圆环圆心D.始终背离大圆环圆心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大科学工程“人造太阳”主要是将氘核聚变反应释放的能量用来发电,氘核聚变反应方程是:${\;}_{1}^{2}$H+${\;}_{1}^{2}$H→${\;}_{2}^{3}$He+${\;}_{0}^{1}$n,已知${\;}_{1}^{2}$H的质量为2.0136u,${\;}_{2}^{3}$He的质量为3.0150u,${\;}_{0}^{1}$n的质量为1.0087u,1u=931MeV/c2.氘核聚变反应中释放的核能约为(  )
A.3.7MeVB.3.3MeVC.2.7MeVD.0.93MeV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20.如图(a),在xy平面内有两个沿z方向做简谐振动的点波源S1(0,4)和S2(0,-2).两波源的振动图线分别如图(b)和图(c)所示.两列波的波速均为1.00m/s.两列波从波源传播到点A(8,-2)的路程差为2m,两列波引起的点B(4,1)处质点的振动相互减弱(填“加强”或“减弱”),点C(0,0.5)处质点的振动相互加强(填“加强”或“减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如图,在方向垂直于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中有一U形金属导轨,导轨平面与磁场垂直.金属杆PQ置于导轨上并与导轨形成闭合回路PQRS,一圆环形金属框T位于回路围成的区域内,线框与导轨共面.现让金属杆PQ突然向右运动,在运动开始的瞬间,关于感应电流的方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PQRS中沿顺时针方向,T中沿逆时针方向
B.PQRS中沿顺时针方向,T中沿顺时针方向
C.PQRS中沿逆时针方向,T中沿逆时针方向
D.PQRS中沿逆时针方向,T中沿顺时针方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多选题

17.如图,一列简谐横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实线为t=0时的波形图,虚线为t=0.5s时的波形图.已知该简谐波的周期大于0.5s.关于该简谐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波长为2 m
B.波速为6 m/s
C.频率为1.5Hz
D.t=1s时,x=1m处的质点处于波峰
E.t=2s时,x=2m处的质点经过平衡位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以下关于宇宙速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第一宇宙速度是人造地球卫星运行时的最小速度
B.对于沿椭圆轨道绕地球运动的卫星,远地点速度一定小于在同高度圆轨道上的运行速度
C.对于沿椭圆轨道绕地球运动的卫星,近地点速度一定在7.9 km/s-11.2 km/s之间
D.在地球表面发射一个物体并使它绕月球运动,发射速度必须大于第二宇宙速度而小于第三宇宙速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多选题

18.使物体成为卫星的最小发射速度称为第一宇宙速度v1,而使物体脱离星球引力所需要的最小发射速度称为第二宇宙速度v2,v2与v1的关系是v2=$\sqrt{2}$v1,已知某星球半径是地球半径R的$\frac{1}{3}$,其表面的重力加速度是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g的$\frac{1}{6}$,地球的平均密度为ρ,不计其他星球的影响,则(  )
A.该星球上的第一宇宙速度为$\frac{\sqrt{3gR}}{3}$B.该星球上的第二宇宙速度为$\frac{\sqrt{gR}}{3}$
C.该星球的平均密度为$\frac{ρ}{2}$D.该星球的质量为$\frac{8π{R}^{3}ρ}{81}$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